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吃什麼水果可以防秋燥

  處暑過後便是秋天的開始,而防秋燥就要多吃水果,但“秋瓜壞肚”,瓜類要少吃,那麼處暑吃什麼水果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暑可以防秋燥的水果推薦

  1、梨

  據《本草綱目》記載,梨可“潤肺良心、消痰降火”,處暑吃梨子能利尿通便、緩解秋燥。在秋季氣候乾燥時,人們常感到面板瘙癢、口鼻乾燥,有時乾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有益健康。

  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營養價值很高,一般人都可食用,肝炎、肝硬化、腎功能不佳者尤其適合。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品性寒涼,故一次不要吃得過多;脾胃虛寒者、發熱的人不宜吃生梨,可把梨切塊煮水食用。

  2、蘋果

  蘋果富含維C、維E、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它們都是天然抗氧化劑,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有效。蘋果的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得多,可幫助代謝掉多餘鹽分,有助減肥。最新的研究發現,多食蘋果能增強肺功能和預防肺癌,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肺部疾患者以及常下廚的婦女不妨經常吃些蘋果。

  吃蘋果別啃蘋果核!蘋果核含有少量有害物質——氫氰酸。氫氰酸大量沉積在身體,會導致頭暈、頭痛、呼吸速率加快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昏迷。但也不必過分擔心,蘋果中的氫氰酸主要存在於果核,果肉裡並沒有。需要提醒的是:吃蘋果時習慣啃到果核,雖不會馬上導致中毒,但長期這樣吃,的確對健康不利。

  3、葡萄

  葡萄同樣是很好的時令水果,有益氣補血、補腦安神、除煩明目的功效,適合燥熱、耗氣傷陰的處暑節氣食用。人體在經歷了炎熱潮溼的夏季後,體內聚集了大量的毒素,而且內熱重、身體睏乏,葡萄有很好的利小便的功效,適當多吃一些,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毒素,消除內熱。

  從中醫角度看來,葡萄和枸杞一起吃,能補血、補氣。葡萄和蜂蜜一起吃,能除煩止渴,改善咽乾津少、食慾不振、熱病煩渴症狀。建議帶果皮一起吃,但一定要泡洗乾淨,防止誤食果皮上殘留的農藥。此外,吃葡萄也可帶籽吃,葡萄籽有很好的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4、山楂

  山楂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每100克山楂含89毫克維生素C,相當於胡蘿蔔的7~8倍。山楂助消化作用明顯,所含有的粗纖維甚多,可促進腸蠕動。山楂還可以增強胃蛋白酶的活性,所含的脂肪酶能促進脂肪的分解,起到消食積、助消化作用。

  用山楂做藥膳及食品方式頗多,可做成山楂糕、山楂片、果丹皮,還可做汁、酒、醬、元宵餡、冰糖葫蘆、罐頭等,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煮肉時加少量山楂,可縮短煮肉時間,並使味道鮮美,鈣質也在微酸的肉湯中容易溶解,便於吸收。

  處暑吃什麼海鮮

  1、狗蝦。狗蝦,廈門人非常喜歡的一種蝦,雖然個頭不大,但鮮美的程度是很多蝦類都比不上的。最近,狗蝦上市量增多,價格大幅回落,由休漁期裡的一斤四五十元降至二三十元。

  2、扇貝。扇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與海蔘、鮑魚齊名,並列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老煙臺吃扇貝講究原汁原味,用清水煮後的扇貝留有其最原始的鮮勁。水中放了一點鹽,可起到提升鮮味的作用。

  3、龍頭魚。龍頭魚一年中很多時候都能在市場上買到,農曆七月的龍頭魚,數量多,價格低,也新鮮。龍頭魚也叫豆腐魚、蝦潺,蛋白含量和鈣含量高。龍頭魚體呈長形,頭中等大,吻短而鈍,眼小,口很大。

  4、花蟹。花蟹又叫藍花蟹,屬於夏季獨有的蟹品種。螃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螃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

