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是搖頭怎麼回事

,為什麼會這樣,要怎麼治療?
  一、佝僂病
  小兒缺鈣,實際上主要是缺乏維生素D,也叫佝僂病。小兒缺鈣通出現神經、骨骼和肌肉3方面的表現。輕微缺鈣或者缺鈣的早期,主要表現出精神神經方面的症狀,如煩躁磨人,不聽話愛哭鬧,脾氣怪;睡眠不安寧,如不易入睡、夜驚、早醒,醒後哭鬧;出汗多,與氣候無關,即天氣不熱,穿衣不多,不該出汗時也出汗;因為汗多而頭癢,所以小兒躺著時喜歡搖頭磨頭,時間久了,後腦勺處的頭髮被磨光了,形成枕禿。這些現象或多或少都存在時,才考慮缺鈣。如果僅有出汗一條,就不能診斷是缺鈣。嚴重缺鈣時,精神神經症狀加重,會出現抽風,同時還會出現骨骼及肌肉的表現,如囟門閉合遲,出牙遲,會站走時間遲,還會出現雞胸駝背、羅圈腿、肌肉鬆軟無力等等。缺鈣對人的危害不僅如此,還會影響智力以及引起免疫力、抵抗力下降、致使小兒容易感冒、發燒、拉肚子。
  1.一般治療
  堅持母乳餵養,及時新增含維生素D較多的食品***肝、蛋黃等***,多到戶外活動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機會。激期階段勿使患兒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2.補充維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維生素D,持續1個月後,改為預防量。激期口服,連服1個月後改為預防量。若不能堅持口服或患有腹瀉病者,可肌注維生素D,大劑量突擊療法,1個月後改預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鈣劑4~5天,以免發生醫源性低鈣驚厥。
  3.補充鈣劑
  維生素D治療期間應同時服用鈣劑。
  4.矯形療法
  採取主動和被動運動,矯正骨骼畸形。輕度骨骼畸形在治療後或在生長過程中自行矯正,應加強體格鍛鍊,可作些主動或被動運動的方法矯正,例如俯臥撐或擴胸動作使胸部擴張,糾正輕度雞胸及肋外翻。嚴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術矯正,4歲後可考慮手術矯形。
  二、缺鈣的現象
  構建人體生命活動中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然而人體鈣質的流失可以出現人體生長髮育的各個時期,會對機體造成不同層度的不良影響。嬰幼兒可因偏食、挑食或者身體消化吸收功能不良的原因導致缺鈣,通常表現為常常出現不明原因的哭泣,睡覺不踏實容易驚醒,並且比其他孩子相比牙齒萌出的也相對較晚,並且更容易出汗。如果是較小的嬰兒,可出現囟門閉合時間延遲,前額高突,神情呆漠,動作以及語言發育都會落後於同齡人。如果嬰幼兒時期出現嚴重的缺鈣,甚至可能引起雞胸駝背、出現O型腿等情況。
  1.藥補要抓好時機 不可將鈣劑與植物性食物或油脂類食物同吃,因為植物性食物如蔬菜大多含有草酸鹽、碳酸鹽、磷酸鹽等鹽類,可與鈣質結合而妨礙鈣的吸收。而油脂分解之後生成脂肪酸,同樣可與鈣結合而不易被腸道吸收,而且最好將補鈣安排在兩次餵奶之間進行,不要與奶同食。
  2.食補必須選對食物 無論是鈣的含量還是鈣的被吸收率,奶類是最佳來源,母乳最優,其次是配方奶,再後是鮮奶。除了奶類,魚、蛋、豆類、綠葉蔬菜等也值得推薦。
  3.無論食補或是藥補,都要設法促進鈣的吸收 俗話說:一個朋友三個幫。鈣也是這樣,當它隨食物被寶寶吃進以後,尚需要多種因素來促進機體對其的吸收與利用,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如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等。
  4.減少鈣流失 有些寶寶鈣補了不少,也比較注重增加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C的攝取,結果仍然缺鈣,那就得反思一下食物的搭配是否科學,很可能是某些不當的食物成分增加了鈣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