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長牙會有什麼症狀

  嬰兒長牙的時候由於乳牙的萌發,口腔內部會出現一些發癢或發痛的症狀,會讓寶寶身體出現很多不良的表現。那麼嬰兒長牙會有哪些症狀呢?下面就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嬰兒長牙的症狀

  1、疼痛:你的寶寶可能表現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跡象。

  2、暴躁:牙齒帶來的不適會讓寶寶脾氣暴躁和愛哭鬧,在出牙前一兩天尤其明顯。

  3、臉頰發紅:你可能留意到寶寶的臉頰上出現了紅色的斑點。

  4、流口水:出牙時產生的過多唾液會讓寶寶經常流口水。

  5、牙齦腫脹:檢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齦上是否有點紅腫或腫脹。

  6、睡不安穩:寶寶可能會在半夜醒來,並且看起來煩躁不安,儘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穩。

  7、體溫升高:出牙能使體溫稍稍升高,所以寶寶可能會覺得比平時熱一點。

  乳牙萌出的時間和順序

  1、中切牙:下頜6個月;上頜7個半月。

  2、側切牙:下頜7個月;上頜9個月。

  3、第一乳磨牙:下頜12個月;上頜14個月。

  4、犬牙:下頜16個月;上頜18個月。

  5、第二乳磨牙:下頜20個月;上頜2歲。

  有的孩子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並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嬰兒長牙期的護理方法

  1、做好衛生護理

  給寶寶圍上圍嘴,防止口水弄髒衣服。父母要經常為寶寶擦去嘴邊的口水,並經常用溫水洗淨,擦上潤膚露,不要讓口水淹壞了寶寶下巴的面板。

  2、給寶寶準備磨牙食品

  當寶寶產生出牙不適感而喜歡啃咬東西時,媽媽可以準備一些專為出牙寶寶設計的磨牙餅乾,還可以親自制作一些手指粗細的胡蘿蔔條或西芹條,讓寶寶啃咬,以緩解不適。

  3、按摩寶寶牙齦

  媽媽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溼潤的紗布巾幫寶寶按摩牙齦,也可以將牙膠冰鎮後給寶寶磨牙用。這樣做除了能幫助寶寶緩解出牙時的不適外,還能促進乳牙的萌出。

  嬰兒長牙期的飲食方法

  1、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萌出,從此寶寶就脫離沒有牙齒的行列。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試著給予寶寶一些半固態的食物,比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體驗由水狀飲食到糊狀飲食的過度。

  2、4顆牙期

  大概8~12 個月之時,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此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發的高,在這個時期媽媽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泥、肉末、西紅柿、豆腐等等。家長在這個時期,要有意識的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寶寶練習咀嚼。

  3、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寶寶在這個時期開始慢慢地適應固體的食物,腸胃的消化機能也漸趨成熟。媽媽在這個時期可以給予寶寶固體的食物,比如水蒸蛋,蔬菜之類的。

  4、8~12顆牙期

  大概在13~19 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這個時期可以減少液狀食物的攝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軟飯、麵包、蔬菜、肉片等。

  5、12~20顆牙期

  在此後的第16到20個月期間,寶寶的20顆乳牙逐漸長齊,完成了乳牙系列的全部萌出過程,這個時期寶寶不但可以自己吞嚥食物,而且攝食的技巧也漸趨完美,媽媽可以給予普通稍偏軟的食物,如米飯、麵條、大豆等等。

  嬰兒長牙期的注意事項

  1、緩解長牙疼痛的最佳方法:給你的寶寶一些冷硬的東西咀嚼。硬的東西能產生一種反壓力提供給寶寶些許安慰,緩解痛感;冷的感感以使牙齦麻木。如,可以給他一些餅乾、饅頭片之類的食物,讓他去咬。這便是我們常說的“磨牙”,能促進七齒萌出。

  2、設法抻供一些冷藏的水***注意不要冷凍過的***讓寶寶含在嘴裡,市場上賣的牙膠具備此項功能;或者可以用冷的溼毛巾敷在寶寶腮邊。

  3、一些藥物如撲熱息痛,可以緩解頑固的疼痛,但是由於牙痛經常很快消失,所以最好不要給寶寶用藥。即使要用,也要先諮詢醫生。

  4、這個時候,隨著嬰兒抓握能力的加強,父母應該時刻注意讓他的這種把一切物品都塞到嘴裡的慾望,因為這意味著種種潛在的危險,諸如電線芯子、傢俱裝置、藥品等,都應該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