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時不時抖一下是怎麼回事

  其實,晚上睡覺的時候身體突然抖動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那寶寶睡覺時不時抖一下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寶寶時不時抖一下的原因,希望對您有用。

  寶寶時不時抖一下的原因

  因為嬰兒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成熟。

  所以你會發現孩子在聲響、開燈、吹風、吃奶、冷熱刺激等情況下,出現全身“激靈”手和下巴短暫發抖。此時媽媽們不用太過著急擔心,是正常的現象。

  孩子和成人神經結構有部分區別。

  人類的孩子由於有一個發達的大腦,因此頭顱/身體比相對也比其他生物更大。所以這種背景條件下,如果孩子大腦完全成熟再出生,會非常的困難。

  因此進化的過程中,為了孩子能順利出生,只能在大腦不成熟的狀態下脫離媽媽的身體,出生以後孩子大腦需要繼續發育。

  寶寶在發育大腦的同時,神經纖維正在悄悄成長。

  出生後大腦發育的同時,神經纖維也在不斷增長,與其它的神經細胞進行連線建立神經通路,完成機體對外界刺激反應的資訊傳導。

  期間需要完成神經系統髓鞘化,這裡你可以理解為給電路銅線包上了外衣。孩子出生時神經系統髓鞘化即完成50%,到3歲繼續完成達到80%。

  嬰兒發抖的原因,也就來源來此。

  在嬰幼兒時期由於神經系統髓鞘化形成不全,當外界的刺激作用於神經而傳入大腦時,因無髓鞘的隔離,興奮即可傳於鄰近的纖維,在大腦皮層內不能形成一個明確的興奮灶。

  同時刺激在無髓鞘的神經纖維傳到也比較慢,所以小嬰兒對於外來的刺激反應比較慢而且泛化,小兒就出現了全身抖動。

  異常需要去醫院的情況。

  如果小嬰兒在清醒的時候沒有受到任何刺激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全身抖動,就需要你注意了。

  因為維生素D缺乏、低血糖或顱腦損傷也會出現這種行為表現,如果出生孩子有相關病史,應該儘早醫院就診。

  寶寶時不時抖一下怎麼辦

  因為這時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驚跳和抖動是正常現象。可以用棉布將寶寶包裹起來,使寶寶睡得更安穩。應給寶寶服用維生素D,每天400單位,有利於神經系統穩定。母奶中缺乏維生素D,所以必須要另外補充。如果是配方奶餵養,可以計算進食配方奶量中維生素D的含量,如不足,應服用維生素D製劑補充。如果驚跳和抖動過多,應找兒科醫生檢查。

  睡覺突然抖一下的原因

  它是一種特殊的神經活動

  對於第一種假說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神經活動。人從清醒到睡眠需要經歷一系列的從清醒到睡眠狀

  態的切換,在這個切換過程中,網狀啟用系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肌肉在入睡時也會發生狀態的切換,如果切換時網狀啟用系統不慎“走火”,就會刺激神經引發抽搐。

  它是人體大腦工作中的小故障

  最近的研究結果更傾向於支援第二種觀點,入睡抽動可能是來源於皮層下的活動,入睡時,全身的肌肉開始放鬆,因為缺失一個反饋訊號,導致大腦誤以為這種肌肉放鬆是身體下落的危險資訊,因而調動運動系統以保護自己,從而產生肌肉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