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報告

  目前狀況普遍下降問題作為國家的重要性問題,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不僅成為了社會大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也成為體育學術界研究的前沿性問題。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一、調查背景

  進入21世紀:隨著人們物資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特別是在飲食與身體鍛鍊方面,並沒有一個健康、合理的飲食規律和鍛鍊計劃。因而導致了許多方面的疾病。因此我對海師大學的一些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以便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和身體鍛鍊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一、調查方法

  我對我校在校大學生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因為我們都是大學生,和我一樣,能對我提出的問題如實的回答。本次調查採用的是隨機抽樣法。發出問卷100份,收回96份,有效率96%。調查問卷從餐廳,宿舍,體育場出發,瞭解大學生飲食結構與體育鍛煉所存在的問題,從而反映出大學生飲食結構與鍛鍊的不合理。

  二、調查結果

  據問卷調查顯示,65.68%的中國大學生“感到運動不足”,7.57%的大學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學生不懂得飲食要葷素搭配。很多大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很有生活規律,一旦考上大學,生活反倒沒了章法。熬夜、飲食不規律、長時間上網的人不在少數。考試前或考研前,大批學生天天泡圖書館,甚至連吃飯都可以免,這造成不少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頸椎病。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有不吃早餐、不喝牛奶、挑食等不健康生活習慣,比例分別佔7.57%、19.69%和10.95%。在閒暇生活中,大學生將體育健身排在文化娛樂、上圖書館之後,經常從事體育健身的學生僅佔19.12%,還有65.68%的大學生“感到運動不足”,健康知識容易被忽略。究其原因,調查顯示,缺乏健康知識是一個重要原因,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隱形殺手”。因為健康知識是體育運動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它,學生才能調節自己的生活規律,更科學地生活、學習、運動。掌握健康知識是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這方面知識,不願運動的人才會知道運動的好處,才能促使他們去運動;喜歡運動的人才能更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專案。

  早期健康教育缺失使大學生存在?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渙忌?釹骯擼?從吵鑫夜?哐Ю?巳憾越】抵?兜惱莆粘潭熱勻黃?汀S型?Х從炒笱?年,我只聽過一次健康教育講座,發現沒什麼意思,去的同學也不多。

  健康教育水平待提高。教師的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匱乏,也是影響健康教育課教學質量的原因之一。

  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發育指標在持續增長,而體能素質卻在持續下降,如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也持續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一倍。眼睛近視比例大學生甚至高達83%,也就是說,現在的10個大學生中,還找不到兩個視力良好的人。目前,大部分孩子體質狀況可以總結為4個字:“軟、硬、笨、暈”。軟:肌肉軟,硬:關節硬,笨:長期不活動造成動作不協調,暈:前庭耳蝸神經暈。就最後一項來說,現今體育課很少老師教倒立,孩子的前庭耳蝸神經得不到鍛鍊和開發,長大後,直接的後果就是可能暈車、暈船、暈飛機。

  忙應試迷網路是誘因,造成這些現象有兩大誘因:一是校方、家長過度重視應試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學率,很多學校越到高年級,體育課時間安排就越少,有也常改成自習,長此以往,學生體能不斷下降。二是學生平時忙於應付學習,到了業餘時間又因覺累,不願進行體育鍛煉,而多沉迷於電腦遊戲和網際網路,身體越發不動,久而久之,便產生肥胖和亞健康,機體抵抗力下降,極易生病。

  經濟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生活質量***如飲食營養***的好壞。經濟上感受到巨大壓力的同學,時常為各種費用的來源苦惱而無法安心學習,更沒有條件關注自己的健康。因此,經濟上的困難、學習上的壓力會加大貧困學生的心理焦慮的程度,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

  場館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物質基礎和基本保障。場地設施條件的好壞、數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和課外活動的開展。先進運動設施,為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開展創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和雄厚的物質基礎。

  課外體育具有活動內容豐富、時間安排自由、形式靈活多樣等特點,因此它比體育課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還能有效滿足學生身體全面發展的需求。

  三、結論和建議

  1 要加強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積極開展課餘體育活動。各個高校必須按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教學計劃要求開足體育課。要確保學生每天1 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鍛鍊身體。要在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中,增加耐力鍛鍊專案及有利於改善心肺功能的體育活動內容,並將其作為體育考試***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品質的培養。

