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到木蘭圍場自駕遊詳細攻略

  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位於河北省東北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與內蒙古草原接壤,這裡自古以來就是一處水草豐美、禽獸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遼帝狩獵之地,“木蘭圍場”又是清代皇帝舉行“木蘭秋獮”之所。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天津到木蘭圍場自駕遊攻略,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天津到木蘭圍場自駕遊路線

  天津到木蘭圍場自駕里程約 495.4公里,花費時間約8小時10分鐘。

  1.從起點向西南方向出發

  2.行駛20米,左轉進入大沽北路

  3.沿大沽北路行駛200米,過右側的泰安道歷史文化街區約130米後,左轉進入曲阜道

  4.沿曲阜道行駛3.5公里,在順馳橋朝真理道方向,稍向右轉進入順馳橋

  5.沿順馳橋行駛270米,在順馳橋右前方轉彎進入紅星路

  6.沿紅星路行駛2.9公里,直行進入民權門橋

  7.沿民權門橋行駛70米,直行進入金鐘河大街

  8.沿金鐘河大街行駛1.2公里,右轉

  9.繼續沿金鐘河大街行駛590米,過金鐘橋約150米後直行進入津薊聯絡線

  10.沿津薊聯絡線行駛1.8公里,朝京津高速/S30/京哈高速/G1方向,稍向右轉進入津薊高速公路

  11.沿津薊高速公路行駛40米,直行

  12.繼續沿津薊高速公路行駛65.3公里,朝瀋陽/北京/G1方向,稍向右轉進入寶坻北互通

  13.沿寶坻北互通行駛930米,過寶坻北互通約1.1公里後直行進入京哈高速公路

  14.沿京哈高速公路行駛59.3公里,朝唐山西/天津/承德/G25方向,稍向右轉上

  15.沿匝道行駛1.5公里,直行進入承唐高速公路

  16.沿承唐高速公路行駛95.5公里,直行進入小鑿子嶺隧道

  17.沿小鑿子嶺隧道行駛2.6公里,直行進入承唐高速公路

  18.沿承唐高速公路行駛46.1公里,朝承德/長春/圍場/赤峰方向,稍向左轉上

  19.沿匝道行駛760米,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20.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3.1公里,直行進入灤河特大橋

  21.沿灤河特大橋行駛840米,過灤河特大橋直行進入小貴口隧道

  22.沿小貴口隧道行駛1.9公里,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23.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4.6公里,直行上

  24.沿匝道行駛1.1公里,過承德南互通約470米後直行進入長深高速公路

  25.沿長深高速公路行駛4.2公里,直行進入釣魚臺隧道

  26.沿釣魚臺隧道行駛430米,直行進入長深高速公路

  27.沿長深高速公路行駛6.7公里,直行進入磬錘峰隧道

  28.沿磬錘峰隧道行駛1.6公里,直行進入長深高速公路

  29.沿長深高速公路行駛9.0公里,直行進入東營子隧道

  30.沿東營子隧道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長深高速公路

  31.沿長深高速公路行駛240米,朝圍場/赤峰/塞罕壩森林公園/G45方向,稍向右轉上

  32.沿匝道行駛760米,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33.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3.2公里,直行進入南溝隧道

  34.沿南溝隧道行駛3.0公里,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35.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4.8公里,直行進入曹家溝隧道

  36.沿曹家溝隧道行駛2.5公里,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37.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12.4公里,直行進入兩家隧道

  38.沿兩家隧道行駛560米,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39.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20.6公里,直行進入七家二號隧道

  40.沿七家二號隧道行駛400米,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41.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730米,直行進入七家一號隧道

  42.沿七家一號隧道行駛390米,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43.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430米,直行進入過河口隧道

  44.沿過河口隧道行駛720米,直行進入大廣高速公路

  45.沿大廣高速公路行駛900米,朝藍旗卡倫/圍場/塞罕壩森林公園/S50方向,稍向右轉上

  46.沿匝道行駛1.2公里,直行進入承圍高速公路

  47.沿承圍高速公路行駛70.7公里,朝多倫/塞罕壩森林公園/G111方向,直行

  48.繼續沿承圍高速公路行駛60米,左後方轉彎進入G111

  49.沿G111行駛5.2公里,稍向右轉進入四御線

  50.沿四御線行駛11.8公里,直行進入棋塞線

  51.沿棋塞線行駛33.2公里,到達終點

  天津到木蘭圍場自駕遊攻略

  塞罕壩景區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園,蒙古語叫“塞罕達巴罕色欽”,意思是美麗的高嶺。在清朝屬著名的皇家獵苑之一“木蘭圍場”的一部分。

  森林公園總面積41萬畝,其中森林景觀106萬畝,草原景觀20萬畝,森林覆蓋率75.2%。獨特的氣候與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裡特殊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這裡有浩瀚的林海、廣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清代歷史遺蹟。塞罕壩動植物種類繁多,有高等植物81科、312屬、659種,有以狍子為主的獸類11科、25種,有以黑琴雞為主的鳥類27科88種。

