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綜合症有什麼

  春節來臨,節前綜合症又開始產生了,特別是上班族。今天,小編就為你解析春節前綜合症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

  春節前綜合徵有什麼?

  一 旅行前情緒亢奮症

  如果去點遠地兒,節前做旅行計劃花去和旅行同樣長的時間也有可能哦—尋找便宜的機票決定目的地就是一件需要你趴在網上不斷重新整理的過程,但是其實搶到啥算啥這種選擇比你花上1個月去研究哪裡玩要高效多了。而一旦定下來去哪兒玩,就像裝修一樣要投入無限的Research裡了:攻略要看,Lonely Planet要讀,行前規劃***詳細到幾點起床***要做,還要約上王小姐以及預防被王小姐放鴿子……這種透支燃燒的興奮很可能最終導致,真到出門旅行的時候反而想回家單純地端坐在電腦前。

  二 年會綜合症

  一年一度變身龐麥郎、少女時代或者馮鞏的時候到了。有些特別有才藝的朋友可能已經開始在默默練舞或者背臺本,並在網上訂購戲服了—可以理解,畢竟這種激情已經按捺了1年之久。而不打算上臺的朋友也可能會罹患另一種年會綜合症:給自己買件年會衣服!這成為了新一個逛街的理由,可以大方地試穿各類皮草***又名:貂兒***並且對導購小姐嬌羞地抱怨“這樣穿到年會上有點過於引人注目吧”,並等待小姑娘回覆“不會不會,您的氣質很高雅,完全可以蓋過皮草***而不是被蓋住以至於很像一隻熊***哦。”

  三 刷票強迫症

  因為火車票可以提前60天買了,所以2015年早起的搶票備戰也就提前來了一些。好不容易買到了票,但是沒搶到臥鋪而是個硬座***或者站票***也是讓人難以釋懷,於是每天都8時起來再刷一次當日車票或當日機票,接著就是改簽、退票、再買票的過程……Anyway,經歷了這樣的搶票備戰,你似乎就進入了假期狀態,對於機場和行李箱的想象就一直縈繞在腦海中無法揮別,你又要從Betty、Sally和Emily變回親切的小娟和小芳了—恭喜你,你的節前綜合症基本已經被誘發了。

  四 年前雞血綜合症

  在放假之前心情特別好、效率特別高、想著節前把所有工作都完成了能獲得極大的滿足感就停不下來!如果你是在社交網路之外的其他情景表現出這類性格,實在是可造之材,懇請老闆一定注意。不過呢,你又不是靠吐槽就能不斷積累能量的《十萬個冷笑話》主人公,單憑放假這事擁有的雞血估計用不了兩天,假期還很遙遠,要省著點用哦。P.s.在影視作品裡說出“打完這場仗就能回家結婚了”這樣充滿希望的話,就算是“立起了倒黴的Flag”,估計是實現不了了哦。

  五 年貨採購興奮

  這件事女性病患居多,比如為了買一副醜陋的福字和對聯,需要逛5家超市或50家網店才能選中,理由是“要貼一年呢,能不好好選嗎”!或者,因為羊年來到,你可能會從200個商品介紹裡淘出一隻不那麼像狗的羊。

  給家人的禮物忽然也變得很重要,給家裡侄子買一輛將來可能會撞倒你的後患無窮的遙控車也比工作重要,值得你把下午3時的高效工作時間用在高效地淘寶上。為了尋找靈感,你可能會去各類購物中心看看新年陳列—如果它們夠勤快,已經把你聖誕節看過一遍的紅綠風格裝飾撤了的話。

  六 淘寶興奮

  必須專門指出的是,淘寶興奮是不同於年貨興奮的另一種綜合症,這種病症的原因是,過年的時候淘寶店和快遞員們可都放假啦!能忍嗎?!如果說買買買是剁手,淘寶店們的休業簡直就是壯士斷腕,這樣一想就忍不住在還能淘寶之際多多珍惜這一便利。

