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的功效與作用

  泥鰍的體表黏液豐富。體背及體側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灰白色或淺黃色。棲息在不同環境中的泥鰍體色略有不同 。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泥鰍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泥鰍的功效和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泥鰍味道鮮美,但卻不知道泥鰍可以治病。其實泥鰍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是一味中藥材,能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甚至泥鰍的面板中分泌的粘液亦可供藥用。中醫認為,泥鰍具有補中益氣、滋陰止渴、清熱祛溼的藥用功效,對治療肝炎、小兒盜汗、痔瘡、面板瘙癢、早洩等病症,都有一定療效。

  現代營養學研究也證實,泥鰍是營養豐富的美食,其每百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8.4克、脂肪2.9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各種維生素等,其中維生素B1含量比黃魚、蝦類高三四倍,維生素A、C含量比其他魚類也高,其所含的脂肪則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所以它的營養價值在魚類中名列前茅。

  故據研究記載,泥鰍是大補之物,小兒多食有助於生長髮育,也為男子滋補佳品,能強精壯體,迅速恢復體力;凡常食者還能起到保健養顏,防止衰老,潤滑面板,青春美容的顯著作用。泥鰍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與鯉魚、鯽魚、大黃魚、帶魚、鯿魚、對蝦和龍蝦等相比,營養價值名列前茅,是老人、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肝炎、貧血患者的理想食物,也是因病引起的營養不良、病後體虛、手術後恢復期的良好補品。

  泥鰍的食用方法

  泥鰍的做法有很多種,家庭中最簡單又有營養的做法有以下三種:

  生薑泥鰍湯

  將泥鰍放在水中,摘少許植物油在水中,使泥鰍吐出泥土。換水洗去黏液,剖腹去內臟,控幹水分,加清水兩碗,煮沸後改中火煮,湯汁濃縮到一半時,用鹽、吠情調味即可。泥鰍湯湯計鮮香,肉質鮮嫩。

  泥鰍豆腐煲

  將豆腐切成4小塊;除去泥鰍的肋及內臟並清洗乾淨。將泥鰍略煎一下,放入砂鍋;再把豆腐、薑絲入鍋,加入適量清水,以小火煮20分鐘,再放入蔥花、鹽,稍煮一下即成。豆腐要最後放人,這樣才能保持鮮嫩。可經常與枸杞子結合燉補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一般清洗泥鰍可以取適量活泥鰍放入清水中,滴入幾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汙水,換人清水,待它排去腸內泥水異物後洗淨備用。

  泥鰍魚湯

  把活的泥鰍放在碗裡並把鹽和南瓜衝放在一起蓋好蓋。3分後,以帶鹽的南瓜葉柔後漂—漂。在鍋裡放香油炒後倒肉湯熬,並倒在篩子上用木勺杆揉搓,使肉掉在下面,骨頭和皮留在上面。在場裡衝清醬、辣椒醬或大醬調味,並放胡椒粉和生薑。放綠豆芽、蘸菜、蔥,再加佐料的牛肉重熬。[5]

  泥鰍的市場前景

  泥鰍具有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在國內,中國人民一直以來都將泥鰍視為滋補強身的佳品,市場需求年年攀升,市場價格穩中有升。在國際市場上,泥鰍更是暢銷緊俏的水產品,是中國傳統的外貿出口商品,在日本、韓國和中國港澳臺地區尤其受歡迎。在日本,泥鰍的價格甚至高於鰻鱺,還經常供不應求。據市場調查顯示:從1995 年至今,小泥鰍連續10 年走俏市場。國內市場需求量每年為10萬~15萬噸,但市場僅能供應5萬~6 萬噸,缺口很大,拉動市場價格連年攀升。1995年全國市場批發價平均為5~7 元/千克,2002 年上漲至15~18千克。近兩年,有些市場批發價格甚至上升至32 元/千克。與此同時,國際市場對中國泥鰍需求熱度也逐年升溫,訂單連年增加,尤其是日本、韓國需求段較大。連雲港口岸僅2006 年2 月份一個月就出口泥鰍542 噸,貨值97 萬美元,分別比2005 年同期增長了193 %和239 %。據不完全統計,日本、韓國對泥鰍的年需求量在10 萬噸左右,中國已無大貨可供。香港、澳門市場也頻頻向內地要貨,且數量較大。因此,許多部門和專家在預測未來幾年最有前途的水產品時,都將泥鰍養殖作為熱門物件之一。

  有了市場銷路,發展養殖就有了動力。尤其是由於市場需求量增大,人們加大了捕撈天然泥鰍的力度,再加上農藥及工業“三廢”等的汙染,使得天然泥鰍資源急劇減少,僅靠捕撈早就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於是,人工養殖泥鰍開始在各地發展起來。中國的泥鰍繁育和養殖起步較晚,1985 年隨著泥鰍人工繁殖技術的進一步完善,泥鰍養殖業才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在中國南方的一些地方如江蘇、浙江、廣東、湖南等省進行的苗種繁育和養殖推廣工作,成效顯著。泥鰍人工繁殖的苗種可以和四大家魚的苗種一樣批量供應,池塘養殖成鰍,每667 平方米產量可高達1 000 多千克,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

  從養殖角度來看,泥鰍病害少,繁殖簡單,運輸方便,而且泥鰍能用腸呼吸,耐低氧,食性雜,幾乎什麼動、植物食料都能吃,飼料來源廣,最有利於養殖的是由於能耐低氧,泥鰍的適應力特別強,幾乎能在各種容器和水域中養殖,像木箱、水缸、水桶、土池、水泥池、稻田、蓮田、荸薺田等,甚至排水溝中也能養。而且,養殖泥鰍成本低,市場價格高,所以經濟效益顯著。稻田養殖,既可收稻穀又可產泥鰍,一舉兩得,每667 平方米稻田可產泥鰍50~100 千克,增加產值1 000 元以上;池塘養殖,每667 平方米可產泥鰍1000 多千克,產值至少10000 元,除去苗種成本、飼料成本、水電、防治疾病藥物成本等,每667 平方米可獲純利6000~7000 元;網箱養殖,普通8 平方米網箱,可產泥鰍1000 千克左右,產值也要過萬元,由於網箱養殖成本較高,純利潤能達5 000 元左右.

  事實證明,泥鰍養殖有廣闊的市場為依託,有成熟的技術為保證,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幫助養殖者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