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與飲食資料推薦

  不同的飲食對於人體而言可是會起到不同的作用,而對於老年人有身體而言想要得好的身體就更應該懂得飲食,懂得飲食的合理搭配更能調理出好身體。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老年人健康與飲食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年人健康與飲食資料:***一*** 淡

  少鹽淡食時如皋人的飲食習慣,他們炒菜時幾乎不怎麼放鹽,一大家人通常要兩三個月才能吃完一包500克的鹽,這在其他地方的人看來都有點不可思議。明代學者陳繼儒在《養生膚語》中就講了一個少吃鹽讓人長壽的小故事。他說,他曾經到過一個地方,那裡有兄弟三人,都80多歲了,身體還非常強壯健康。他問三兄弟養生祕訣,三人回答說:“我們這裡不產鹽,吃鹽比較困難,所以我們就儘量少吃鹽,而且每天堅持幹農活,其他沒什麼。”

  明代著名養生家王蔡也在他的《修真祕要》中強調:“酸味傷於筋,苦味傷於骨,甘則不宜肉,辛多敗正氣,鹹少促人壽。”他提倡飲食要五味調和適中,任何一味偏多,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特別是鹽不能吃得太多,否則會使人短壽。

  純粹從生理需要角度來講,成人每天吃1克鹽就足夠了,當然,那樣飯菜未免太沒味道,所以世界衛生組織簡易成人每天吃鹽不超過6克。南方人飲食本就清淡,一般不會超過這個量,但北方人口味偏重,覺得鹽、醬油放少了,菜就沒法吃,而且炒菜之外,還要吃醃的鹹菜、鹹肉、鹹蛋等食品,每天鹽的攝入量肯定超標。長此以往,必然身體健康堪憂,還談什麼長壽。建議多向如皋人學習,炒菜時少放鹽,或者用糖、醋、姜、蔥、胡椒、大蒜等來替代鹽和醬油調味,堅持下去,您也能像陳繼儒遇到的那三兄弟一樣活得很長。

  老年人健康與飲食資料:***二*** 雜

  所謂“雜”,就是粗糧、細糧混著吃,葷菜、素菜搭配吃。由於如皋濱江臨海、地形平坦,兼有海陸物產,所以,這裡雜糧、瓜果、蔬菜、魚蝦、肉蛋等產品十分豐富,這就決定了如皋人的營養攝食絕不單一。據當地長壽研究所調查資料顯示,如果百歲壽星中有93%的人既吃大米、白麵等細糧,又吃玉米、大麥等粗糧。主食之外,還搭配蔬菜、水果、乾果等,既有正餐,又有小吃、零食,相當豐富和多元。

  早餐:粥、包子、燒餅、脆餅、饊子、玉米糝兒粥、蕎麥餅、山芋餅、鹹鴨蛋、香腸、肉鬆、餅醬、鹹菜、乳豆腐。

  午餐:米飯、麵條、大麥面、蕎麥麵湯、肉禽類、魚、蝦、蛋類、菌類、油菜、菠菜、韭菜、絲瓜、黃瓜、西紅柿、草莓。

  晚餐:除午餐中的品種之外,還有粥、饅頭、香腸、茶幹、豆腐乳、零食、炒米、脆餅、饊子、蘋果、蘿蔔、花生、白果。

  從上面的三餐食譜中,我們不難看出如皋長壽飲食“粗細搭配、葷素兼有”的特點。

  我們知道:任何一種食物都不能單獨滿足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所以只攝入但以食品肯定會造成人體營養素的缺失。我國傳統中醫自古就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說法,認為吃得越雜,越有利於人體陰陽平衡和臟腑協調。

  我們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葉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在一個山坡上中同一種樹木,成活的就很少,而且長勢也不會太好。而像原始森林那樣,植物林林總總、千差萬別,就能生機繁盛、鬱鬱蔥蔥。要知道,自然界的食物鏈、營養鏈都是相互依存的,人體各器官也不例外。

  從飲食美學的角度來說,只習慣吃幾種食物,人的口味會產生審美疲勞。而經常以不同品種和不同口味的食物來調適生活合適如皋老人的一種飲食趣味。

  老年人健康與飲食資料:***三*** 鮮

  如皋人吃東西特別講究新鮮,當地人稱為“出水鮮”。比如,肉要當天宰的,蝦要當天撈的,魚要現場剖的,文蛤要當場劈的,青菜要早上拔的,瓜果要當時摘的,芋頭要當場刮的,豆腐、茶幹絕對要當天做的。如皋人的冰箱裡很少貯存蔬菜,基本都是當天趕早市買來的,這完全得益於如皋地區田疇平曠,河港交錯的有利條件。

  明末大才子李漁當年在如皋生活時就喜歡吃新鮮瓜果,其中尤以楊梅為最。李漁吃楊梅必須攀上楊梅樹,盡情地摘吃,就圖吃個新鮮好口味,直到解饞為止。這種習慣一直延續到他回到浙江之後。在家鄉蘭溪,他每每約幾個好友,上山觀美景,入園才楊梅,現摘現吃,其樂無窮。他還在飽嘗美食之餘寫下《楊梅賦》一篇,以抒發新鮮果物帶給自己的美好享受。

  新鮮蔬菜不但保持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和好口感,而且裡面的營養成分也破壞得最少。它們就好比清晨的新鮮空氣,攜帶了生命最初的資訊密碼,附加著大自然的陽氣,被人體攝入後具有補心補肺、養護腸胃、調適臟腑的作用。所以如皋人說:“三日可無肉,但一日不可無新鮮蔬菜。”

  大量資料表明,新鮮的蘿蔔、青菜、豆芽和絲瓜等普通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顯的抗病毒感染作用,因為其中所含的一種感染素誘生劑能抑制腫瘤,但放置兩天後,這些蔬菜所含的抗病毒素和抗癌物質就會損失殆盡,所剩無幾。

  老年人健康與飲食資料:***四*** 野

  如皋四季分明,氣候潤溫,無霜期長,非常適宜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長,可以說大自然為如皋人菜吃野菜提供了由於的條件。在如皋人眼中,蓬勃生長的野菜時大自然的精髓,它採集天地間靈氣,吸取日月之精華,是保佑生命的珍饈佳餚,所以在長壽之鄉的飯桌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碧綠的野菜佐餐。當地民諺說:“如皋人好奇怪,有菜不吃吃野菜。”

  野菜的採集和食用在如皋有著悠久的歷史,當年董小宛隱居如皋時就採摘藕蒿蒴、桃梅蓉菊等各種鮮花野菜,醃製鹹菜,經她手製作的菜餚、糕點等都有一種異香絕味,被認為是難得的長壽佳品。現代如皋人會在春天摘春萶頭、枸杞頭,夏天挖蘆筍和小蒜,秋冬吃胡蘿蔔纓、薺菜、蕪荽。

  從中醫角度看,野菜不僅能夠豐富餐桌,還是一味防病治病的良藥。比如,如皋人常吃的薺菜就有清肝明目、中和脾胃、止血降壓的作用,能治療痢疾、肝炎、高血壓、眼病等疾患;蒲公英有清熱解毒功效,適合於糖尿病、肝炎病人食用;馬齒筧不嫩消炎解毒作用顯著,而且還能預防痢疾,並對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口腔潰瘍有獨特療效;苦菜則可以解毒、冷血,治療痢疾、黃疸、肛瘻;野筧菜清熱利溼,可治痢疾、腸炎、膀胱結石、甲狀腺重大、咽喉腫痛等病症;蕨菜具有清熱、利尿、益氣、養陰的作用,可用於高熱神昏、筋骨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的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