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年人溝通技巧

  養老機構護理人員要怎麼與老年人溝通呢?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一、瞭解你所照料的老人

  老年人是什麼性格的人,經歷過什麼樣的生活,通過了解這些資訊,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更加適合老年人身心狀況的護理方案。此外,護理人員如果充分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平時正常的生活狀態,那麼一旦老年人的狀況發生變化,就能夠提前覺察並採取應對措施。

  ***一***學會拓展話題

  瞭解老年人的故鄉***或出生地***,關於故鄉的話題很少有人會討厭,以這樣的話題為開端來把談話繼續下去,對於拓展話題和收集資訊方面都會起到很好的作用。瞭解老年人的人生經歷也非常重要,老年人在哪裡出生、從事過什麼樣的工作、家庭關係、興趣愛好、人生觀和社會觀等,這能夠進一步對老年人加深瞭解、擴大話題。

  ***二***學會用眼睛和耳朵來了解老年人的情況

  護理人員一般會通過老年人的資訊登記表來了解老年人的情況,這樣並不全面。在日常的交流和溝通中,護理人員要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進一步瞭解老年人的詳細情況。例如:老年人喜歡什麼樣的談話方式和溝通方式,僅通過登記表上的文字是無法獲知的。另外,即使相同的語言,如果語氣不同,要表達的意思也會發生改變。

  ***三***護理人員也要了解老年人對自己的看法

  在瞭解老年人的同時,護理人員也要了解老年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要首先學會觀察老年人的談話方式和表情,進一步傾聽周圍的老年人和同事們的意見,瞭解自己所照料的老年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通過了解自己在對方眼中的印象,去尋找能讓老年人接受的溝通方法。

  二、獲得老年人的信賴

  如果護理人員不能得到老年人的信賴,溝通時也不會得到真心地迴應,溝通也就無法順利的進行。

  ***一***即使只有單方面的溝通也要經常和老年人打招呼

  通過經常向老年人打招呼、問候,來向老年人表達“我始終在關心你” “我一直在你身邊陪伴你”這樣的服務態度。有時老年人可能不會迴應,護理人員千萬不要放棄,要堅持下去!通過每天貼心的問候,讓老年人始終能感受到自己被關心、被關注,時間久了就會逐漸對護理人員產生信賴,為老年人能夠主動和護理人員打招呼或交談創造機會。

  ***二***護理人員也要創造向老年人表達感謝的機會

  在養老機構中,當老年人得到護理員周到體貼的服務時,大都會向護理人員說“謝謝”,繼而會對護理人員更加信賴。然而,護理人員向老年人說“謝謝”的機會卻很少。所以,為建立雙方平等、互相信賴的關係,護理人員也要創造一些向老年人表達感謝的機會,進一步增強雙方的信賴感和親近感。老年人並不希望自己每天只能接受他人的照顧,這樣會逐漸產生自卑心理。例如:護理人員用輪椅推老年人外出時,在老年人允許的情況下,把較清的物品放在老年人膝蓋上,到達目的地後拿回物品,然後對老年人說“謝謝”;用餐完畢後,如果老年人幫助護理人員擦桌子,也要對老年人說“謝謝”。

  ***三***不要胡亂誇獎老年人

  護理人員和老年人之間的關係,是成年人之間的夥伴關係,有時即使想表示誇獎,也不要說“哎呀、真聽話啊”這種對孩子才使用的誇獎方式,因為老年人不是孩子,即使需要他人的照料,也不要忘記老年人其實也是成年人。受到這種不恰當的誇獎後,有的老年人會感到被當做了傻瓜或無用、低能的人,這樣反而會損害雙方相互信賴的關係。

  三、要學會說話

  所謂會說話,就是指善於在會話中自然地引入對方感興趣的話題,通過引入對方感興趣的話題,使交流變得更容易、更輕鬆。

  ***一***詢問老年人情況時,首先談一談自己

  為了引出老年人的話題,首先試著談一談自己,“其實我也……” “我也不……”等,引出話題,然後儘量談對方感興趣的內容。

  例:護理人員問:“我很怕熱,您呢,怕熱還是怕冷?”

  老年人:“我也怕熱。”

  護理人員:“我聽說冬天出生的人比較怕熱,您的生日是?”

  這樣引出話題,將溝通進行下去。

  ***二***和老年人溝通時,要預先對老年人的情況有所瞭解

  對於要照顧的老年人,先要了解他的基本資訊,這樣在溝通時比較容易引出話題。

  ***三***詢問老年人後要記住他們說的話

  老年人在講話時,護理人員一定要認真記住。如果護理人員根本沒有在意老年人根本沒有在意老年人的講話,老年人發覺後就會想:“他根本沒有好好聽我說話,根本沒有在意我。”所以,最好在工作日記上記好談話要點,防止忘記。

  所以,護理人員對談話要有一定的記憶能力。

  ***四***在溝通中靈活運用家鄉話題

  在養老機構中,入住的老年人也來自不同的地方,如果可以靈活運用老年人家鄉方便的話題***如老年人家鄉的旅遊名勝、特產、風土人情等***,那麼對這位老年人來講,就容易引出更加親近的話題或者回憶往事的話題,為溝通的進一步加深提供更廣泛的話題。

  ***五***要注意老年人的心情

  當老年人注意力不在談話上或者心情不好時,可能在談話時不願有太多回應,此時不要勉強老年人繼續交談。應該等到老年人心情舒緩後,對談話感興趣時,再慢慢交談。

  ***六***引出老年人話題的竅門

  1.接受與認可老年人的話。

  2.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去理解老年人的內心感受,並且把這種理解傳達給老年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

  3.重述。再重申一遍老年人說的話,一方面可以確認老年人的談話內容,另一方面可以表達對於老年人談話內容的理解和認可。

  4.概括。把老年人說的話進行簡單的概括“也即是……” “也就是說……”等,通過這種簡單、清楚的概括,向老年人表達“我已經瞭解了您想表達的核心內容”,這可以幫助雙方將談話內容進一步拓展。

  5.引出話題。談話中加入“比如……” “然後……”等引出語,能夠進一步引出老年人的話題。

  四、掌握語言的使用方法

  ***一***敬語與方言

  接受護理的老年人一般要比會員年長,尊敬老年人是最基本的禮儀常識,所以使用敬語是一個基本原則。但是,使用敬語雖然較為禮貌,但也有不易建立起親密關係的弊端。因此,在談話開端使用敬語,接下來護理人員要善於尋找和發現老年人喜歡或希望用什麼樣的交談方式,然後學會這種交談方式。

  ***二***使用自然的交談方式

  老年人對於護理人員來講,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面的夥伴。因此,這種場合下的談話不需要過於謙卑或敬重。當然,過於拘謹也不合適,那樣反而會使談話氣氛變得僵硬,甚至還有可能損害互相之間的信賴關係。所以,使用親密夥伴之間那種輕鬆的交談方式即可。

  ***三***不要對老年人使用對孩子才使用的語言

  很多人都知道,人上了年紀就會出現“老返小”現象,脾氣會變得像兒童一樣,俗稱“老小孩”,所以有些護理人員就對老年人使用一些對孩子使用的交談方式去交談。這種做法的初衷並不過分,可能我們普遍認為老年人和孩子一樣都是需要照顧、需要被保護的物件,而且患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在認知和意識上和什麼也不懂的小孩子差不多。但老年人畢竟是有著豐富人生閱歷的成年人,對他們使用和孩子交談才使用的那種語言,會傷害他們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