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年人溝通的方法

  家裡有老人的都知道,老人是很倔強的,他們認為一件事是對的,你越跟他爭,他越會確定自己是對的。所以,要試著從各個角度理解老人。下面小編準備了,希望對您有幫助!

  

  ✔為啥老人變得執拗

  老人都是很執拗的,很多原因是因為子女常年不在家,他們的生活雖然不缺啥,但是在情感上卻很不滿意。所以他們的執拗也是一種叛逆心理。

  另外就是一些老人不肯接受新鮮事物,甚至會一直保持以前的生活習慣。他們心裡認為,當時他們就是在艱難條件下把你們撫養成人,雖然現在條件好了,但是這些習慣已經根深蒂固,很難改掉。

  現在的很多子女外出賺錢,就會把自己的子女交給爸媽帶,這既能解決一部分經濟問題,也能減輕老人的孤獨感。但是,老人帶小孩還是會保留以前的習慣,比如小孩生病了,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前的偏方,因此也有可能害了孩子。

  面對執拗的老人,想要改變他們的想法和做法,要有三個妙招:耐心、信任、證據

  ✔對待老人要有耐心

  老人身體不好,走路慢、講話慢,年輕人很容易失去耐心,這時就要把心平靜下來,其實老人對自己的“慢”也是無能為力的,而且他們的心肯定比你更急。此時如果你能上手幫上一幫,或者在說話時提前知道他要說什麼,這樣就更省時省力。

  ✔要對老人充分信任

  對待很多事情,如果覺得老人能完成,就一定不能持懷疑態度。所以,想要說服老人,要讓老人對你有足夠的信任。大多情況下,老人總覺得我們還是孩子,不肯接受我們的育兒建議和方式。這時候專家、醫生、 育兒雜誌以及老人周圍和他同齡的帶過孩子的親戚、朋友,都可以被你巧妙地利用上。

  ✔要讓老人看到充分的證據

  老人的經歷比你多,如果你想通過你的嘴改變他的想法,那太難了。可以看準時機,讓這些話從“權威人士”的口中說出來,就可以讓老人改變觀點。這個權威人士可以是老人尊敬的人,也可以是專業人士。

  與老年人的聊天技巧

  ***一***言語恰當

  與老人交談時應語言簡練、音調適中,使用標準規範的語言,讓老人能夠正確接受,要使用尊稱,如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大爺、大媽、伯父、伯母等。尊重老人是溝通的橋樑,態度親切和藹,才會被老人接納認可。結合老年人的心理有意識地進行交談,儘可能地避免令人灰心的負面話題,多談積極性的話題,給予老人支援和鼓勵。

  ***二***善於傾聽

  要認真傾聽和接收、理解、思考老人講話的內容,同時創造一個輕鬆、自由傾聽的良好氛圍,使老人能敞開心扉,將其不安、擔憂之事以及內心的想法都說出來。

  讓老人把話講完,不要隨意打斷或插話。像“你別說了”“我都聽了好幾遍了”“說點別

  的”,這樣的語言就容易挫傷老人傾訴情感,是照護員切忌的。非語言行為往往是老人真情的流露,照護員要善於觀察老人的面部表情、手勢、神態等非語言行為,理解他的弦外之音,以瞭解其真實的想法。

  ***三***反覆核實

  在與老人交流時,對於老人說話的重點給予重複,幫助老人再次確認,避免發生誤會。照護員沒有聽清的事情,不要按照自己理解的意思去做,應該與老人核實,最後對老人與你交流的事情作一總結,得到老人的確認。

  ***四***引導交談

  開場白的技巧是交談成功與否的關鍵,良好的開端是交談成功的一半,特別是對少言寡語的老年人,要以微笑、和藹、關心、讚美的態度開啟局面。當老人交談偏離話題時,切記不要急於轉移話題或組織老人交談,一定要婉轉地轉變話題。結束交談時也不要過於著急,從體貼老人的角度結束話題,如“您累了吧,咱們休息一下,以後再說好嗎?”

  ***五***把握交談的節奏和時間

  老年人反應比較慢,交談的節奏不要過快。交談要選擇合適的時間,不要在吃飯時、休息時交談,每次交談的時間不要過長,以防止老人身體勞累而引發不適。

  如何才能開啟老人的話匣子

  ✔耐心和同情心

  毋庸置疑,跟老年人相處肯定要有耐心和同情心。不支的體力、緩慢的動作、健忘、邋遢、冷漠是老年人的特點。有時候,你很容易失去耐心,而且有挫敗感,甚至可能會放棄,直接走開。

  這時候,如果能設身處地地為老年人考慮一下,你也許就會平靜許多。你可以這樣想:"她那麼冷漠,沒有朋友的日子肯定不好過吧。""他行動那麼慢,關節炎肯定沒少給他罪受。"

  共情是保持耐心和同情心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使出了渾身解數,還是沒有耐心的話,那就出去冷靜一下。等你心平氣和了再回來。

  ✔詢問而非命令

  如前所述,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尊重。你可以多詢問他們而非命令他們,以此來滿足他們的自尊心。

  例如,不要說:"今天中午你要喝湯。"而應該這樣說:"中午你想喝湯嗎?"或者"我們今天中午喝湯吧,怎麼樣?"

  當然,最好還是給他們選擇的餘地:"今天中午你想喝湯還是吃色拉?"

  詢問是對老年人的尊重,給他們提供選擇是讓他們覺得自己對身邊的事兒還是能夠掌控的。

  對於那些反應遲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詢問他們,但不必真的要等待回答。只是讓他們覺得他們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自理的。

  ✔詢問而非猜測

  同樣地,在你行動之前要先詢問,而不要自作主張。比如說,關老年人房間的燈時,要先問一下,"我要給你關燈了,可以嗎?"如果老年人不同意,若無大礙就隨他去,或者跟他解釋清楚你這麼做的原因***大部分情況是為老人的身體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