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健康長壽

  家裡亂糟糟、吃飯沒嚼幾口就咽、工作馬馬虎虎,這不僅習慣不好,還會影響到人的壽命。那麼,如何才能健康長壽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25個健康長壽小習慣:

  1.倒著看書。美國老齡化專家馬里奧斯·基里亞齊斯博士認為:閱讀時把書本倒著放能刺激大腦,促進新細胞生成。換左手寫字、聽不熟悉的音樂也有類似的效果。

  2.不碰公廁門把手。公廁的門把手是細菌和病毒的溫床,增加患病機率,英國阿伯丁大學細菌學榮譽教授休·彭寧頓建議:開公廁門時最好用指尖碰門把手的下端,或用紙巾包住手。

  3.常吃香蕉。香蕉含豐富的鉀,有降血壓、防中風、防心臟病的效果,還有助於抵消飲食中過量鹽分對身體的損害。專家建議,要想達到降血壓的效果,每天需要攝入4.7克鉀,正好是一根香蕉的含鉀量。

  4.練習深蹲。運動生理學家認為,深蹲能讓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鍛鍊,老年人練習深蹲是預防摔倒的最佳運動。

  5.每天喝茶。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學者認為,茶葉中含有的抗氧化劑有助於保護血管。

  6.生病時喝酸奶。生病時,體內菌群會失調,增加感染機率,如果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僅能保持腸胃健康,還能增強免疫力。

  7.每天用牙線。口腔健康狀況差會減壽***年,併為心臟病埋下隱患。而每天用牙線清理牙齒有預防糖尿病和認知障礙症的作用。

  8.用吸管練呼吸。每天花幾分鐘用嘴叼著吸管,練習深度、緩慢的呼吸,能提高肺功能和肺活量,放緩心率,降低血壓,延緩衰老。

  9.家裡乾淨整潔。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弗裡德曼博士和萊斯利·馬丁博士研究發現:長壽的人多數認真盡責,把家收拾得整潔乾淨,因為這類人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較高,有助於調節飲食和睡眠習慣。

  10.交健康的朋友。健康的朋友會給自己帶來健康的好習慣。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如果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患有肥胖症,即使他住得很遠,自己患上肥胖症的可能性也會增加1.7倍。

  11.愛種花草。園藝勞動能保護心血管、鍛鍊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等,1小時的園藝勞動相當於散步5英里***約8千米***。如果身體不適合體育鍛煉或者天氣不好,不妨種種花草。

  12.每天吃洋蔥。每天吃80克左右的洋蔥,能降低患結腸癌、直腸癌、喉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防止炎症反應,還能提高免疫力。

  13.不把水果放冰箱。如果將番茄、西瓜、葡萄柚放於室溫下,它們的β胡蘿蔔素含量是放在冰箱中儲存的2倍,番茄紅素的含量也會增加20倍,能提高水果的健康功效。

  14.每週至少2次性生活。性生活能促進血液迴圈、減輕壓力,有助於人體組織修復。每週2次性生活的男性早逝的風險會降低50%,專家稱,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每週3次性生活能多活2年,每天都進行性生活能多活8年。

  15.沒有啤酒肚。腰圍能顯示出內臟脂肪的含量,如果平躺時有啤酒肚,說明內臟脂肪過多,這會縮短你的壽命。

  16.晒太陽。專家建議,60歲以上的老人每日應服用10微克的維生素D,並晒太陽20分鐘,能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17.咧嘴笑。美國馬里蘭大學神經科學和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普羅文認為,幽默能增加人體免疫細胞數量。捧腹大笑能讓血流量增加20%,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即使假裝咧嘴笑,身體也能釋放出愉悅的化學物質,有助於身心健康。

  18.努力工作。研究發現,工作具有挑戰性、積極努力工作和完成任務後的成就感能促進長壽,防止過早死亡。

  19.敢說真話。說謊會讓心率和呼吸速度加快,消化能力降低,造成肌肉和神經纖維緊張,而不說謊的人很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精神緊張***和身體不適***如喉嚨疼痛和頭疼***。

  20.與父母關係親密。哈佛醫學院研究發現,與父母關係不親密的人中,91%的人中年時會患上高血壓、心臟病或酗酒成性,家庭關係良好有促進身體癒合、提高生存能力的功效。

