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亂咬東西怎麼回事

  寶寶總愛亂咬東西,讓小編不告訴你為什麼。

  一、進入寶寶的口腔期

  口腔期源自弗洛伊德的發展理論,當提到嬰幼兒的人格發展,尤其是性別認同的時候就會提到弗洛伊德的性意識發展理論。

  性意識發展理論有五個發展階段: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口腔期***又稱口欲期***是弗洛伊德的性意識發展理論中在嬰兒期的第一個階段,而口腔期的階段可能會持續到寶寶2、3歲的時候,所以口腔期是從嬰兒2個月之後一直到2、3歲這段時間。

  口腔期特徵

  1.口腔期就是口腔的感覺特別強烈的階段,寶寶喜歡把東西往嘴巴里面放、常流口水、或是從吸吮吞嚥、用嘴巴咬東西來得到一些快感。

  2.口腔期的階段跟寶寶長牙齒的階段***大概6個月之後開始長牙,最晚在1歲之前會長出第一顆牙***是相配合的。

  3.寶寶在長牙的時候其實不會有不舒服的情況,但是因為長牙齒的階段跟口腔期相重疊,所以大家就會認為寶寶在長牙而需要磨牙、一直要咬東西、牙齦會不舒服。事實上,寶寶長牙的過程中牙齦會有一些浮腫,可是並不會讓寶寶覺得痛或是不舒服。

  二、寶寶亂咬東西父母應該怎麼做

  從教養及人格發展的理論來看,專家認為在這個階段口腔得到快感和滿足,對於將來的人格發展是具正面效果的。如果什麼東西都不讓寶寶放在嘴巴里,就等於抑制了他這個階段的發展行為,口腔無法順利得到滿足,寶寶以後人格可能會比較悲觀、退縮、害怕或依賴別人。因此,當寶寶出現口腔期特有的行為時,可以順著他、讓他得到滿足。

  寶寶亂咬人!

  口腔期的寶寶有時候會出現咬人的情況,這絕對是需要制止的,雖然出現這些行為是為了滿足口欲,但是應該要讓寶寶知道,這麼作是不對的行為。制止或是不讓它發生的方式並不是去抑制寶寶口腔期的行為,更不是用逞罰或是強硬的方式制止。正確的方法是要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用其他能滿足口欲需求或是心理需求的方法改變寶寶的行為。家長可以多花時間陪寶寶,多跟寶寶說說話,多抱抱他等。如果寶寶依然很想要咬東西,可以用一些玩具或是固齒器、不會養成依賴的東西來代替。

  寶寶愛咬手指!

  醫師表示,口腔期最不好的滿足方式就是使用手指,手指很方便,它就在小寶寶的手上,寶寶隨時可以放進嘴巴里,所以往後就更難戒除。而手指長期泡在溼潤的口水當中,面板容易會有溼疹、面板的損傷。當寶寶一把手指放進嘴裡,家長就要把寶寶的手拉出來,但是拉出來並不是就放在那邊什麼也沒做。手拉出來以後就跟寶寶玩,教寶寶拍拍手、舉舉手,讓寶寶的手忙到沒時間放進嘴巴里,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提供適當固齒器和健牙餅

  小寶寶的口腔期和開始長牙齒的階段是重疊的,有些人會覺得讓孩子咬固齒器會讓牙齒長得更堅固、更好,其實並不然,它只是滿足了寶寶想要咬東西的口欲。選購上要注意材質、合乎規範、不要有尖銳處、不會有小零件掉下來或是掉漆、質地軟硬程度適當即可。

  三、寶寶口腔期安全與衛生

  口腔期寶寶對許多事物充滿好奇心,拿在手中的小東西只要吃得下、覺得有趣,都可能吞下肚!為了確保寶寶的安全,應該謹慎篩選寶寶的玩具,更應將家中的小東西及藥、食品妥善收好。多一分小心,少一分擔心。

  四、寶寶咬東西應該注意的事項

  為了讓寶寶順利地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在0~1歲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成為懂得寶寶的心理需要、被寶寶信任的好媽媽。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不要對寶寶的口欲期發展進行干涉,注意以下幾方面:

  ***1***不干涉寶寶吃手

  ***2***給寶寶提供可以咬的物品

  提供物品不要太多,以3個為宜,3個物體選擇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一兩天更換其中2個物品,保留寶寶喜歡的那一件。準備的物品清洗乾淨即可,無需消毒。

  希望以上內容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