  七 來個新年倒計時

  這個倒計時可以是7天,30天,更有志者的倒計時可能從去年春節後返工就開始了,有360天那麼多。而這個數字終於在不久的將來就可以轉變為0,想想也是令人激動呢。

  八 啥也不想幹

  客觀原因上來講,由於工作週期被人為地切斷啦,現在積極工作聯絡業務也很有可能最後啥也幹不成—反正在這樣的客觀藉口的安慰下,節前多多少少會讓人無法開動全部馬力,還伴隨著渙散、易怒、憂鬱等副作用:大概這種情緒的意思是,誰也別惹我啦,我就要安靜地待到放假。

  對於尚有上進心殘留的人類來說,老這麼啥也不幹心理上也是難以接受的,這時候就需要“沒關係,節後再說吧,新年新氣象哦”這句金句來救場,雖然我現在有點怠工,但是這不意味著我是個無可救藥的人哦。

  九 沒法認真開會了

  在節日來臨之際,下班前的任何小討小論、小會議都變成了Chitchatting,會議本身應該聊的內容都很難讓人想起來了,最緊要是聽著歌、嗑著瓜子,八一八年終獎,回顧一下過去,展望一下將來,也算是溝通一下同事之間的友誼,算是年會的預熱。?

  十 返祖焦慮

  想到要回家,最焦慮的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可能要得不到滿足了—Wi-Fi,以及其餘各類基礎設施。一想到在京東買個東西從發貨到送達居然要5天之久、大眾點評你所在的城市按口味排名第一的是驢肉火燒,如果再想到還要回鄉下拜年,進入連手機訊號都沒有的異次元空間—這簡直像一場生存挑戰,使人充滿了各種擔憂:幾天不在社交網路上Po新狀態,大家會不會以為我死了啊?想到此處,實在忍不住感到了想用網際網路和O2O改變世界的責任感,比如從給家裡裝一款好用的路由器,到給父母普及一下各類基本App用法。看來,擔負著家電下鄉、網路下鄉任務的,不僅僅是基層公務員,還有你這樣的沒網會死星人。

  十一 儲備彈藥

  想解決上面這個問題有什麼辦法呢!只能學倉鼠過冬,先給自己儲存一些娛樂資料以備無網之需。比如,你可以下載有10季之長的《老友記》或者已經20多季了的《辛普森一家》儲存在硬盤裡,拷上幾部金球獎電影也不錯;還可以在Kindle裡買上300本書,能看完3本就算你了不起哦;再或者你可以選擇一眼也不看最近流行的大頭截胸熱播劇,然後在節假日裡把80集一氣看完—這樣一氣呵成存在的風險是,可能看完再也不想看見范冰冰了。

  十二通訊焦慮症

  十三 禮節綜合症

  過節送禮也是一門Routine,不同於送粽子送螃蟹送月餅就行的其他節日,春節這項大節日最重要也最沒有禮物的限制,下至福字***如果你和保險公司的思路一樣***上至金條都可以被悅納,如何能夠在人情交際中送出既有腔調而且能讓人記住又不超過預算***越低越好***的禮物,也是一項讓人從此不再想過節的理由。

  十四 江東父老綜合症

  一想到回家就要面對江東父老,接受“結婚了嗎”並由此引發的“為什麼不結婚”或者“結婚了為什麼不要小孩”之類的問題樹的考驗,就會有點生無可戀呢……這種恐懼會引發我們在淘寶上無助地搜尋“租男/女朋友回家”或者在各大相親網站以及社交網路上發帖子,使得整個節前的氣氛裡都充滿了擁抱素和荷爾蒙。

  前一陣Gmail用不了,很多聯絡人就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在了010101的世界裡,現代人的聯絡還真脆弱啊。而春節前合作伙伴們如果有個業務的暫停,這幾天裡你可能也沒有收到大量的郵件、簡訊、檔案,這種空虛感會促使你不停地開郵箱、看手機、看QQ,甚至懷疑又是Gmail的問題,於是買了個。正所謂,有事沒心幹,沒事心更慌。

  節前綜合症如何治療

  1、傳統療法

  以結果為導向制訂每日工作計劃。

  2、休克療法

  請假至長假開始即可。此療法雖然可迅速緩解症狀,但根據追蹤調查顯示並不能根治,約有90%使用此療法的患者在下次長假再度發病且症狀明顯加重。

  3、調理療法

  患者拿工資條、信用卡賬單、支付寶賬單等通讀一遍,每日3次,但對於有些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療效不佳,甚至會產生節後辭職等嚴重副作用。

