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化與旅遊的關係

  “媽祖信仰”在海峽兩岸甚為流行,特別在臺灣省,對媽祖的信仰歷久不衰。“媽祖”也稱“天妃”、“天后”、“天后娘娘”,兩岸奉為海神。其實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姓林,今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人,善觀氣象,可預知海上風浪,使當地漁民免除許多海難,死後被奉為神靈,祭祀煙火不斷。中國歷史文化與旅遊有什麼關係呢?

  1、“中國”一詞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秦統一全國後,始稱中國,沿襲至今。中國還有許多別稱,如:“神州”、“中華”、“華夏”、“九州”等。

  2、海內外華人都稱為炎黃子孫。“炎”和“黃”是遠古時代兩個部落首領炎帝和黃帝,相傳他們聯合統一了華夏,對中國早期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炎黃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右圖為黃帝像。

  3、在中華民族形成的歷史上,以禹為代表的夏後族起過重大作用。夏後族以華山作為自己的活動中心,所以又獲得了華夏族的稱號。今天,人們用“華夏”來代表中華民族。“華夏子孫”也是海外華人感到自豪的光榮稱號。

  4、愛國、愛鄉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基本道德規範和準則。為祖國和民族的利益而奮鬥乃至獻身,是最寶貴的品格。由此而產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華民族成為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祖國統一始終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5、自強不息包含著中華民族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立,集中反映了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頑強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撓的開拓進取精神,使人們以積極、樂觀、有為的態度對待人生,使勤勞刻苦成為中華民族的品格,從而維繫著民族獨立,推動著民族進步。

  6、中華民族崇尚道德,認為個人品德的好壞是政治好壞的關鍵。因此人人都應恪守道德準則,以德才兼備為人生的根本。中國傳統文化可以說是倫理道德型的文化。

  7、中國人歷來重視實際,深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崇尚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這就是中華文化的 求真務實精神。

  8、中華文化包含著寬容大度精神,主張各民族、各國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實現“協和萬邦”。


關於

  9、《周易》,又稱《易經》,簡稱《易》,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經典著作和百科全書。它蘊涵的思想內容滲透在中國天文學、物理學、預測學、數學、醫學、武術學等各個領域。

  10、《周易》被國外看作是中國5000多年文化科學技術的源頭活水,引起了西方眾多學者的重視和研究,出現了世界性的 “易學”。

  11、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社會經歷了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主張,產生了儒、道、墨、法等各家學說,出現了學術文化的繁榮局面,這就是“百家爭鳴”。它對以後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2、諸子百家是先秦至漢初各個學派的總稱。諸子指各派的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等。百家指各學派,如儒家、道家等等。

  13、 老子,名李耳,又稱老聃,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末期的思想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後來被推崇為道家的始祖,道教的教主。

  14、老子把“道”看作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最終根源。他的學說記錄在《老子》***即《道德經》***一書中,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15、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人,儒家的創始人***左圖***。他提倡“仁”,主張“克已復禮”,首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在政倡德治和教化。晚年編訂《詩經》治上提、《尚書》、《春秋》等。

  16、漢朝以後,儒家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孔子被尊為“聖人”。孔子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素質產生多方面的深刻影響。以寬闊的胸懷,相容幷蓄,使各民族文化不斷交流融合。

  17、莊子,戰國時期哲學家。他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主張通過“坐忘”達到逍遙自得的境界,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觀點。著作有《莊子》。右圖為清任熊繪的《逍遙遊》表現“莊生逍遙遊”與“老子守元默”的情形。

  18、孟子,名軻,戰國時期人。他把孔子“仁”的學說發展成為“仁政”學說,闡述了儒家重民思想,勸告統治者重視人民。他的學說對後世儒學的發展影響很大,著作有《孟子》。

  19、 道家,是春秋戰國時期以宣揚“道”的學說為中心的學派。該派把“道”看作宇宙萬物的本源,崇尚自 然。主要代表人物有 老子、莊子,所以又稱“老莊之學”。道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僅次於儒家思想。

  20、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尊奉孔子學說、崇尚“禮樂仁義”的學派。該派注重倫理道德的修養,提倡“忠恕”、“中庸”,宣揚“德治”、“仁政”。孔子為該學派創始人。漢武帝以後,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統治中國思想達2000年。

  21、中國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現象都有正反兩方面,就用陰、陽這兩個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兩種對立和相互消長的物質勢力,把陰陽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規律,用陰陽來比附社會現象,引申為上下、君民、夫妻等關係。

  22、“五行”是把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看作構成萬物的元素,以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多 樣性的統一。後來人們根據 陰陽五行理論進行某些實際觀察和經驗總結,對中國古代天文學、化學、歷算、醫學等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23、“八卦”也稱“經卦”。《周易》中的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每卦又 象徵多種事物。《易經》六十四卦就是由八卦兩兩相重疊組成。這些抽象符號組合的原理在中國古代曾有不少具體的運用。

  24、《萊根譚》是明朝***公元1368——1644年***洪應明晚年所寫的一部語錄體的說理勸世的作品,是一本論述修身、處世、待人、接物、應事的格言集。該書精彩論說了修身養性、齊家治國的深刻道理。

