旅遊飲食需注意的事項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1、旅遊飲食的地方特色和季節性

  多數旅遊景區都有特殊風味的名菜名點。旅遊者如要“飽口福”,可相應選擇旅遊景區。如吃新鮮海鮮可去我國沿海地區大連、青島、舟山普陀山或嵊泗列島和海南等旅遊地區;要品嚐地道淮揚菜點,可去揚州、鎮江、淮安等地;要食別具一格的地道羊肉泡饃等,可到西安旅遊時品嚐,那裡有料重味濃的風味小吃。

  當然,現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都有八大菜系的菜點供應,粵菜、川菜更是遍地開花,問題是這些菜點為了適應不同城市人民的口味,都根據本地人口味的需要,被不同程度地作了改革,如上海的粵菜,根據上海人的口味,推出了炒鮮奶、蔥油雞、蠔油牛肉等滬式粵菜;上海的川菜減輕了麻辣味。所以要品嚐到地道的川菜、粵菜還是要去重慶、廣東。旅遊飲食要注意季節性,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食。如金秋時節,菊黃蟹肥,到陽澄湖品嚐清水大閘蟹,貨真價實。這大閘蟹是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而且體壯,兩鰲八爪粗壯有力,烹熟後揭開背殼絕無一殼水現象。那橘紅色的蟹黃、白玉似的膏脂、潔白細嫩的蟹肉,將使人回味無窮。

  2、集體飲食與個人自費品嚐風味

  旅遊者參加旅行社赴外地旅遊,通常三餐飲食都由旅行社統一安排,在指定餐廳就餐。由於有豪華價、標準價,飲食標準有高低,而且餐廳用餐往往大鍋菜多,當地風味菜少。為了滿足“飽口福”的需要,可以要求自費出外選擇名店嘗名菜,同時可請導遊協助。另外,旅遊者在集體用餐中,可以提前幾小時要求導遊換餐,如中餐換西餐;如果因健康原因也可要求在客房單獨就餐;如果旅遊者是回族或素食者,也可事先告知導遊安排清真菜和素菜。

  3、選擇價廉物美的特殊風味菜點

  品嚐名地的特色菜點,不一定到當地大賓館餐廳、大酒樓就餐,因為那裡的特色菜點價格昂貴。供應當地的特殊風味菜點的,往往是不起眼的中小飲食店,而在當地卻是名牌店,例如成都的著名菜點夫妻肺片、賴湯元、擔擔麵等,上海本幫菜著名的“老匠興菜館”的特色菜“炒圈子”、“紅燒禿肺”,或者小東門佳興館的“蝦子大烏參”,都比五星級賓館中餐廳好;又如到青島、大連吃海鮮,不一定到大酒樓、大賓館餐廳去,那裡價貴但物不一定美。所以,可以幾個人合夥到當地水產市場或農貿市場購買當天捕獲上市的新鮮蝦、蟹等海鮮,委託附近居民加工,嚐到的美味不會比大酒樓差,而花費可能只有大酒樓的十分之一二。

  另外,各地的特色菜點品種多,短短兩三天絕不可能都品嚐到,要會選擇自己最喜愛而又價廉物美的特色菜點。

  4、在外旅遊要能適應當地飯菜

  人在旅途,一日三餐是省不了的。對旅遊者來說,要“遊山玩水”,一飽眼福,當先適應各地的飯菜,尤其是集體用餐,有面食吃麵食,有米飯吃米飯。到湖南、四川要不怕辣;入新疆要能吃羊肉;去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或山東旅遊,要能吃“蟲菜”。一般是北菜偏鹹,江南菜偏甜,西北菜偏香肥酥爛,西南菜偏辛辣。面對不同口味的菜點,一定要儘快適應,吃飽吃好。

  5、旅遊中注意飲食衛生

  在外旅遊不要貪食特殊風味菜餚,用餐不要飽一頓飢一頓;為避免“生火”,少吃大魚大肉等肥膩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多飲綠菜或白開水;少吃生冷食品,尤其不要吃生魚片、毛蚶之類菜餚;吃海鮮不要過多,多吃點蒜醋、喝點酒,以防腹瀉,腸胃不好的人千萬要謹慎;對當地吃不慣的調料和菜餚,寧可少吃或不吃,以免腸胃不適,影響整個遊程。對有些衛生較差的飯店,最好使用一次性懷筷和碗具,飯前飯後洗手。

  6、飲食禮儀

  在外旅遊時,每日三餐集體用餐要注意禮儀。集體用餐時,一個團隊總要拼臺,這時,要聽從領隊或導遊安排,不要搶座位;用餐前當菜尚未送上,不要用筷子敲打碗盆,或將筷子豎在碗盆上,這是犯了忌諱,因為祭先人的祭品碗盆上方豎插筷子;用餐時要講究“吃相”,在集體用餐時,不顧他人狼吞虎嚥、風捲殘雲,當然屬於難看的“吃相”;“吃飯伸腰,天打不饒”,說的是吃相要端正;吃飯菜咀嚼時,儘量減少聲響;吃飯要一手扶著飯碗,喝湯時要先放下手中筷子再持勺舀湯,不要兩手齊上,左右開弓;偶而打噴嚏千萬別衝著飯菜,要立即轉身並捂住口。總之,吃相要雅,要講究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