  4、隔離療法

  留院觀察,避免接觸其他的疑似病患,以防交叉感染。

  就像你在看這一大段病理學描述的時候很可能神遊天外一樣,節前你的狀態也差不多如此:心已經放假回家了,只剩下軀殼被困在電腦前。你的黃曆從新年開始直至2月17日都寫滿了“宜淘寶”“宜放空”“宜採購年貨”“宜節後再說”以及“不宜推進工作”。

  相比其他長假,春節假期最可怕的是,你負責責任感和意志力的那部分腦神經已經被前一陣的聖誕節和新年撼動了:剛剛在聖誕節時期享受了一場全球無差別癲狂的你,已經經歷了9月就開始聽聖誕歌、佈置聖誕樹、採購聖誕禮物和雪花紋聖誕毛衣的節日過程,又經歷了一個短暫而被迫上了6天班的元旦假期,就算你是R2-D2這樣的機器人螺絲也要鬆啦!你會告訴自己,哪,春節的到來是在所難免,不如從今天開始就轉換成假期模式吧。

  另一方面,長假將至帶來的,是你放棄努力之後突如其來的空虛。這種空虛有時候還會帶來質問自我的強迫症:“哎,我怎麼可以這麼閒?”但是這種質問純粹是一種抖M的行為罷了,因為你也是不會就此改變的。

  這種空虛就是知道還沒有放假,但是已經開始沒那麼投入的負罪感。努力工作就是受罪,發呆呢爽一時之後也變成了受罪,只能在煩躁和無解中度過一段毫無意義的節前時光。

  也許可以安慰到你的是,其實古人過節也沒有那麼快樂,節前綜合症是代代有代代紅的啊。就拿剛才的古人們來說吧,時間旅遊手冊《唐朝穿越指南》中就說啦,“如果您想要享受一個吃飽就睡、睡了再吃、天天閒聊不幹活的悠閒年假,那麼聽我的,一定要穿越成平民百姓,或者穿越成小孩子最好啦!”

  節前綜合症產生的原因

  之所以會出現“節前綜合徵”,這是因為上班族平時生活節奏比較緊張、工作壓力大,對節假日的放鬆休閒娛樂活動期待很強烈,期望值也很高。

  一些人希望藉助三天的小長假或者七天的大假期,最大限度地釋放日常壓力,犒勞疲憊的身心。

  而恰恰是因為對假期有了過高的期待而產生了焦慮感,所以才會在節日未到的時候,上班的心思已經全無,工作起來容易躁動慌亂。

  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經濟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很多人都會選擇在假期的時候外出旅遊。

  本來旅遊度假是為了出去放鬆一下的,但是過往的外出經驗又會告訴自己選擇節假日出行,人多擁擠,交通不暢,往往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要是不外出的話,又覺得對不起自己勞勞碌碌了好久的身心。

  於是,是否外出旅遊就變成了節前三天甚至一週會讓自己猶豫不決,患得患失的大難題,最頭疼的是,有的人還得在節假期期間準備一些重要的考試或者論文寫作,甚至沒有時間出去遊玩,看著別人興高采烈討論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就會產生莫名的煩躁情緒。

  如何來調節“節前綜合徵”呢?

  一是要提前將節日前的工作量化,並且制定更為具體的計劃

  人們通常習慣會在節前把任務推到節後完成,造成節前本來可以完成的工作就會被滯後,通過一個節日假期的到來合理化地推卸了一部分工作壓力,而在假期中又通過放鬆休息迴避了壓力,導致的是節後必然面對更大的壓力,等到再回到工作崗位就會感到焦頭爛額,手足無措。

  所以,為了讓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在節前給自己近期的工作細化,並且列出時間節點,每做完一件事情就勾劃出來,提醒自己仍要像以往一樣努力地工作。

  二是對於假期活動的安排

  應該根據每個人或者每個家庭自身的特點來做合理的規劃安排,不要抱有過高的期待,也不要盲目地追隨他人,看到他人安排了一些精彩的活動,就不切實際地也跟風。

  應當結合自身的經濟狀況、家庭狀況等全面考慮,以適當休息為主,吃喝、遊玩、休閒娛樂相結合,不論面對的是三天的小長假或者七天的大假期,都要保持平常心,避免瞻前顧後,躊躇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