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健康問卷調查報告

  小學生處於心理與身體發育的特殊時期,因此,科學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小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調查方式:採用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

  一、 物件與方法

  1、調查物件:

  抽取實驗中學七、八、九年級36個班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取調查問卷的方法進行,發放試卷後,學生自主做答。用統計出的資料資料進行分類整理並分析。本次調查問卷共1080份,有效回收1073份,回收率99%。

  3、資料處理:

  全部資料採用EXCEL進行分析和統計。

  二、 調查結果由於分析

  1、 統計表

  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統計表。

  學校:實驗中學 填表人:焦翠利 20XX年9月16日

  2、 調查結果集分析

  針對調查取得的數字分析,包括如下內容: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80份,有效問卷1073份,所調查人群的健康知識知曉率為93%,形成率為90%。調查群體共回答健康知識知曉率題目10730題,答對9979題。調查群體共回答健康知識形成率題目10730題,答對9657題。在學生健康知識方面:流行性感冒的途徑傳播、飯後不益=宜馬上進行劇烈活動的原因、接種卡介苗能預防什麼疾病的健康知識薄弱。在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的調查發現:每人每天食鹽的控制量、刷牙的正確方法及次數、在街上買了水果後,你會怎麼吃這些問題中出錯的較多。導致這些健康知識、行為薄弱的原因,這些群體的基本特徵是年齡偏小,對生活常識不留心。健康知識獲取途徑主要來自家庭、及母親的教育,所以不全面。

  結論

  1、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與被調查者年級、年齡的關係是:年級越高、年齡越大,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就越高。

  2、被調查群體所代表的人群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均以達標。

  篇2

  一、調查目的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這個群體的健康與否,預示著國家的發展是否處於一個良性狀態,同時,小學生處於身心發展階段,有很大的可塑性,加強小學生的心理指導,可以儘可能的減少未來的心理疾病人數,對我們建設現代化強國,改善人口結構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未成年人的身體和心理能否健康發展,關係到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民族的前途。加強對小學生的心理指導,是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重要一環。要做好這項工作,認真進行小學生的心理情況調查,對我們分析、瞭解情況,對我們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10月5日——11月15日,我對我校店子二小四——六年級學生進行了小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對了解我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把握其心理動態,分析心理問題成因,尋找合理的教育對策提供了有益幫助。

  二、物件和方法

  ***一***物件:xx小學四——六年級學生進行調查,基本情況見表:

  調查物件問卷發收情況一覽表:

  問卷人數 回收問卷 回收率有效卷

  四年級 30 30 100%

  五年級 30 30 100%

  六年級 30 30 100%

  總數 90 90 100%

  ***二***材料與方法

  調查問卷是分別從小學生的人際關係、挫折適應、青春期心理,考試焦慮、厭學及性格等六個方面設計的問卷,共21個小題,均為簡單易行的單項選擇題,由學生按問卷各題的要求,根據自己的情況逐一實情回答。

  ***三***統計:

  以年級為單位,按實際答題人數統計各題各專案人數,以實際答卷總數作基數計算百分比。

  三、調查分析

  從調查情況看,學習上存在問題的 集中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注意力不集中、馬虎、自主性、厭學情緒等。根據統計,這一類學生達到41人***當然,這其中有交叉現象,下同***,佔49%。其次所佔比例較大的是社交障礙。在調查過程中,這類學生有2人,佔2.2%。主要反映在不會和同學、老師,家長溝通,不愛主動與他人交往。自私,以自我為主。缺乏自信也是現在學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這類人群有5人,佔5.5%,主要表現在膽子小,聲音小,不敢說話,不敢發言,不敢與老師溝通。排在後面的是個性問題15人,考試焦慮15人,挫折適應問題7人,青春期教育問題8人,情緒問題12人,感覺無助的有2人,情感缺失和適應障礙各1人。總體看,全校心理方面存在問題的佔全校的21%。

  以上的調查情況表明,就我校大多數的小學生而言,心理髮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儘管其中的各個專案間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是其絕對數字還是非常龐大的,其中所蘊含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可能會給社會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認真分析造成小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就是件刻不容緩的工作了 我們既要對這些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矯正, 同樣也要對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指導。

