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黑板報圖片

  你知道嗎?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那麼關於重陽節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重陽節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

>

  1

  2

  3

  重陽節黑板報內容1: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

  因 “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祝願天下老人節日快樂,幸福安康。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遠遊》詩中,就有“集重陽入帝官兮”之句。戰國時代,重陽已受到人們重視,但只是在帝宮中進行的活動。

  到了漢代,過重陽節的習俗漸漸流行。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呂后的謀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嫁與貧民為妻。賈氏便把重陽的活動帶到了民間。賈氏對人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風俗便在民間傳開了。

  重陽節黑板報內容2:

  重陽注重養生

  當心秋燥

  燥為秋令,易傷津耗液;同時,秋季特別容易出現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鼻炎等,對於免疫力低下的老人更是如此。應對秋燥,應少吃辛味的蔥、姜、蒜、椒等,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蔬菜和食品,以養肝氣。這個季節,喝粥可以減輕人的胃腸道負擔,對消化也有幫助。

  溫暖睡眠

  睡眠是養生的重頭戲。秋季夜裡涼風習習,很容易受到“賊風”侵襲。若“賊風”吹在熟睡者的頭面部,翌日清晨就會感覺偏頭痛;“賊風”吹在腹部,則會引發腹瀉;“賊風”吹在暴露於外的肢體,還會使肌肉處於緊張性收縮狀態。因此,這個時節,入睡時一定要避風寒而臥。另外,秋季氣候乾燥、風力大,汗液蒸發快,容易使人出現口乾、咽燥、便祕、面板乾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內的溼度。

  避免盲補

  秋季是進補的時節,很多老人在此時“貼秋膘”。現在,社會上各類養生與健康的科普文章很多,然而有些觀點並非適合所有人。特別是老年人,一定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補,很多中藥補品非常講究體質的寒熱,服用前一定要弄清楚。

  起居有常

  換季時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經形成習慣的、穩定的生活常規。

  老年人骨質較脆,是骨關節病高發人群。如果家有老人要去登高,一定要提醒他們儘量避免長時間劇烈運動,注意保護骨關節的健康。

  心情開朗

  秋季日照減少,氣溫漸降,花木凋零,在這樣的環境裡很容易因景觸情,產生憂鬱、煩躁、淒涼、垂暮之感。老年人情緒不暢,更會加速生理上的衰老速度,誘發多種疾病。子女們應多跟父母嘮嗑,多交流。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