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亞健康出現亞健康怎麼辦

  “亞健康”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由前蘇聯專家Benkman提出。由於我國經濟和社會等因素,關於亞健康的研究比西方起步略晚,直到90年代中期,才有部分學者提出亞健康狀態這個概念,什麼是亞健康 有什麼症狀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什麼是亞健康,歡迎閱讀。

  什麼是亞健康

  亞健康是指機體雖無明顯疾病,但會有種種不適的感覺,是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功能低下的狀態。

  亞健康狀態是20世紀後國際醫學界的醫學新視角。最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蘇聯學者N.布赫曼通過相關研究發現,生活中有許多人存在著一種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間狀態,並把這種介於疾病和健康的中間狀態稱為“第三狀態”。

  國內學者王育學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亞健康”這個詞彙,並初步定義為:介於健康和疾病的中間狀態,在相當高水平的醫療機構經系統檢查和單項檢查,未發現有疾病,而病人確實感覺到了軀體和心理上的種種不適,這種情況,稱其為“亞健康”。

  2001年8月,在青島召開的“第8屆亞健康學術研討會”上,亞健康的英文名被修正為“SUB-HEALTH***SH***”,此後在社會上被各領域人們廣泛應用。

  近年來,我一直致力於亞健康的研究,並於2007年6月出版了國內第一部亞健康學專著《亞健康學》。在該書中,我們將亞健康定義為“亞健康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低質狀態,表現為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的症狀,但不符合現有疾病分類中的疾病診斷標準。”

  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亞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遊離***移***狀態”、“灰色狀態”等的稱謂。

  細究之,亞健康是個大概念,包含著前後銜接的幾個階段:其中,與健康緊緊相鄰的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它常以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定等為主症,但是這些失調容易恢復,恢復了則與健康人並無不同。它約佔人群的25%~28%。

  這種失調若持續發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此時,已呈現出發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潛伏著向某病發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處於這類狀態的超過1/3,且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比較錯綜,可為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包括前述的各種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覆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專家將其錯綜的表現歸納為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從臨床檢測來看,城市裡的這類群體比較集中地表現為三高一低傾向,即存在著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過10%的人介於潛臨床和疾病之間的,可稱作“前臨床”狀態,指已經有了病變,但症狀還不明顯或還沒引起足夠重視,或未求診斷,或即便醫生作了檢查,一時尚未查出。嚴格地說,最後一類已不屬於亞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狀態,只是有待於明確診斷而已。因此,扣除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亞健康者約佔人口的60%。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準者也不過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確診為患病,屬於不健康狀態的也佔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麼它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於健康與有病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

  亞健康有什麼症狀

  1、心病不安,驚悸少眠,主要表現為心慌氣短,胸悶氣短,心煩意亂,惶惶無措,夜寐不安,多夢紛紜。

  2、汗出津津,經常感冒:經常出汗,盜汗,出虛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發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發紅,舌苔厚膩,口苦,咽乾,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滯,目圍灰暗:面色無華,憔悴、雙目周圍,特別上眼下灰暗發青。

  5、四肢發脹,目下眼袋:有些中老年婦女,晨起或勞累後足踝及小腿腫脹,下眼皮腫脹,下垂。

  6、指甲成像,變化異常:中醫認為,人體驅幹四肢,臟腑經絡,氣血體能資訊層疊融會在指甲成象上稱為甲象。如指甲出現卷如蔥管,相似蒜頭,月痕不齊,峰突凹殘,甲面白點等,均為甲像異常,病位或在臟腑或累及經絡。

  7、潮前胸脹,乳生結節:婦女在月經到來前兩三天,四肢發脹,胸部脹滿,胸協串痛,婦科檢查,乳房常有硬結應結預特別重視。

  8、口吐粘物,呃逆脹滿:常有胸腹脹滿大便粘滯不暢,肛門溼熱之感,食生冷乾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適,口中粘滯不爽。

  9、體溫異常,倦怠無力:下午體溫常常在37~38度左右,手心熱,口乾,全身倦怠無力,應到醫院檢查是否有結核等。

  10、 視力模糊,頭脹頭痛:平時視力正常,突感視力下將***非眼鏡度數不適***,且伴有目脹,頭疼,此是千萬不可大意。

  出現亞健康怎麼辦

  飲食治療。

  現代人的壓力,一般是指心理壓力。當承受強大心理壓力時,身體會消耗比平時多9倍的SOD,所以,要儘可能多地攝取富含SOD的食物,如清炒芹菜、韭菜、菠菜等。水果中,藍莓被稱為“水果皇后”,可以多吃一些,另外,蘋果中的SOD含量也比較高。工作壓力大的人,每天早晚服用一粒“奧谷生命SOD含片”,也許更直接、更有效。