  5、海螺。7月、8月的海螺最肥美,螺肉可爆、炒、燒、氽湯、打滷、或水煮後佐以姜、醋、醬油食用。

  6、鰳魚。閩南漁業俗語有:“六月鰳,肥過賊”;“鰳魚滾菜脯,好吃不分某***老婆***”;“鰳魚公,菜脯香”。這裡的農曆六月也就是當下。鰳魚也被稱為白力、力魚或曹白魚,經濟價值很高。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比如對心悸病有很好的療效,將它晒成幹,煅燒研末之後沖服即可。

  7、黃尾仔。燈光圍網捕撈作業早於7月15日就已開始,趨光性的表層魚類已大量上市。除了常見的巴浪魚之外,與之同屬鰺科的克氏副葉鰺***俗稱黃尾仔***現在市面上也很多,其口感與金帶細鰺相近。

  8、帶魚。休漁期結束,市場上突然增多的還有帶魚。帶魚肉肥刺少、味道鮮美,很適合小孩子和怕魚刺者食用。帶魚屬海魚類,與草魚、鯽魚、鯉魚等淡水魚相比,蛋白質含量相差不大,但脂肪含量差異較大。

  9、銀鯧魚。原產於亞馬孫河。系名貴的海產食用魚類之一。又名銀盤鯧、銀盤魚。長20釐米左右。全身銀白色。渤海各漁場的產季在6~7月份。

  10、魷魚。休漁期過後也是魷魚大量上市的季節。魷魚不但富含蛋白質、鈣、磷、鐵,以及鈣硒、碘、錳等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DHA***俗稱腦黃金***、EPA等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加上肉中所含的大量牛磺酸,可有效減少血管壁內所累積的膽固醇,對於預防血管硬化、膽結石的形成有很好療效,同時還能補充腦力、預防老年痴呆症等。

  11、梭子魚。市面上的梭子魚也多了起來,不過還是以小體形的為主。它的挑選很簡單,只需要看看眼睛和身上的鱗片是否發亮,腮部顏色鮮紅,肚子沒有塌陷爛開就是新鮮的。

  處暑飲食的要點

  1、滋陰防燥

  處暑後的天氣多半以乾燥為主,因此這個時候就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除此之外飲食還應該以清淡為主,隨著水果的大量上市,不妨多吃些梨、葡萄之類的水果,以此來滋陰潤燥。

  2、健脾祛溼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不強,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現在仍然很溼熱,比較適合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夾餅等。

  3、少吃辛辣

  處暑應該保持飲食清淡,合理營養。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物,包括辣椒、生薑、花椒、蔥、桂皮及酒等。從中醫上講,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對人身體的危害。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如雞蛋、瘦肉、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

  4、少食肥甘

  肥甘是泛指肥膩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動物脂肪、甜膩食品、煎炸之物等。這類食品雖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現代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過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處暑時此類病更要注意預防。

  5、多吃酸果

  夏秋交疊,可以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等,少吃甜味的西瓜等。葡萄不但“酸”,還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健脾利尿,初秋時多吃能幫助機體排毒,解內熱。紅色葡萄可軟化血管、活血化瘀;白葡萄潤肺;綠葡萄清熱解毒;紫葡萄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養腎。

  6、清熱安神

  處暑節氣還適宜食清熱安神的食物,如銀耳、百合、蓮子、蜂蜜、黃魚、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類及奶類,適當的煮些綠豆湯、綠豆冬瓜湯、綠豆百合粥、綠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7、多喝湯粥

  平時不妨多用蓮子、芡實、淮山藥等健脾養胃的中藥煲湯或煮粥服食,如冬瓜蓮子煲老鴨、淮山藥芡實煲、金錢草薏米煲豬肚、赤小豆煲魚湯等都是處暑時節的佳品。

  8、補充維生素

  在秋天,可多吃些含有維他命的食物,比如西紅柿、茄子、土豆等,這些食物能補充人體營養從而避免遭到燥邪的傷害。同時,還需要多攝取些鹼性食物,比如蘋果、海帶等,這類食物同時還含有豐富的水分,也是秋天必不可少的食物。

  9、飲食清潔

  處暑是夏秋轉換的時機,暑氣仍有餘威,食物易於變質。俗話說“病從口人”,進食不清潔的食物或腐敗變質的食物,可引起胃腸疾病或腸道寄生蟲病,必須注意飲食衛生。飯菜做適量,力求不剩飯。糕點等不可放置過久,嚴防蟑螂、蒼蠅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