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白血病的早期症狀

  白血病是嚴重威脅小兒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那麼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將對做出詳細的介紹。

  

  1、有發熱

  急性白血病的首發症狀多為發熱,可表現為弛張熱、稽留熱、間歇熱或不規則熱,體溫在37.5~40℃或更高。時有冷感。白血病的早期症狀還有出血,這是白血病的常見症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尤以鼻腔、口腔、牙齦、皮下、眼底常見,也可有顱內、內耳及內臟出血。

  2、有貧血

  貧血是一個隱蔽緩慢的病變過程,不太容易引起家長們的警惕,但是,來勢凶猛的出血症狀勢必引起家長們的惶恐。在白血病患兒的整個病程中,幾乎所有患兒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出血。40%~70%的患兒起病時就有出血。出血的部位以面板和黏膜最多見,常常表現為面板出血點或淤斑、鼻血、牙齦出血、口腔舌頭血泡等,年齡較大的女孩還可表現為月經過多。病情嚴重的患兒可發生內臟出血,如出現嘔血、咳血痰、解黑色大便、血尿等,有的甚至因眼底出血導致視力減退和失明,極少數患兒因蛛網膜下腔出血而突然死亡。出血的發生,與白血病細胞侵佔正常骨髓,造成血小板質和量的異常有關。出血。白血病以出血為早期表現者近40%。出血可發生在全身各個部位,常見於面板不明原因的瘀斑、口腔、鼻腔、牙齦出血等,嚴重者內臟、顱內出血,也往往是造成患兒的死因。

  3、出血

  大部分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以面板黏膜出血最為常見,如:鼻出血、牙齦出血、紫癜等。輕者僅見四肢末梢出血點、輕微鼻出血;重者可見面板廣泛出血或內臟出血,如:面板大片瘀斑、腦出血、尿血等,特別是呼吸、消化道、顱內等內臟出血非常危險常可致命。通常AML較ALL出血為重,尤其是M3的治療初期易併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致命。血小板的質和量的改變是出血的重要因素,肝臟受浸潤後Ⅰ、Ⅱ、Ⅴ因子生成不足、毛細血管受損後通透性增加均可加重出血情況。

  兒童白血病是怎麼引起的

  1、引起兒童白血病有病毒的原因

  早已證實C型RNA腫瘤病毒或稱逆轉錄病毒是哺乳類動物如小鼠、貓、牛、綿羊和靈長類動物自發性白血病的病因。這種病毒能通過內生的逆轉錄酶按照RNA順序合成DNA的複製品,即前病毒,當其插入宿主的染色體DNA中後可誘發惡變。

  2、引起兒童白血病有輻射的原因

  包括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國內外多數專家認為,電磁輻射是造成兒童白血病的原因之一。有證據顯示,各種電離輻射可引起白血病,白血病的發生取決於人體吸收輻射的劑量,整個身體或部分軀體受到中等劑量或大劑量輻射後都可誘發白血病。小劑量輻射能否引起白血病仍不確定。專家建議,應儘量不讓兒童近距離接觸各種家電及電子產品,如微波爐、電視、烤箱及手機等,孕期婦女應儘量避免接觸放射線,如到醫院看病應避免進行X線檢查和CT檢查。

  3、引起兒童白血病有遺傳因素的原因

  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佔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比期望值30倍。某些染色體有畸變、斷裂的遺傳性疾患常伴有較高的白血病發病率,如Down綜合徵、先天性血管擴張紅斑症***Bloom綜合徵***和Fanconi貧血等。但白血病不是遺傳性疾病。

  兒童白血病怎麼治療

  1、兒童白血病的中醫藥治療

  從大量的臨床實踐看,中醫藥在治療白血病方面效果明顯。

  2、兒童白血病的免疫治療

  白血病雖行長時間的鞏固強化治療,但體內仍殘留一定數量的白血病細胞,用化療不能達到將其徹底消滅的目的,依靠人體的免疫可能消滅這些殘留的白血病細胞。近年來,免疫治療已逐漸被臨床應用,常用的藥物有BCG、TF、IFN等。

  3、兒童白血病的化學療法

  化學療法把抗癌藥物注入肌肉、靜脈、腦脊液或口服。這些藥物進入血液迴圈,到達人體各個部位,從而使化療對白血病這樣已擴散的癌症能起作用。白血病治療時要使用幾種抗癌藥物。某些白血病細胞發生基因變化,能抵抗化療。多藥耐藥***MDR***基因的轉變使白血病細胞把某些化療藥物從細胞內排到細胞外,使得細胞內積聚的藥物劑量不足以殺死癌細胞。這種基因在治療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AML***和T細胞白血病時尤顯重要。

  4、兒童白血病的骨髓移植治療

  骨髓移植是從20世紀年代末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醫療技術。是指把骨髓細胞從一個人體內移植到另一個人體內。根據其骨髓來源的不同,分為異基因骨髓移植和自體骨髓移植。由於受到移植患者的病情、移植物的質量、患者年齡、預處理方案的制定等因素的影響,骨髓移植的治癒率並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