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護理的注意事項如何護理

  新生兒需要父母們做好護理,但是新手父母們對於新生兒的護理是一點都不清楚的,新生兒護理有什麼要注意的事項呢?新生兒護理的注意事項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

  新生兒時期護理的注意事項

  隨著寶寶降生後的第一聲啼哭,“啼哭”便是寶寶在尚未具備說話能力前表達需要的本能。通過各種哭聲,父母可以獲得寶寶所要表達的意思。一般情況下,寶寶本能的啼哭是生理需求引起的,哭聲通常較為洪亮、時間短暫,表明寶寶充滿活力,而這樣的哭聲要表達的意思可能是飢餓、口渴、尿布溼了、太冷、太熱等不舒適情況發生,一旦滿足寶寶的需求後哭聲自然就會停止。此外,也可能是寶寶尋求父母愛撫的一種表現,此時媽媽可不用立即抱起寶寶,採取輕輕的搖動愛撫寶寶,並與寶寶交談等方式,也可使寶寶安靜下來。

  如果寶寶的啼哭持續的時間很長,或哭無規律、時哭時止,哭聲細弱或有間歇性喘不過氣,伴有發熱時,此時給寶寶餵奶或進行各種愛撫都無效,寶寶可能患病了,如腹脹、鼻塞、中耳炎、奶癬、鵝口瘡、紅臀溼疹等。若寶寶患破傷風,哭聲表現為壓抑、低悶,牙關緊閉,且面帶苦笑容;若寶寶出現肺部疾病,表現為哭鬧呈呻吟狀,哭聲低且短,並有喘息聲;若心臟疾病,寶寶哭聲往往急促而呈單聲,憋氣緊迫狀,伴有面部口脣青紫等症狀;若咽喉部疾病,寶寶的哭聲呈嘶啞狀,或伴有吸氣困難,喉間有喘鳴音等;若寶寶一陣陣地啼哭,哭聲忽高忽低、時起時伏,哭聲尖而細,同時有嘔吐、便祕或腹瀉等;若寶寶缺鈣的啼哭往往表現為煩躁不安,這些都是病理性的啼哭,須及時就醫。

  寶寶出生後洗澡也是個較棘手的問題,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稍不注意就可能使寶寶著涼。給寶寶洗澡室溫通常保持在23~26℃,洗澡水的溫度一般在37~38℃為宜,可用手腕內側測試洗澡水的溫度,手腕感覺不涼不熱的水溫比較合適。

  洗澡之前要準備好乾淨的包布、衣服、尿布、洗澡巾等,以免洗澡完畢手忙腳亂地現抓,使寶寶著涼。在給寶寶洗澡時,要將寶寶仰臥位放在澡盆中,用一手托住寶寶的頭部,用拇指和中指護住寶寶的兩個耳朵,以免水進入寶寶的耳朵,引起中耳炎。在寶寶的臍帶未脫落之前,洗澡時儘量避免浸溼臍部。

  寶寶的臍帶是在母體時期與母親胎盤連線的一條紐帶,母體靠胎盤供給寶寶發育所需的營養,出生後寶寶的臍帶被結紮,被結紮的殘端就變成棕白色,逐漸的乾枯、變細併成黑色。一般在3~7天內殘端會脫落,幾天後創面就可完全癒合,所以在臍帶未脫落前一定要護理好寶寶的臍部,防止臍炎發生。斷臍時和斷臍後都要嚴格消毒,否則細菌侵入可造成破傷風、敗血症。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生24小時後,應開啟包紮的紗布,不再包裹臍部,以促進臍帶殘端乾燥和脫落,每日保持清潔臍部1~2次,勤換尿布以免寶寶的二便汙染到臍部,如果發現臍部根部出現化膿性分泌物且局部發紅,應即刻就醫。

  如何給新生兒洗澡

  新生兒期生長髮育快,面板薄嫩,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上乳汁、汗液、大小便的汙染,故要重視面板的清潔,每天都要洗澡一次,夏天可以洗2-3次。洗澡時間可以選在吃奶前,這樣可以避免變換體位引起吐奶。室溫要求25-28度,洗澡前關好門窗,避免對流風,準備好柔軟的乾毛巾和換洗的衣服、尿布及包單。要有新生兒專用的澡盆,每次使用前都要清洗澡盆,先加冷水,後加熱水,以免忙亂中燙傷嬰兒,水溫保持在37.5-40度之間比較合適。肥皂宜選用對面板刺激性小的嬰兒皁。

  洗澡的順序是先洗頭面部,將嬰兒用布包好後把身體託在前臂上置於腋下,用手托住頭,手的拇指和中指放在嬰兒耳朵的前緣,以免洗澡水流入耳道。用清水輕洗面部,由內向外擦洗。頭髮可用嬰兒皁清洗,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乾淨。洗完頭面部後,臍帶已經脫落的新生兒可以撤去包布,將身體轉過來, 用手和前臂托住新生兒的頭部和背部,把嬰兒身體放入水中,注意頭頸部分不要浸入到水裡,以免洗澡水嗆***鼻。清洗時由上向下,重點清洗頸部、腋下、肘窩和腹股溝等處。女嬰的外陰部因受母親內分泌的影響,有時可有白色的分泌物,應用毛巾從前向後清洗,男嬰應輕輕翻開包皮清洗。如有胎脂可用植物油輕輕擦掉。洗完腹面再洗背面 ,用手托住嬰兒的胸部和頭,由上到下清洗背部,重點洗肛周和膕窩。洗畢立即用幹浴巾包裹,然後在面板皺褶處塗少許爽身粉。

  洗澡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有無膿皰病或其他面板損傷,重點觀察頸下、腋下、腹股溝和臀部,並及時處理。臍帶未脫落或剛脫落,傷口未癒合時,不要將臍部浸入水中,可將上身與下身分開洗,洗後用70%酒精擦拭臍窩。洗完澡後應該給嬰兒包裹嚴一些,半小時內儘量不要開啟包單,因為洗澡後新生兒體表水分蒸發會帶走大量熱能,應加強保暖。

  新生兒護理的注意事項的人還:

1.新生兒日常護理注意事項

2.新生兒護理需要注意什麼

3.新生兒如何正確護理

4.如何照顧新生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