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各種疾病的對策

  兒童過敏性疾病發生率為41%,也就是說,每兩或三個兒童裡,就有一個“過敏”寶寶。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生病期間儘量多喝白開水。不要強迫嬰兒吃東西。 除了醫生所開的藥物外,不要亂用藥。室內保持空氣清新,要經常開窗通風。室溫維持在21到25度左右。 溼度適宜,55%-65%左右。喂藥可用推藥器,按時按量,謹遵醫囑。

  新生兒常見問題及緊急情況處理:

  1、發熱: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致,新生兒應慎用退熱藥物,高熱易引起驚厥。

  發熱的新生兒應多休息、多喝水、穿衣蓋被適當。

  發熱38℃以上需物理降溫、溫水浴、退熱貼、減少衣物。

  38℃以上應去醫院診治。

  物理降溫時,可給嬰兒進行擦浴降溫,在25-27℃的房間內進行。用38℃溫水擦手臂、前胸、腹、腿每個部位12次後、用乾毛巾擦乾,5-6分鐘內完成,可降體溫1-2℃。

  2、咳嗽:是新生兒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表現。觀察新生兒咳嗽的具體情況:是刺激性咳嗽還是乾咳、有無痰,痰色,是否伴喘,有無呼吸困難 以及其它症狀***發熱、 咳嗽、 腹瀉***,新生兒精神狀況等。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鞏膜、面板、黏膜、體液和其他組織被染成黃色的現象。

  黃疸分類:

  生理性&病理性

  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面板、眼結膜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比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重。

  足月兒一般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患兒一般情況良好,食慾正常,沒有其他不適表現。

  以前認為不需要治療,針對目前提倡優生優育,塔高人口質量,特別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提早開奶,加速胎便排出

  飢餓、缺氧、便祕、脫水、酸中毒、頭顱血腫等可加重生理性黃疸,應給予治療。

  新生兒常見疾病及護理

  1、肺炎

  肺炎是由細菌、病毒或化學刺激物所引起的一種肺部炎症。肺炎的已知原因超過五十種,它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發生在寶寶、幼兒和老年人身上時情況最嚴重。肺炎的症狀有多種,但以下幾種要特別留意,包括髮燒、咳嗽、痰內可能有血或血絲、呼吸急促、疲倦、畏寒、胸腔疼痛等。

  ♦防治&護理方法:

  1、假如你的寶寶出現肺炎症狀,在他睡覺時使用涼霧增溼機增加空氣內的溼度。

  2、除非醫生指示,否則別使用咳嗽藥。

  3、如果有痰產生的話,你可不想要用藥物來壓制咳嗽,因為咳痰能幫助身體去除肺部的分泌物。

  2、硬腫症

  新生兒硬腫症是指在新生兒時期,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面板和皮下脂肪變硬,伴有水腫、低溫等臨床症狀。

  ♦防治&護理方法:

  1、最好在醫院治療。患硬腫症的寶寶最好在醫院治療,護理寶寶時,首先要恢復體溫,使寶寶體溫不低於35℃,病情較輕的寶寶,可放置於26-28℃的室溫中,用已烘熱的棉被、衣服和尿布,外接60℃熱水袋,使其逐漸回溫。

  2、確保能量供給。當寶寶體溫恢復後,需要補充足夠的能量。當寶寶體溫恢復至34℃以上時,可開始餵奶,吸吮能力弱寶寶,可用滴管餵奶或者鼻飼。吸吮能力增加後用小孔乳頭試喂,沒有青紫發憋的情況可以逐漸增加奶量。不能吃奶的寶寶應該從靜脈給予營養液。

  3、定期翻身。寶寶因硬腫,肢體活動受限,所以媽媽要給寶寶勤翻身,以防止區域性壓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