  著名景點有:康熙點將臺、將軍泡子、塞罕湖、塞罕塔和十里畫廊等。

  御道口景區

  總面積一千平方公里,海拔1230米至1820米,寒溫帶大陸性季風型高原氣候,風景區內有原始草原70萬畝,溼地20萬畝,天然次生林50萬畝,天然淡水湖21個,泉水47處,河流13條,是灤河發源地之一。有植物50科659種,野生動物100多種,山野珍品幾十種,具有典型的生物多科性。這裡春夏綠草如茵,山花爛漫;秋季層林盡染,野果飄香;冬季銀妝素裹,玉樹瓊花。

  紅松窪景區

  紅松窪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西北部,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總面積7300公頃。是一個以亞高山草甸為主要保護物件的自然保護區。

  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候涼爽,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C。紅松窪面積110萬畝,草原面積20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78%,是該縣北方較大的草原風景區.這裡動植物種類繁多,水草豐美,是該縣一處新興的旅遊勝地。這裡位於內蒙古高原與冀北山地的交匯地帶,地形結構和植被複雜。山地高原交相呼應;丘陵曼甸連綿起伏;河流湖泊星羅棋佈;森林草原交錯相連。尤其是浩瀚的林海與大面積天然草原渾然一體,優美壯觀。

  圍場歷史

  建立起源

  遼代時,此處為遼帝避暑狩獵之所,有“千里松林”之稱。清代,這裡為蒙古喀喇沁杜楞君王扎錫和翁牛特鎮國公吳塔特的領地。

  公元1677 年,康熙皇帝首次北巡塞外,看中了這塊“萬里山河通遠檄,九邊形勝抱神京”的地方。

  1681年,康熙第二次北巡,以“喀喇沁、敖漢、翁牛特諸旗敬獻牧場” 的名義劃定了14000 多平方公里的圍獵場,這座清代的皇家獵苑就此而建立,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皇家獵苑。

  自康熙二十年至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前後一百多年的新建和擴建,木蘭圍場逐步界定為72個圍。

  圍獵活動

  當時的木蘭圍場,根據地形和禽獸的分佈,劃分為72圍。每次狩獵開始,先由管圍大臣率領騎兵,按預先選定的範圍,合圍靠攏形成一個包圍圈,並逐漸縮小。頭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隱藏在圈內密林深處,吹起木製的長哨,模仿雄鹿求偶的聲音,雌鹿聞聲尋偶而來,雄鹿為奪偶而至,其他野獸則為食鹿而聚攏。

  等包圍圈縮得不能再小了,野獸密集起來時,大臣就奏請皇上首射,皇子、皇孫隨射,然後其他王公貴族騎射,最後是大規模的圍射。

  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內有一幅《乾隆木蘭秋獮圖》,生動地描繪了清代圍獵的壯觀情景。每次圍獵,一般要進行二十幾天。圍獵結束以後,以張三營行宮舉行盛大的慶功告別宴會,飲酒歌舞,摔跤比武。並宴請蒙古等王公,按軍功大小,予以獎賞。

  演武發展

  康熙帝選擇木蘭圍場作為皇家獵苑,有其政治目的和戰略意義。木蘭圍場北控蒙古,南拱京津,是歷史上的戰略要地。 清王朝自設立木蘭圍場之後,每年都要在這裡以行圍狩獵的方式演練軍旅,推行“肄武綏藩”的國策,從而達到控制蒙古、震懾沙俄、加強民族團結、鞏固北部邊防的目的。這時的木蘭圍場實際上已成為清政府的主要政治、軍事活動場所,是北京——避暑山莊政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1690年,康熙在這裡舉行了著名的平定噶爾丹叛亂的烏蘭布通戰役。

  從康熙二十年***1681 年***至嘉慶二十五年 ***1820 年***140 年間,康熙、乾隆、嘉慶先後來圍場舉行“木蘭秋獮”105 次之多。雍正在位13年,沒有到過圍場,但他遺囑“後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

  設圍原因

  木蘭圍場優越的先天地理環境使清帝選中這裡為皇家狩獵場。

  地理位置

  木蘭圍場北控蒙古,南近京師,右接察哈爾,地處漠南蒙古諸部之中。在這裡設定圍場可以就近接見、宴請、賞賚少數民族王公貴族,並編班行圍,這也是抵禦沙俄侵擾,防止少數民族分裂的戰略方針。

  與此同時,王公大臣經皇帝批准可隨赴木蘭處理政務,皇帝“駐營蒞政,接見臣下,一如宮中”。

  生態優越

  清初,這裡是蒙古王公的遊牧之地,林木蔥鬱,水草豐沛,動物繁多,野鹿成群,老虎、麋鹿和其它野獸不計其數。

  據《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曾經在這裡射死豺狼虎豹不計其數,最多時一日***死兔子三百一十八隻。

  地形條件

  木蘭圍場高山、草原、峽谷、丘陵都有,為八旗將士和皇子皇孫借行圍之名訓練騎射提供了合適的場所。當時的行圍打獵從某種意義上說相當於現在的“野營拉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