  2 要增加經費投入、改善體育衛生設施。各個高校應按照規定要求,改善體育場地、配備學校體育衛生器材和設施。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強社群規劃,逐步增加社群體育設施。要加強對現有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充分發揮起其作用,社群內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要免費或以優惠價格向學生開放。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也要在假期和公休日向學生開放,使青少年兒童在假期和公休日有條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3 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公告制度,加強學生健康管理,保障學生身心健康。要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並在人、才、物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援,以保證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與調研工作的開展。要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科學地開展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在課程設定上應考慮學生所學的專業和未來職業的需要,使學生掌握與所學專業相適應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以及與未來職業特點相近的體育運動專案,進而提高從事未來職業所需的一般運動素質和特殊運動素質以及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而不應千篇一律。

  篇2

  本次我校測試學生共有1305人,其中男生654人,女生651人。總體上看學生大多處在良好和及格檔上,從樣本數的綜合評定等級人數比例來看,我校被測學生中,優秀人數36人,優秀率為20.76%,良好人數553人,良好率為42.38%,及格人數532人,及格率為40.77%,不及格率為14.10%。詳細的資料評定***祥見後表***,並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從體育保健課、課外活動和體育課程的延伸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通過這幾方面的努力,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今年我校學生的體質狀況呈現下降的趨勢。學生的許多身體素質指標明顯下降,主要表現在耐力素質小學***50米*8往反跑***,中學男1000米,女800米呈下降趨勢,肺活量指標大幅下降***具體資料見《七、八、九六年級各測試專案評價等級的人數比例統計表》***,這一情況值得人們深思和研究。為此,針對我校學生的體質狀況分析其中的原因,並提出相應的對策,對改進我們的體育教育,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探索

  所謂體質就是人們的有機體在遺傳變異和後天獲得性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特徵。它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三方面,而當前我校學生的體質測試的結果看,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通過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2.1營養過剩,胖墩增加

  據測試的資料顯示,我校學生肥胖率以達***233人***17.85%,肥胖成為威脅青少年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學校裡有那麼多的"小胖墩",究其原因,主要是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轉變,加上遺傳及營養過剩等綜合性的因素,使學生中肥胖者的數量日趨漸增。資料表中可以看到低段學生的肥胖率要高與高段的學生。因為自身機能的限制,使這些小胖墩在運動中比常人承受了更大的負荷量,稍微活動一下就氣喘吁吁,滿頭大汗,使胖墩們對運動產生了畏懼心理,減少了活動量,也導致了身體素質的下降。

  2.2 勞動減少,體能下降

  造成我校學生體能下降的原因中,現代生活方式對人們的影響佔了不容忽視的地位,過去騎自行車,現在坐汽車;人類的勞動活動大大減少,造成體能下降。再則,生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時代的相當一部分學生,仗著祖父輩及父母的寵愛,連家務的邊都摸不到,缺乏了最基本的活動內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惰性心理,而且長期的溺愛造成了不少學生嬌氣的性格,一遇到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或者不好的天氣***炎熱或寒冷***,潛意識使其產生了懼怕及抵制心理,如上種種,使之學生體質下降。

  2.3 學習負擔過重,缺乏充足的活動時間

  這類問題,主要出現在中高段學生身上。由於課業負擔的增加,使這些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化課的學習中,很少顧及自己的活動及休息時間,有時候,甚至連課間十分鐘的時間也難以保證。為了在每次考試中取得好的名次,許多班主任不顧學生的身體健康,一再要求學生多做題目,少玩耍,他們認為學生上了體育課後就沒心情再上下一節課了。也為了不被老師批評,不少學生上體育課只坐一邊看看,其他時間運動就更少了。

  2.4 學生對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出現"重主輕體"的現象

  學生對體育課的偏愛往往是出於個人興趣,相當一部分同學對體育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體育課是單純的遊戲課,為了活動而活動,不像語數等主課那樣,測驗獲得好成績就歡呼雀躍,而對體育課成績高分及滿分的追求欲不是很高,進取心不強,學生家長也看重學習成績,而對體育成績普遍不重視,導致了重視主課,輕視體育的現象。

  3 增強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的對策

  針對我校學生身體健康存在的問題,我想教育教學中可以從這麼幾個方面著手予以改進,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3.1利用網路資源,多渠道地滲透營養保健學

  在課餘時間,從書上或網路上查閱及收集一些關於學生營養保健學的資料,針對小胖墩的現象,有目的地查閱幾種有益於身心健康的食譜,列印成資料,在保健課的時候,發放到學生手中,而且在這堂課中,採取師生互動的形式來探討食物與營養的關係,通過學習,使他們瞭解不良的飲食習慣對身體的危害,並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3.2充分利用大課間活動的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

  大課間***操***活動是關於課間操改革的一項重要成果之一。受到學校場地裝置的影響,我校是本學期才開展大課間的,今年創編了一套旗語操操,使學生對課間操充滿了新鮮感,避免了做操時拖沓、疲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下一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