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曲張早期症狀介紹

  靜脈曲張是一種易得而又比較難治的疾病,並且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那麼下肢靜脈曲張早期症狀都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下肢靜脈曲張早期症狀

  1、靜脈血管高於面板表面:導致血管高於面板表面的原因跟靜脈血管迂曲有關。血管突出面板表面,像蚯蚓一樣,彎彎曲曲,疙疙瘩瘩。下肢靜脈曲張會逐步造成下肢水腫、小腿面板顏色變黑、淤積性皮炎、靜脈血栓疼痛,甚至潰瘍。

  2、部痠痛和瘙癢:靜脈曲張患者站立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出現腿部痠痛和瘙癢。患者會出現小腿面板癢、腿部腫脹、痠痛、疲勞、腿部有沉重感等症狀。而站立可見小腿靜脈隆起,如果把腳抬高就會比較舒服。

  3、腿部有水腫:靜脈曲張引起的水腫主要出現在腳踝足背,站立之後水腫尤為嚴重。嚴重的靜脈曲張患者小腿下段亦可有輕度水腫。大量的淤血使區域性面板變黑或呈黑褐色,面板粗燥,靜脈曲張的症狀主要為下肢腫脹明顯,區域性特痛,可形成潰瘍,反覆發作,久治不愈。

  靜脈曲張的危害

  1、影響美觀。得了下肢靜脈曲張,會在腿部出現明顯的、較為粗壯的血管,呈蚯蚓狀或者團狀,影響美觀。尤其女性夏季無法穿裙子、短褲等。

  2、水腫。由於下肢的血液淤積,會在患肢出現比較明顯的水腫,在運動後或者晚上時,水腫加重。常伴有溼疹產生,引起面板瘙癢。

  3、腿部疲勞感。血液長期淤積於腿部可導致下肢出現酸脹、沉重感,患者容易感到疲勞,上樓、走路較為困難;嚴重時還會出現疼痛、麻木等感覺,影響行動。患者面板變紅、變黑,發硬等。

  4、潰瘍。患肢面板由於瘙癢容易被抓破,形成破潰,破潰後形成壞疽、潰瘍等,難以治癒,容易反覆發作。

  靜脈曲張的預防

  靜脈曲張可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措施來預防發生。

  1、快步走。快步走可有效預防或改善靜脈曲張的發生,因為在快速步行時,小腿肌肉的節律性收縮,可以起類似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血迴流到心臟。當長時站立或坐位時,小腿肌肉缺乏收縮,則容易造成靜脈血淤滯。 因此,行走是有利於靜脈迴流,避免靜脈曲張的。

  2、忌蹺二郎腿,多按摩。蹺二郎腿會阻礙下肢的血液迴流,長期坐位時,應避免蹺二郎腿,並多做腿部按摩,方法為:兩手分別放在小腿兩側,由踝部向膝關節,揉搓小腿肌肉幫助靜脈血迴流。另外,平時不應盤腿而坐,不宜穿高跟鞋或過緊的鞋子,這樣會影響血液迴圈。

  3、穿醫用彈力襪。穿上醫用彈力襪後,可使腿部的面板表面產生一種保護力,促使曲張的靜脈不再向外膨脹,同時對下肢靜脈壓產生壓力梯度,促進靜脈血的迴流,達到預防及治療靜脈曲張的目的。“穿彈力襪能促進下肢血液迴流,既有治療的作用,也有預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