  體育鍛煉。

  由於網路高速發展,宅在家裡足不出戶的人是越來越多,遠離陽光和新鮮空氣的人很容易精神萎靡不振,處於憂鬱煩悶狀態。即使不想出去轉轉也得在家找個陽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太陽,做做運動,最好能到遠離喧鬧的城市的郊外進行。

  調節心態。

  好的心態能讓你在任何環境裡輕鬆生存,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為一些小結而煩惱,還要有承受壓力的心理準備,學會釋放壓力,這樣才能在這個社會上很好的生存下去,這也是改善亞健康的有效方法。

  培養興趣。

  有了愛好你的生活才會充實,這樣你才不會覺得無聊,興趣愛好還能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並且對一些心理疾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讓亞健康轉化為健康。

  注意事項:亞健康離我們並不太遠,但是以上關於亞健康如何調理的介紹,其實亞健康一點也不可怕,只要你及時進行調理,不要放任自流,就能讓亞健康轉為健康。

  亞健康如何調理

  亞健康可以用飲食調理:

  亞健康表現之心病不安,驚悸少眠:多吃含鈣、磷的食物。含鈣多的飲食如大豆、牛奶***包括酸奶***、鮮橙、牡蠣;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土豆、禽蛋類。 亞健康表現之神經敏感:適吃蒸魚,但要加點綠葉蔬菜。吃前先躺下休息一會,鬆弛緊張的情緒;也可以喝少量紅葡萄酒,幫助腸胃蠕動。

  亞健康表現之頭脹頭疼:嚼些花生、杏仁、腰果、核桃仁等乾果,因為它們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鈣、鐵以及植物性脂肪。

  亞健康表現之眼睛疲勞:可在午餐時食用鰻魚,因為鰻魚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另外,吃韭菜炒豬肝也有效。

  亞健康表現之倦怠無力:吃堅果,就是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香榧更好。它們對健腦、增強記憶力有很好的效果。

  亞健康表現之心理壓力過大:儘可能多攝取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美國花柳菜***、菠菜、嫩油菜、芝麻、水果***柑、橘、橙、草莓、芒果***等。

  亞健康表現之脾氣不好:吃牛奶、酸奶、乳酪等乳製品以及小魚乾等,都含有極其豐富的鈣質,有助於消除火氣;吃芫荽,能消除內火。

  亞健康表現之記憶不好,丟三落四:應補充維生素C及維生素A,增加飲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數量,少吃肉類等酸性食物。富含維生素C及A的食物主要有:辣椒***新鮮的,綠色和紅色都行***、魚乾、竹筍、胡蘿蔔、牛奶、紅棗、田螺、捲心菜等,綠茶中也含有維生素A,每天喝一杯***加水2次***對改善記憶力也很有好處。

  亞健康可用“茶”調理:

  一般的西藥都有很大的副作用,醫生也不會組合其他藥物來實現整體作用與協同作用,所以西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的原因就在於此。

  古方紫葡茶:傳承古老茶療養生之精髓,融合現代工藝,採用各種天然草本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蘊含山藥、芡實、黃精、阿膠、枸杞等,對免疫力低下,身體機能減退,亞健康等人群飲用。經常飲用紫葡茶,具有提高抗疲勞、提高免疫力、提高睡眠程度、提高腎氣的作用。

  針對亞健康的食物:

  失眠煩躁健忘時:多吃含鈣、磷的食物。含鈣多的飲食如大豆、鮮橙;含磷多的如菠菜、栗子、葡萄、土豆。

  精疲力盡時:嚼些花生、杏仁、腰果、核桃仁等乾果,因為它們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鈣、鐵以及植物性脂肪。

  大腦疲勞時:吃堅果,就是吃花生、瓜子、核桃、松子、榛子,香榧更好***浙江特產***。它們對健腦、增強記憶力有很好的效果。

  心理壓力過大時:儘可能多攝取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青花***美國花柳菜***、菠菜、嫩油菜、水果***柑、橘、橙、草梅、芒果***等。

  記憶不好,丟三落四時:應補充維生素C及維生素A,增加飲食中的蔬菜、水果的數量,少吃肉類等酸性食物。富含維生素C及A的食物主要有:辣椒***新鮮的,綠色和紅色都行***、竹筍、胡蘿蔔、紅棗、捲心菜等,綠茶中也含有維生素A,每天喝一杯***加水2次***對改善記憶力也很有好處。

  提示:當一個人處於亞健康狀態時,往往會有多種表現,所以在食物選擇時,可選2~3類,互相搭配,則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