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時突然抖了一下是怎麼回事

  晚上睡覺,睡著睡著,感覺突然抖一下,然後就驚醒了,這種現象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寶寶睡覺的時候也會突然抖一下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睡覺之後抖動呢?關於這個問題,小編收集了相關資訊與寶媽您分享:

身體抖動的原因

  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但是多數人對這件事是不以為然的。可是你知道睡覺抖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嗎?

  告訴你真相——這叫肌抽躍,睡覺狀態下忽然的抖動是神經系統發現你忽然陷入睡眠,呼吸頻率降低的幅度太大,大腦會認為身體快要死亡了,所以它會發送一個脈衝使身體覺醒,想試試你是不是死了。

  您的好友“神經系統”對您傳送了一個“視窗抖動”。趕緊動一動,向你的神經系統報告,你還活著呢!

  首先來了解一下生理性肌抽躍,這一型肌抽躍是正常生理的表現,而不是疾病所引起的,例如打嗝、睡眠中肌抽躍 、疲勞或緊張時出現的肌抽躍屬之。

  肌抽躍是一種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動,由於速度很快,因此常常呈現出的是類似觸電一樣的動作。

  這個動作一般都是無法控制的,當入睡後,大腦誤判斷認為要從高地墜落下去。大腦本能的反應會瞬間緊繃肌肉以獲取平衡,身體會產生劇烈晃動。所以夢中才會出現突然一腳踩空的感覺。

  入睡抽動有時被稱作睡驚,它是你在睡覺時突然抖一下的科學術語。這種無意識的肌肉顫搐,會在你進入夢鄉時,出現於手臂、腿、甚至是全身。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大約70%的人在睡夢中抖過。

  因此,偶爾“肌抽躍”是正常生理現象。

  肌抽躍次數過多、幅度過大則要小心了。一般人都是偶發的,一晚上不會超過四五次,動作幅度也不會太大。但也要注意,如果頻繁肌抽躍,就可能是某種疾病造成的。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我們四肢主要是受大腦皮層的控制,當進入睡眠狀態時,大腦皮層就會抑制四肢肌肉的活動,但是這個時候肌肉神經會有一些自發的運動,加上睡眠狀態時,人體內的血液迴圈較慢,小小的肌肉神經運動會表現得更加明顯。

  2,睡覺時沒有進入深度睡眠,容易驚醒或發抖,這和睡眠質量有關係,也可能是在生長期的孩子容易發生的狀況,如果不是在生長期就是普通的睡眠問題,但是也不排除是缺鈣導致的肌肉抽搐,偶爾發生沒有關係,如果頻繁發作就該去醫院諮詢一下,吃一些安神和補鈣的藥物。

  3、考慮可能與缺鈣和勞累有關係的,建議注意休息,適當補充鈣。

  模模糊糊快要睡著,但是還沒睡著的時候,經常會全身忽然抖一下,有時候還會有一種幻覺,像是在高處突然踩空,掉下去要死掉一樣,然後就被嚇醒了。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睡覺時身體抖動呢?其實是病理性和生理性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病理原因

  ▶ 缺鈣引起的夜間驚厥;

  ▶ 神經衰弱引起的反射;

  ▶ 腸道寄生蟲引起了毒性反映;

  ▶ 迴圈系統病變引起的肢體缺氧,從而引發的抽搐。

  生理原因

  ▶睡眠時植物神經反射;

  ▶深度睡眠夢境引發的肢體反射你說在肢體抽搐時會醒,是因為人體自我保護意識控制的。

  想要防止肌抽躍怎麼辦?

  1、減少喝咖啡的次數;

  2、在白天就做完工作,不要熬夜;

  3、控制壓力水平和睡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