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邊吃飯邊玩怎麼辦

  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第1招:適時增添輔食

  從寶寶4個月起,隨著月齡的增加,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種到多種、由軟到硬、由細到粗的原則,逐步新增輔食,增強寶寶的咀嚼和消化能力。

  需注意的是:寶寶1歲以內時不應該在他的輔食裡放鹽,因為可能會傷害他的腎。寶寶在頭6個月每天需要的鹽不到1克,通常從母乳或配方奶裡就能獲得。在7~12個月之間,寶寶需要的鹽會稍微增加到1克左右。1~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鹽也不到2克***相當於每天0.8克的鈉***。

  第2招:不亂吃零食

  你一定要了解嬰幼兒營養知識,不能寶寶想吃什麼零食就買給他,要讓他知道可樂雖然好喝,但是會長胖;果汁很好喝,但是會阻礙食慾,也容易生蛀牙。

  第3招:制訂家庭規則

  規定吃飯的時間是多長,時間到了,立即收碗筷;吃飯以外的時間不能吃其他主食;飯前1小時內不允許吃零食。把這些家庭規則告訴寶寶,並且你也認真遵守。例如,時間到了,寶寶還沒有吃完,你不要管他,讓他學著承擔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後果。

  第4招:你要以身作則

  寶寶長大後形成的毛病,幾乎都是在很小的時候養成的,因此要從小注意培養寶寶的飲食習慣。從一出生,你餵奶時就要保持安靜,關掉電視,不要邊聊天邊餵奶。等到新增輔食了,寶寶吃東西時,也請關掉電視,不要給他玩具,不要在吃飯時跟他聊天。當然,你吃飯時也要關掉電視,好好坐在餐桌上就餐。

  第5招:用餐時保持心情愉悅

  儘量避免在飯桌上斥責寶寶,以免破壞進餐情緒;不要勉強寶寶吃太燙的食物;更不要把寶寶一個人留在餐桌前吃飯。即使不能守在他身邊,也儘量讓寶寶有個“伴”,如給他一個洋娃娃或卡通動物玩具代替你的角色。

  提醒媽咪哦!吃飯時不要分散寶貝的注意力。

  寶貝吃飯時,家人不要走來走去或吵吵鬧鬧,也儘量不要開電視,以免引起寶貝興奮和注意力轉移。吃飯時也不要將玩具等物品放置在寶貝夠得著的地方,否則,寶貝能隨手拿到玩具,注意力容易分散。

  第6招:巧妙利用寶貝特有的心理

  逆反心理有奇效。愛邊吃邊玩的寶貝,多半是小腦袋靈活的“叛逆寶貝”,特別喜歡與父母對著幹,越是讓他坐著吃飯,他越要走來走去,動這摸那。媽咪可以利用這種逆反心理,有意地說:“今天的飯真好吃,你要看電視就別吃嘍。”這時,寶貝一定會很快坐下來大口大口地吃。

  寶貝喜歡錶揚和獎勵。“寶貝今天吃得真快!”“寶貝肯定能在20分鐘內吃完,加油!”這些口頭表揚對寶貝是很有用的,媽咪不妨試試。如果寶貝能堅持按時吃飯,媽咪還可以給些小獎勵。

  提醒媽咪哦!把寶貝用餐的表現登在表上

  比如,在餐桌前貼一張表,如果寶貝吃飯不到處跑就在表上畫一個五角星,20分鐘之內吃完飯再貼個小紅花,待積攢夠一定數量就可以得到喜愛的玩具。讓寶貝明白其中的含義,體驗到好好吃飯帶來的喜悅,逐漸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寶寶吃邊玩4大危害

  1、影響消化吸收

  正常情況下,人體在進餐期間血液會聚集到胃部,以加強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寶寶邊吃邊玩就會使得一部分血液被分配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從而減少了胃部的血流量,這必然會妨礙對食物的充分消化,使得消化機能減弱,導致寶寶食慾不振。

  2、導致厭食

  寶寶吃幾口飯就玩一陣子,必然延長了進餐的時間,飯菜變涼,容易被汙染,也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加重厭食情緒。如果飲食營養長期跟不上,將導致寶寶身材矮小孱弱。

  3、容易發生意外傷害

  寶貝玩的時候嘴裡含著食物,很容易發生食物誤入氣管的情況,輕者出現劇烈的嗆咳,重者可能導致窒息。對於會走會跑的寶貝,邊吃邊玩就更危險,寶貝叼著小勺跑來跑去時如果摔倒,小勺可能會刺傷寶貝的口腔或咽喉。

  4、養成做事不專心的毛病

  邊吃邊玩會使寶寶從小養成做什麼事都不專心、不認真、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拖拉等壞習慣,長大後對待學習也不專心,上課不能安心聽講,不能及時完成作業。

  孩子吃飯坐不住、磨蹭的原因

  1、看動畫片

  大多數家庭的吃飯時間就是動畫片節目開始的時候,這種誘惑寶寶很難抵擋,他們往往吃上一口就往客廳裡趕。

  2、喜歡跑來跑去

  孩子在幼兒園被“束縛”了一天,一回到家後就喜歡亂竄,有時只是無目的無目標地晃悠。吃飯?任飯菜都涼了,他也不來看上一眼。

  3、想玩玩具

  在某段時間,孩子可能對某個玩具特別著迷,例如奧特曼或是火車俠,幼兒園裡不能帶去,就回家後捧著玩,吃飯時也不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