  四、成因分析

  造成小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社會原因、家庭原因、學校原因和各種生理原因。

  家庭原因:就家庭教育而言,它具有啟蒙性、長期性、感染性、情感性。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殘缺家庭對孩子的心理髮展是很不利的。殘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一方因離婚、死亡、出走、分居等原因使家庭成員不全的家庭,亦稱單親家庭。我國心理學者曾對我國28個省、市、自治區1564名1—5年級的小學生的情緒情感進行比較分析***其中離異家庭729名,完整家庭825名***,發現離異家庭的兒童則表現出更多的消極情感,如焦慮、冷漠、自卑、孤僻、萎縮、敵對等,並因此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及社會生活。在雙親不全的家庭中,以雙親不和對小學生有更大的影響,父母長期的分歧、爭吵、敵對會使孩子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矛盾、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及反社會行為。

  社會原因: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資訊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一些改革中產生的負面現象無聲無息地影響著小學生。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自我中心論,讀書無用論,盲目的攀比,以及那些不適宜兒童的影、視、報刊、電子遊戲及網咖,使孩子在其中迷失了方向,看到社會上的一些腐敗現象,有的學生就產生了巴結權勢,投機鑽營的不健康心理。造成兒童醜惡不分,是非不明,冷漠無情,思想複雜,缺乏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準則。

  學校原因:以往的時間裡,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為提高升學率,家庭、學校、社會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極為關注,視其為關係到一個學生將來是否有前途的首要問題。所以,教師在課內只抓智育,而課後家長又讓學生參加多種補習班,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主要表現在考試緊張、厭學、偏科,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產生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信心;家長對學生的期望值又過高,加上社會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使學生心理負擔過重,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沒有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

  五、解決措施

  學生的心理健康光靠一個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功能,改革教育方法,開闢多種溝通渠道,讓學生有傾訴的機會和場所,改變學生所有煩惱自己扛的局面,營造一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不僅如此,還要加強與兄弟學校之間的聯絡,經常交流經驗,探討心理健康教育中碰到的問題,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進步,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也可以組織學生互相聯誼,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傾訴,學會交流,取得共同的進步。

  家庭層面,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巨大。就學校、家庭、社會三維環境而言,孩子們在家庭中度過的時間有1/3之多。而且,對於心智正在發育的少年兒童來說,家庭的影響甚至超過了社會。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視。很多家長的忙碌使他們無法擔當起對孩子成長的輔導責任,甚至從來都不過問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情況。因此父母要經常看一些有關家庭教育書刊,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每天抽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跟孩子講講話,談談天,靜心聽一下孩子的心聲,和孩子一起探討分析遇到的困難,給孩子一些引導和幫助。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提升的一個非常好的途徑。

  社會層面,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普遍破除迷信思想,科學對待心理問題,使人們遠離迷信,使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得以及時的科學治療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與社會宣傳力度提高對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正確認識,來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家長和教師對心理學、心理健康知識的重視,使心理學真正早日走進人們的生活。

  學校層面,學校應建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的機構設定,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體系。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根據小學生年齡和身心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於各學科教學之中,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課程,讓心理健康教育真正進入課堂。同時建立和完善專用心理諮詢室的配置,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擺在學生良好心理行為的訓練和引導上,對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及時諮詢指導,矯正訓練。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使學生帶著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學習生活中。

  篇3

  一、調查背景和目的

  為了深入瞭解當前青春期學生成長過程對青春期成長過程中的認識和困惑,使我們能及時對進入青春期的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避免他們從其他途徑獲取不正確的資訊。目前學生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髮育已經提前到9歲左右,讓學生科學的進入和度過青春期,正確的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為此,我們對盤縣十中、十二中所有班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二、調查物件、時間和方式

  ***1***調查物件:盤縣十中、十二中全體學生

  ***2***調查時間:2014年8月31日

  ***3***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法

  三、調查問卷的內容 如下:

  親愛的同學:

  你好!這是一份青春期健康方面的調查表,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

  1、你認為青春期健康教育有必要嗎?

  A、有必要 B、沒有必要 C、可有可無

  2、面對青春期身心的變化,你感到

  A、高興 B、恐慌 C、害羞 D、平靜 E、困惑

  3、你從什麼途徑獲得青春期方面的知識?***可多選***

  A、網路電視 B、學校教育 C、書刊雜誌 D、父母家庭 E、同學朋友

  4、你希望瞭解青春期哪些方面的知識?***可多選***

  ***1***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知識

  A、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保健;

  B、男***女***身體外形的變化及其注意事項;

  C、月經及其衛生保健; D、遺精及其衛生保健;

  E、乳房發育及其衛生保健

  F、懷孕與避孕知識;

  G、青春痘的護理;

  H、性傳播疾病及預防;

  I、人流方面的知識

  J、其它:

  ***2***青春期心理方面的知識

  A、青春期心理髮展特點;

  B、性心理困惑;

  C、青春期異性交往;

  D、早戀及失戀心理輔導;

  E、性侵犯及其自我保護;

  F、性道德

  G、其它:

  5、你希望通過什麼方式獲得青春期方面的知識?