  21.夫妻適當拌嘴。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夫婦如果強行壓制怒氣,早逝的可能性會增加25%,還會引發高血壓、失眠、心臟病和癌症。適當的拌嘴反而能釋放感情、舒解壓力。

  22.每口飯嚼20次。國際內分泌大會上公佈一項研究顯示,咀嚼少會讓人們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於消化吸收。

  23.扭動身體。美國哈佛醫學院精神病專家發現,即使是運動量很小的活動,如不時扭動下身體,也能促進大腦生長,防止細胞退化。

  24.做菜少放鹽。多數人每天會攝入9克食鹽,超出健康標準3克,如果每頓飯少放些鹽,會使患中風的機率下降13%,患心臟病的風險下降10%。

  25.帶孩子。帶孩子會讓人們改掉抽菸、喝酒等惡習,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老年人健康長壽祕訣:

  1.愛種花草

  園藝勞動可以保護心血管、鍛鍊肌肉的柔韌性和力量等,1小時的園藝勞動相當於散步5英里***約8千米***。要是身體不適合體育鍛煉或者天氣不好,不妨種種花草。

  2.每天吃洋蔥

  每天吃80克左右的洋蔥,能降低患直腸癌、結腸癌、喉癌和卵巢癌的風險,其中的抗氧化成分能防止炎症反應,還可以提高免疫力。

  3.晒太陽

  專家建議,60歲以上的老人每日應服用10微克的維生素D,並晒太陽20分鐘,可提高免疫力和骨骼健康。

  4.咧嘴笑

  美國馬里蘭大學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羅伯特·普羅文認為,幽默能增加人體免疫細胞數量。捧腹大笑能讓血流量增加20%,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即使假裝咧嘴笑,身體也可釋放出愉悅的化學物質,有助於身心健康。

  5.帶孩子

  帶孩子會讓人們改掉抽菸、喝酒等惡習,養成健康的生活好習慣。

  6.練習深蹲

  運動生理學家認為,深蹲能讓全身肌肉群都得到鍛鍊,老年人練習深蹲是預防摔倒的最佳運動。

  7.生病時可喝酸奶

  生病時,體內菌群會失調,增加感染機率,要是多喝酸奶,其中的益生菌不僅能保持腸胃健康,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8.每天用牙線

  口腔健康狀況差會減壽***年,併為心臟病埋下隱患。而每天用牙線清理牙齒具有預防糖尿病和認知障礙症的作用。

  9.夫妻間適當拌嘴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發現,夫婦要是強行壓制怒氣,早逝的可能性會增加25%,還會引發失眠、高血壓、心臟病和癌症。適當的拌嘴反而能釋放感情、舒解壓力。

  10.每口飯要嚼20次

  國際內分泌大會上公佈一項研究顯示,咀嚼少會讓人們吃下更多食物,使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翻倍,而充分咀嚼有助於消化吸收。

  11.做菜要少放鹽

  多數人每天會攝入9克食鹽,超出健康標準3克,如果每頓飯少放些鹽,會使患中風的機率下降13%,患心臟病的風險下降10%。

  12.經常吃香蕉

  香蕉含豐富的鉀,有防中風、降血壓、防心臟病的效果,還有助於抵消飲食中過量鹽分對身體的損害。專家建議,要想達到降血壓的效果,每天需要攝入4.7克鉀,正好是一根香蕉的含鉀量。

  13.不要碰公廁門把手

  公廁的門把手是細菌及病毒的溫床,增加患病機率,英國阿伯丁大學細菌學榮譽教授休·彭寧頓建議:開公廁門時最好用指尖碰門把手下端,或是用紙巾包住手。

  14.用吸管練習呼吸

  每天花幾分鐘用嘴叼著吸管,練習深度、緩慢的呼吸,能提高肺功能和肺活量,可放緩心率,降低血壓,延緩衰老。

  15.把家裡收拾的乾淨整潔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弗裡德曼博士和萊斯利·馬丁博士研究發現:長壽的人多數認真盡責,把家收拾得整潔乾淨,因為這類人大腦中血清素含量較高,有助於調節飲食及睡眠習慣。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