  25、儒家經典著作《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從南宋開始被稱為“四書”,是明清科舉的依據。

  26、漢武帝時設立“五經”,指《易》、《書》、《詩》、《禮》、《春秋》。四書五經儲存了中國古代豐富的歷史資料、哲學思想,並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27、修齊治平是儒家用語,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簡稱。儒家主張由近及遠,由已及人,從“修身”做起,以“平天下”為理想,形成倫理政治哲學的整個體系。出了農業社會的生活規律;節日活動中的 祭祖儀式和合家團圓之樂,帶有祖先崇拜的 痕跡,體現了中國節日中的倫理特色;同時,中國的節俗追求 平安吉祥、 驅病滅災,不少節日活動避凶就吉,反映了與古人禁忌的某些關係。

  28、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特色之一,強調“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的統一,是中國古人追求人與自然的協調一致、和諧地共存共生的思想境界。

  29、孝是中國古代的道德規範,主要指 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30、“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北宋***公元960——1127年***范仲淹***左圖***在《岳陽樓記》中的名句,表現了一種憂國憂民、先人後已、大公無私的高尚胸懷。

  31、“慎獨”是儒家用語,是指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 謹慎,符合道德標準。宋明理學家把“慎獨”作為重要修養方法之一。

  32、 道教是東漢***公元25——220年***時在中國民間興起的一種宗教, 它來源於戰國時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術,崇奉黃帝和老子為教主。

  33、儒教,也稱“孔教”,是封建統治者把孔子神聖化,把孔子學說當成宗教,以維護自已的統治。它和佛教、道教並稱為中國三大宗教。

  34、佛教,在西漢***公元前206 ——公元25年***時傳入中國,到隋***公元581 ——618年***唐***公元 618 ——907年***時期達到鼎盛;宋朝以後,佛教的某些基本教義被儒家所吸收。佛教思想對中國哲學、文學、藝術和民間風俗等都有一定的影響。

  35、朱熹,南宋***公元1127——1279年***哲學家、教育家***右圖***,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和自然科學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在哲學上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學體系,他從事教育50多年,強調啟發式的教育方法。他的理學主張在明***公元1368——1644年*** 清***公元1644——1911年***兩代被提到儒學正宗的地位,他的博覽和精密分析的學風對後世影響很大。

  36、中國民族節日的產生與演變,跟遠古農業生產、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關係。節日本身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生活規律,節日活動中的祭祖儀式和合家團圓之樂,帶有祖先崇拜的痕跡,體現了中國節日中的倫理特色;同時,中國的節俗追求平安及想、驅病滅災,不少節日活動避凶就吉,反映了與古人禁忌的某些關係。

  37、中國最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日。春節的各種活動從前一天除夕開始,有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守歲、祭拜天地、祖宗、親友間互相拜年等。

  38、陰曆正月十五放花燈,稱為燈節,或稱“ 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有觀燈和吃元宵的習慣。

  39、清明節,一般在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同節氣合一的節日。這一天人們常要掃墓祭祖, 郊外踏青。

  40、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或五月節,據傳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左圖***演變而成的。人們在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41、每年陰曆七月初七,是乞巧節,又稱“七夕”,起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是中國特有的愛情節或情人節。

  42、中秋節在陰曆八月十五,這個節的習俗是賞月、吃月餅。人們還把它叫做“團圓節”。

  43、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合稱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

  44、重陽節,即陰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為陽數的代表,二九相遇,故名“重陽節”。重陽的風俗主要是 登高、賞菊、飲酒,以避不祥。在中國大陸重陽節已演變為敬老節。

  45、中國有56個少數民族,屬於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就有1000多個。節日多以歌舞、文體等娛樂活動為主,帶有 祭祀、紀念和祝頌的性質。著名的少數民族節日有“潑水節”、“火把節”等。

  46、潑水節是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阿昌族等最大的節日。每逢傣歷新年,人們都互相潑灑潔淨的水,表示 除汙穢,迎接吉祥幸福的新年。

  47、火把節是白族、彝族、拉祜族、納西族傳統盛大節日。陰曆六月二十四,人們在村寨中的空曠地帶樹起火把,大小火把一起點燃。人們除了圍在一起唱歌跳舞外,還拿著小火把繞田埂行走,一邊走一邊往火把上投灑松脂粉。傳說這樣可以燒蟲滅害,保證水稻豐收。48、在中國古代的信仰中,大都認為天地是最神聖的。天神稱為“皇天上帝”、地神稱為“后土地”,合稱“ 皇天后土”。人們要想五穀豐登、避禍求福、安享康泰,就要對天地神靈頂禮膜拜。這就是人們的天地崇拜。

  49、祖先是人類延續的根本。周代***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初年形成宗法制,把祖先崇拜制度化。自那時起,不但帝王祭祖,官員百姓也祭祖。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就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太廟。

  50、天地崇拜、祖先崇拜和君師崇拜被稱為中國人的三大崇拜。“君師聖賢”實際上是指那些在歷史發展中有傑出貢獻的人物。“君”指歷代帝王,“師”是指那些可為萬世師表的聖人,傳統上多指孔子和關公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