  A、課堂教學 B、諮詢活動 C、專家講座 D、實踐活動

  四、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課堂問卷的方式,我們對盤縣十中、十二中學生進行了調查問卷的發放和回收工作,其中發放問卷2616份,收回有效問卷2435份。現就問卷進行簡單的分析:

  1、你認為青春期健康教育有必要嗎?

  、可有可無

  認為青春期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6%的學生不敢正視或逃避談論這一話題,總體上來講女生比男生更關注青春期健康問題,雖然學校也對學生進行過健康教育,但是沒有納入教學常規,更沒有提上日程,以後會重視這方面的教育。

  2、面對青春期身心的變化,你感到

  E、困惑

  時,可能是年齡和知識面的緣故,大部分學生都能坦然面對,他們的心情比較平靜,而對自己身體變化不接受,少數學生會出現恐慌、困惑等不良的反映。所以,我們面對這些身體變化要積極地面對,坦然接受。學校應該對健康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引導學生科學地看待青春期階段自己身心變化時正常的,幫助他們愉快的過渡青春期。

  3、你從什麼途徑獲得青春期方面的知識?***可多選***

  A、網路電視 B、學校教育 C、書刊雜誌 D、父母家庭 E、同學朋友

  B、C和D的選項所佔的比例較大,這說明了朋友的影響、學校和家庭對孩子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網路、電視、書刊雜誌。因此,社會、家庭、學校要把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尤其是網路、電視、書刊雜誌的某些廣告語言、圖片、視訊等對學生的青春期健康成長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4、你希望瞭解青春期哪些方面的知識?***可多選***

  ***1***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知識

  A、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保健;

  B、男***女***身體外形的變化及其注意事項;

  C、月經及其衛生保健;

  D、遺精及其衛生保健;

  E、乳房發育及其衛生保健

  F、懷孕與避孕知識;

  G、青春痘的護理;

  H、性傳播疾病及預防;

  I、人流方面的知識

  從表中資料分析:G選項比例偏高,說明中學生最困惑和最煩惱的是青春痘的護理,可見青春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其次是中學生關心的是男***女***身體外形的變化及其注意事項、部分女生缺乏月經及其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部分男生對男生殖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其保健有好奇心,但是缺乏瞭解。

  ***2***青春期心理方面的知識

  A、青春期心理髮展特點;

  B、性心理困惑;

  C、青春期異性交往;

  D、早戀及失戀心理輔導;

  E、性侵犯及其自我保護;

  F、性道德

  這一方面知識是完全不清楚的,心理學老師可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了解,班主任可在課堂上找出相關的資料,讓孩子更深刻地瞭解青春期心理髮展的特點;其次女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性心理存在一定的困惑;還有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很好的和異性交往,老師可以在教學教學中開展一些活動,培養與異性交往的能力和告訴學生與異性交往的禮儀及注意事項,比如:男士要有紳士風度,女士要有淑女形象,男性要謙讓女性等等;目前來看,大部分家長的文化素質欠缺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家長對學生的青春期的變化不重視,不關注孩子的青春期身心的變化對心理帶來的影響和不理解,尤其是性教育,有的家長談性色變。

  5、你希望通過什麼方式獲得青春期方面的知識?

  A、課堂教學 B、諮詢活動 C、專家講座 D、實踐活時間去了解青春期方面的知識,也有部分學生想通過諮詢活動來獲取青春期的知識,這些學生把青春期的健康教育作為自己的隱私,不願談論;極少數學生想通過實踐活動獲取青春期的知識。

  五、結論

  我校開展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學生問卷調查是非常有必要的,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是必須的,符合教育學原理。從調查中可發現,學生的性健康知識缺乏,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年齡提前,讓學生科學、愉快的度過青春期,正確的面對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變化,青春期健康教育必不可少;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發育的特點,開展適合他們年齡特徵的青春期健康教育內容,滿足他們生理、心理健康成長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