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精吃多了會有什麼危害

  雞精是生活中常用到的調味品,很多人認為雞精比味精健康很多,所以肆無忌憚的用雞精來調味,其實,雞精吃多了對人體有害,那麼,雞精吃多了到底會有什麼危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雞精吃多了的危害,希望能幫到你。

  危害

  雞精不是從雞身上提取的,它是在味精的基礎上加入助鮮的核苷酸製成的!總的來說,味精和雞精實際上是同一類東西,只是雞精的味道要豐富一些罷了。

  雞精吃多了會怎麼樣?從衛生角度講,雞精對人體是有害的,在烹調時,如果加入過多雞精,則會導致人體在短時間內攝取過量的穀氨酸鈉,超過機體代謝能力,直接危害人體健康,重則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當味精攝入過多時,過多的抑制性神經遞質還會抑制人體的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妨礙骨骼發育,對兒童的影響尤為顯著。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幼小的小老鼠、小雞受味精的傷害最嚴重,會破壞腦神經和視神經。

  當食用味精過多,超過機體的代謝能力時,還會導致血液中谷氨酸含量增高,限制人體對鈣、鎂、銅等必需礦物質的利用。尤其是穀氨酸可以與血液中的鋅結合,生成不能被利用的穀氨酸鋅被排出體外,導致人體缺鋅。鋅是嬰幼兒身體和智力發育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嬰幼兒和正在哺乳期的母親應禁食或少食味精。

  味精吃多了,常常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味精中含有鈉,因為味精不鹹,所以很容易食用過量而察覺不到。60歲以上的人對鈉的攝入尤為敏感,所以,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壓、腎病、水腫等疾病的人尤其應該少吃味精。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有***心臟或者免疫系統疾病或面板病,肝病***患者做飯決不能放雞精。

  注意事項

  1、雞精中含有10%左右的鹽,所以食物在加雞精前加鹽要適量。若使用雞精,用鹽量減少一半。最好挑選純度較高的普通味精,含鹽量較少。

  2、雞精含核苷酸,它的代謝產物就是尿酸,所以患痛風者應適量減少對其的攝入。

  3、雞精溶解性較味精差,如在湯水中使用時,應先經溶解後再使用,只有這樣才能被味覺細胞更好地感知。做肉菜或雞蛋時不要加雞精或味精。

  與味精的對比

  雞精的主要原料之一是穀氨酸鈉,穀氨酸鈉就是味精。雞精的名字容易讓人誤以為它是從雞肉或雞湯中提取的,其實並非如此。絕大多數雞精中並不含有任何雞肉的成分,更不是從雞湯中提取的。它通常是在穀氨酸鈉***味精***的基礎上,再新增少量核苷酸、香精等具有鮮味的物質,與味精的成分相差不超過10%。所以,認為雞精比味精更安全、更健康的說法是沒有道理的。

  與味精相比,雞精的優勢是鮮味更復雜,口感更豐富,非常適合燉菜等;味精的鮮味則非常單一,適合用於烹調魚類或涼拌菜餚等。當然,人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好和習慣來選擇用雞精還是味精,或者兩者都不用。

  另外,認為味精有害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國際權威食品新增劑機構早就得出味精無害的結論。現在的味精通常以玉米等糧食為原料,通過發酵或生物工程技術製取,其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鈉是食鹽的組分之一,穀氨酸則是人體所需的一種氨基酸。“吃味精會掉頭髮”“兒童吃味精長不高”“吃味精易痴呆”等各種關於味精有害的傳言都是沒有根據的。

  當然,不論雞精還是味精,畢竟都是食品新增劑,合理應用、不要過多新增才是明智的做法。二者都含有一定量的“鈉”,過量攝入對控制血壓不利,且新增較多時,餐後會有口渴、口乾的感覺。一般認為,菜餚中味精的新增量為0.2%左右***500克菜餚加1克味精***為宜,雞精的用量與此相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