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乳牙生長順序是怎樣的

  寶寶在長牙期間媽媽們要注意一些乳牙的保健知識,這樣能更好保護孩子的牙齒,那?怎麼做好乳牙的保健?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寶寶乳牙生長時間及順序

  有句俗諺提到「七坐八爬九長牙」,寶寶的第一顆乳齒大多約在六至九個月中長出,至一歲半時差不多已長十六顆;約至兩歲半時,會長齊後面四顆第二乳臼齒,乳牙一共是二十顆。

  寶寶乳牙的長出順序為:下顎兩顆會先冒出,再來是門牙旁邊的兩顆側門牙,然後是上顎正中門牙、側門牙,接著就是第一乳臼齒及乳犬齒;通常都會先長下排牙齒,再長出上排牙齒,並且會左右兩側同時長出。

  寶寶長牙前會流口水嗎

  牙齦紅腫是乳齒撐開牙肉的正常過程,有些寶寶甚至因為旁邊牙肉比較薄會破裂,因而清潔時會有點流血是正常的,牙肉需要調適恢復,爸媽不需太擔心。在口腔期時,不用特別去阻止寶寶咬東西,這個時期的寶寶是用口腔去認識周圍的世界,爸媽只要維持周圍環境跟物品的清潔即可。

  長牙時,寶寶也特別會想咬含異物,爸爸媽媽可能會買磨牙棒或固齒器給寶寶用,其實有時候我們也可以用天然的食物,例如:將番石榴、蘋果切塊,讓寶寶啃咬,順便品嚐水果的滋味。

  寶寶長牙前會發燒嗎

  寶寶長牙時會有不適感,長牙的壓力也會刺激唾液而讓口水變多、情緒起伏大,突然不吃喜歡的食物或偏好某些食物。過去認為長牙一定會發燒,但這並不是絕對的,通常是因為長牙時期睡眠品質會變差、或是不想吃東西,導致營養攝取不夠,使寶寶的抵抗力變差,若此時身體本身就有病毒潛伏,就會容易發燒。

  若寶寶在長牙期間發燒時間較長,而且超過三十八度,可以帶寶寶至兒童牙科就診,確定有無牙齒感染、發炎的症狀,及長牙的情況。若無這些感染風險,就需要再看小兒科確定是否有其他病因。

  乳牙間隔很大有影響嗎

  寶寶若乳牙間隔較大是沒關係的,恆牙比乳牙大顆,縫隙大表示替換成恆齒時,空間較足夠。相對來說,若乳齒比較密,恆齒排列有問題的可能性也就

  比較高。一般狀況下,寶寶三歲前乳齒排列會比較密集,四五歲開始準備換牙時,牙齒開始會有縫隙。

  寶寶乳牙的護理方法

  一、及早清潔乳牙,改用杯子喝奶

  幼小的寶寶無法獨立進行乳牙保健,媽媽可用紗布沾一點含氟漱口水***沾溼即可***幫寶寶清潔、擦拭乳牙,或使用指套***市面上有販賣,上面呈顆粒狀***進行清潔。一歲以後,大約15個月開始,可使用兒童牙刷幫寶寶刷牙。

  孩子一歲以後就引導戒除奶瓶改用杯子喝奶,避免邊喝邊睡,每次喝奶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以內。

  二、使用溝隙封填劑,減少蛀牙機會

  許多孩子的牙齒上面有凹凸不平的溝隙,尤其是咬合面,很難用牙刷清潔,而這些縫隙容易滋生蛀牙,可讓兒童牙科專科醫生使用溝隙封填劑***一種透明或有色樹脂***把溝隙填平,便於清潔,減少蛀牙的機會。

  三、喝母乳也要做好乳牙保健

  許多家長會有這樣的誤區,喝母乳不容易感染細菌,實際上喝母乳的寶寶邊吸奶邊睡覺一樣很容易有蛀牙,而忽視孩子乳牙保健。

  總結孩子長第一顆乳牙,也就意味著乳牙進入了保健期,家長在做好以上的保健措施的同時,最好給牙醫生檢查,及時發現蛀牙,並給予潔牙、塗氟,做好補救措施。在孩子一、兩歲時要及時戒除奶瓶和奶嘴以避免嘴巴翹、牙齒咬合差,甚至嘴巴閉不起來等問題,阻止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