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經常熬夜的危害

  經常熬夜會給身體帶來許多不良的影響,使機體不能正常運轉。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學習。

  

  1.經常疲勞,免疫力下降:人經常熬夜造成的後遺症,最嚴重的就是疲勞、精神不振;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感冒、胃腸感染、過敏等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都會出現。

  2.頭痛:熬夜的隔天,上班或上課時經常會頭痛腦脹、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會出現頭痛的現象,長期熬夜、失眠對記憶力也有無形的損傷。

  3.黑眼圈、眼袋:夜晚是人體的生理休息時間,該休息而沒有休息,就會因為過度疲勞,造成眼睛周圍的血液迴圈不良,引起黑眼圈、眼袋或是白眼球佈滿血絲。

  4.面板乾燥、長黑斑和青春痘: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3時是美容時間,也是人體的經脈執行到膽、肝的時段。這兩個器官如果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面板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長黑斑和青春痘等問題。對於習慣早睡的人來說,最遲也要在凌晨1時的養肝時間進入熟睡期。

  5.更糟糕的是,長期熬夜會慢慢地出現失眠、健忘、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及精神症狀。

  規律生活不熬夜

  7點整:鬧鈴一響就起床。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研究中心臨床專家查德·羅奧弗博士表示,失眠者最大的錯誤就是早上賴床,以保證8小時睡眠。其實,早上睡懶覺容易推遲生物鐘,使晚上更難入睡,造成惡性迴圈。建議即使晚上睡得很晚,早上也要按時起床,然後通過午睡來補充睡眠。

  7點10分:到窗邊站一會兒。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睡眠與迴圈神經生物學研究中心專家邁克爾·格蘭德納博士表示,早晨的陽光有助於身體校準生物鐘。建議起床後,將窗戶開啟,在窗邊享受一下陽光,清爽的空氣還會使人瞬間精神。冬天太陽升起的較晚,早上不妨將房間燈全部開啟,以彌補陽光的不足。

  7點半:聞聞咖啡香。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醫學研究中心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教授艾莉森·西伯恩博士表示,咖啡因有助於提神醒腦。韓國研究發現,不愛喝咖啡的人,聞咖啡香氣也可提高警覺度。

  7點45分:喝杯水,吃早餐。早晨醒來後喝一杯水,可提高警覺度,消除疲勞感。醒後1小時左右吃早餐***最好是燕麥片加點葡萄乾***可提高能量,讓腦子更好使。

  10點整:喝杯咖啡。需要提醒的是,愛喝咖啡者每天可攝入400毫克咖啡因,切勿超過500毫克,否則容易導致緊張和易怒。從下午開始,就最好不要再喝咖啡了,否則容易影響夜間睡眠。

  12點整:午睡半小時。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醫學研究中心醫學主管克萊特·庫什達博士表示,中午30分鐘的小睡可以彌補夜間缺失的1小時睡眠,改善警覺度、行動能力和情緒。

  12點半:吃清淡午餐。感覺身體疲勞時,不宜大量進食午餐,最好以清淡為主,否則容易導致餐後昏昏欲睡的感覺。

  15點:散步10分鐘。格蘭德納博士表示,很多人感覺此時是一天中體能的低谷。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羅伯特·薩耶博士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此時散步10分鐘可提高身體能量,至少能保持兩小時渾身有勁,其效果比吃一塊糖更好。

  16點:做做深呼吸。感覺疲勞時,深呼吸有助於緩解壓力,還能促進肺部排出濁氣,增加肺活量和血液攜氧量,加快血液迴圈。

  17點半:下班儘量別開車。美國斯坦福大學睡眠醫學研究中心睡眠專家拉斐爾·佩拉尤博士表示,對疲勞、睡眠不足的人而言,這個時間開車危險最大。由於缺少睡眠,開車走的又是熟路,大腦很容易處於“關閉”模式,導致車禍危險大大增加。

  20點至22點:少看電視。睡覺前2小時,通常身體會再次興奮,這時應該儘量放鬆,不要接觸過於刺激的電視節目、遊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