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哪些認識誤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會得糖尿病,那麼糖尿病有什麼認識的誤區?現在就由小編來跟你講一講糖尿病的相關認識誤區吧!

  糖尿病的認識誤區

  1、糖尿病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事實上,糖尿病最終致人死亡的可能性要高出乳腺癌和艾滋病。

  2、吃糖太多引發糖尿病。迄今為止,沒有任何科學證據表明,吃糖多會得糖尿病。糖尿病的發生原因極為複雜,涉及遺傳、感染、基因變異、環境、飲食等因素,至今未被醫學界完整清晰地闡明。因此,不可將糖尿病與吃糖太多簡單地畫等號。

  3、肥胖引發糖尿病。體重指數***BMI***超過25只是引發糖尿病的諸多危險因素之一。有很多體重超重的人身體完全健康,一些體重正常的人卻得了糖尿病。

  4、患上糖尿病就意味著飲食要異於常人。其實,不論健康人還是糖友,都需要健康的飲食,即選擇低脂、營養全面、熱量適中的食品。

  5、一診斷糖尿病就要打胰島素。1型糖友的確需要這樣治療,大部分2型糖友只需通過合理飲食、規律的鍛鍊和口服藥就能控制。

  6、只有成人才會得糖尿病。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以1型居多。如今,他們患上2型糖尿病的可能也增加了。預防措施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少看電視、多參加體育運動、少吃垃圾食品等。

  糖尿病的分類

  1、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type1diabetes***和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和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和其他特殊型別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發生於青少年,其胰島素分泌缺乏,必須依賴胰島素治療維持生命。

  2、2型糖尿病多見於30歲以後中、老年人,其胰島素的分泌量並不低甚至還偏高,病因主要是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即胰島素抵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是源於細胞的胰島素抵抗,不過其胰島素抵抗是由於妊娠期婦女分泌的激素***荷爾蒙***所導致的。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在分娩後自愈。

  3、胰島素是人體胰腺β細胞分泌的身體內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的作用發生了抵抗。

  4、研究發現胰島素抵抗普遍存在於2型糖尿病中,幾乎佔90%以上,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發病主要因素之一。

  5、1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後的5年內很少有慢性併發症的出現,相反,2型糖尿病患者在確診之前就已經有慢性併發症發生。據統計,有50%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已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慢性併發症,有些患者是因為併發症才發現患糖尿病的。

  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方法

  1、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控制蛋白質、脂肪、糖分的攝入。有些人擔心多吃脂肪會引發高血壓、動脈硬化,而相應的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這恰恰為糖尿病的發生提供了調節。

  2、要增加活動量。運動能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加機體的抗病能力,抑制肥胖,減輕體重,改善脂肪代謝,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好運轉。

  3、要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冷靜對待,妥善處置,切忌情緒急躁、煩惱不安。

  4、要定期檢查身體,進行血糖,尿糖檢測,發現糖耐量減低時,要積極加強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