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秋季託班育兒知識大全

  又到了忽冷忽熱的季節,由於孩子體溫調節中樞和迴圈系統發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節體內和體外溫度的突然變化,很容易患感冒等病症,所以如何讓孩子安度秋季顯得十分重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幼兒園秋季託班育兒知識一

  秋季常見病防治有對策

  感冒:這是秋季常見病。記住不要服用過多的抗感冒藥,更不要輕易用抗生素,因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非但無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藥細菌。較好的辦法是多休息、多飲水,適當用些中藥及冷毛巾外敷降溫。

  秋季腹瀉:由輪狀病毒引起,傳染性強。在腹瀉流行期間不要接觸患兒,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地方。患了病要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不要用抗生素。

  盜汗:秋季孩子容易出汗,要注意衣服隨氣溫適當增減。衣服溼了要及時更換,以免受涼感冒。用中藥玉屏風散有較好止汗效果。

  幼兒園秋季託班育兒知識二

  怎樣預防寶寶流鼻血

  秋季經常颳風,天氣非常乾燥,寶寶容易上火。有時候會流鼻血,有時候會爛嘴角。怎樣預防寶寶秋季流鼻血呢?

  兒童鼻出血多發生於4-10歲,並且90%以上的兒童鼻出血多發生在鼻中隔前下方。鼻中隔前下方有一個由動脈和靜脈血管構成的血管網。這裡的粘膜薄,靜脈沒有瓣膜,醫學上稱為鼻腔易出血區。由於位置靠前,當受到外力衝擊時,不堪一擊,很容易發生出血。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區域性的,也有全身的。區域性的原因有鼻部外傷、鼻前庭炎、鼻腔異物、鼻血管瘤等;全身性的原因有上呼吸道炎症、再生障礙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肝硬化、維生素C缺乏、血友病、白血病等。

  孩子鼻出血時,家長千萬不要慌張,應將患兒取坐位或半坐位,頭略向前傾,不能仰臥位,不能頭向後仰,以免血液嗆入呼吸道。若血流入咽部,刺激咽部咳嗽後會加重出血。這時可用冷毛巾敷頭部,用手指在鼻翼上稍施加壓力3-5分鐘,也可用消毒棉花蘸0.1%腎上腺素溶液或雲南白藥,填塞鼻腔10分鐘,然後輕輕取出棉花。

  幼兒園秋季託班育兒知識三

  寶寶適當“秋凍”可防病

  小孩“秋凍”防病有技巧

  老話說的好“春捂秋凍”身體好,古人這麼說就肯定有他的道理。但是春捂秋凍要講究方法,尤其是對孩子,不能盲目,要有一個過程,循序漸進的。寶寶適當“秋凍”可防病,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時機,分清寶寶的體質方可進行。

  秋凍原因

  小孩秋凍可防病

  很多家長在帶孩子到醫院看病時,會向醫生諮詢如何增強孩子的體質,使孩子少生病。黃曉霞表示,由於小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不成熟,所以在天氣忽冷忽熱時,比成人更易染病。不過這種體溫調節的能力是可以通過日常對冷環境的逐漸適應加以提高的。

  黃曉霞說,中醫上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因為秋天是陰長陽消的季節,所以要養陰為主。同時,秋天主收,萬物收斂,肺氣內應,因此養生應以養肺為主。此時進行所謂的“秋凍”鍛鍊,不僅能提高人體抗病和抗寒能力,還能對呼吸系統疾病起到預防作用。“在初秋時節,暑熱未消,氣溫較高,可以不必過早給孩子新增衣服;到了仲秋,氣溫開始下降,這時穿衣就要有所控制,適當地讓機體‘凍一凍’,以免穿衣過多出汗,傷陰耗氣;而到了晚秋,秋冬交接,則更多強調的是防寒保暖。”黃曉霞說。

  因此,除了年老體弱和患有慢性病、體溫調節功能差的人之外,對多數人來說,“秋凍”之說還是符合健康養生的科學道理的,特別對於身體健康的小兒尤為必要。

  秋凍方法

  循序漸進進行冷適應

  那麼如何進行秋凍呢?廣西區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陳少科說,首先是讓孩子有暴露於冷環境的機會,包括不要穿得過於厚實、嚴密。中醫認為,小兒是陽氣偏旺之體,過暖會助長陽氣而消耗陰液。實際上,過早地讓孩子過度保暖,會導致孩子在身體出汗時不易覺察,反而容易誘發感冒。

  其次就是進行冷適應。從秋天開始,父母就要逐漸培養孩子在“凍”字上做文章,少穿衣、多裸露,讓肌膚接觸空氣和陽光,久而久之就增添了“秋凍”的底氣。最簡單的方法是養成用冷水洗手、洗臉及喝涼開水***以25攝氏度左右為宜***的習慣。由於這是一個逐漸降溫的過程,小孩一般都能適應,並且效果顯著。如能再堅持每天用冷水擦拭身體則更好。

  第三,在小兒耐寒鍛鍊中,一定要把握漸進和適度兩個原則。小兒耐寒鍛鍊應循序漸進,防止“凍而不動”,這就要求小兒要多進行戶外鍛鍊,但要注意的是,運動鍛鍊時不宜“動”得大汗淋漓,只要身體微熱即可,否則涼氣會通過表皮擴張入侵肌體。

  另外,在秋冬季節,由於早晚天氣變化大,忽冷忽熱,一旦受涼,則很容易引發感冒發燒。那麼如何辨別寶寶穿的衣服是多還是少呢?陳少科說,穿衣,對於成人來說是以稍有涼意為好,而對於幼兒,則不能照搬成人的做法,而應以不打寒顫為宜。有兩個方法可以判斷,一是摸鼻尖,二是摸四肢,這兩個部位只要摸著不涼就行。

  醫生提醒

  小孩秋凍要分清體質

  為了提高耐寒抗病能力,只要天氣許可,幼兒都要多到室外活動。體弱多病的幼兒,在多進行室外活動的同時,卻不宜盲目地進行“秋凍”,而是要重點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便平安度過“多事之秋”和嚴寒的冬季。

  黃曉霞說,小孩適不適宜秋凍要根據個人體質而定。秋季是鍛鍊孩子體質、增強其禦寒能力的好時機。健康的小孩進行適當的秋凍,能很快地適應氣溫由暖變涼,幫助孩子迎接寒冷的冬季。不過,體質狀況不同的小孩,要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保健措施。

  如果是脾胃虛寒的小孩,這些小孩一般表現為瘦弱、臉色發黃、食慾不振等,則儘量不進行秋凍。黃曉霞說,這類小孩本身就容易得疳積,如果進行秋凍的話,可能會比其他小孩更易得病。如果脾胃虛弱比較嚴重,建議去醫院讓醫生診斷一下,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調理。

  最近氣溫變化大,不少家長幫小孩穿上厚厚的衣服。不過專家表示,小孩在秋季應適當凍一下,提高其環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