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身體健康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身體健康。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身體健康的五大標準:

  第一是心肺功能好

  心臟和肺臟是主要的內臟器官。健康的心臟,心肌發達,心容量大,每跳動一次能排出血液80-100毫升,比一般人多20-30毫升。由於身體在一定的時間內,需要的血液是一定的,心跳一次的排血量增多了,心臟跳動的次數就要減少,一般來說,心跳減慢是一種好現象,能使心臟在跳動後有較長的時間進行休息,不容易發生疲勞,可以為參加體力勞動儲備力量,即使擔負重體力勞動,也不致心跳過速而發生心慌頭暈等不舒服的感覺。健康的肺臟,肺活量比一般人大,肺內氣體交換良好,胸廓發達,呼吸肌強壯、呼吸緩慢而深沉,每分鐘呼吸10次左右就能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這種功效高,用力省的呼吸方法,能夠防止呼吸器官過度勞累,發生呼吸道疾病。當心髒功能、肝臟、胃腸等內臟器官的血液迴圈旺盛,營養供應充足,也處於健康狀態。

  第二是生長髮育良好

  健康的人,身體發育比較好,表現為個子高大,身材勻稱,肌肉豐滿,四肢有力。同樣年歲的兩個人,如果這人比那人身高、體重、胸圍、呼吸差、肺活量、握力、彈跳力的指標高,說明這個人比那個人身體健康。當然,身體發育的好壞,還和地區、遺傳、種族、營養等有關係,不能單從這一方面來判斷。

  第三是身體素質好

  人們的勞動、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動作,都是由神經系統支配的不同形式的肌肉運動。肌肉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素質的差別,能夠反應出人的神經系統和內臟的功能。因此它也是健康的重要標誌。健康的人,肌肉的體積大,力量大,可佔體重40-50%。

  第四是神經系統的功能好

  大腦是身體的主宰,指揮著身體的一切活動。不管是工作、學習、思考、判斷,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的行動都受大腦的支配。平時吃得香,睡得甜,不頭痛,不失眠,工作效率高,無疑是一種健康的表現。

  第五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和抗病能力強

  外界是不斷變化的,人體必須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當外界氣溫升高時,身體通過面板毛細血管的擴張向外散熱;當外界溫度降低時,身體通過肌肉產熱,面板血管收縮,減少向外散熱,以便保持體溫的平衡。健康的人,天熱了不易中暑,天冷了不易感冒就是這個道理。人體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也是一樣,身體健康的人,血液中的抗體多,在同樣的環境中,不容易得傳染病。

  有助身體健康的生活習慣:

  每天快步走

  這是一項不錯的健身運動。每天10分鐘快步行走,不但對身體健康極有裨益,還能把消沉的意志一掃而光,保持精神愉快。快步走還非常適合不能參加劇烈運動的老年人。快步走路比慢步走路更能鍛鍊身體,因為它能促進血液迴圈,提高氧氣的消耗,增加心臟的收縮力。

  充足睡眠

  應有規律且維持好品質,最好一天能睡7小時,優質的睡眠能讓身體自然產生更多的成長荷爾蒙,而成長荷爾蒙是抗老化最重要的化學成份。

  多吃蔬果穀類

  人類食物多種多樣,每種食物的營養成分都不完全相同,所以為了滿足人體各種營養的需要,提倡食用多種食物,已達到平衡膳食,促進健康的目的。而穀類恰恰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證,一般成年人以每天250-400g為宜。

  牙線剔牙

  研究家發現,牙周病與免疫系統失調與心臟血管有相當大的關係,有效使用牙線,可以預防牙周病,進而減少免疫失調或其它心臟疾病問題。

  運動

  一週至少要有1小時的激烈運動,像是慢跑、爬山、爬樓梯之類的,可以強化身體與心肌血管功能。

  擁有好的性生活

  已婚者比單身者長壽,優質的性生活有益身心,也有助情緒的穩定。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