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健康飲食的小常識

  健康的飲食習慣對小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學生的飲食治療,讓大家瞭解一下具體內容,下面看看都有哪些吧!

  篇一

  小學生飲食注意要點

  ***1***膳食要多樣化,量要充足且平衡合理。根據季節及市場供應情況,做到主副食粗細搭配,葷素、乾溼適宜,多供給乳類和豆製品,保證鈣的供應充足。

  ***2***適當安排餐次,除三餐外應增加一次點心。三餐能量分配可為早餐20%~25%,午餐35%,點心10%~15%,晚餐30%。早餐必須豐富質優,既要吃飽也應吃好。如早餐營養供給不足,小學生常在第二節課後出現飢餓感,影響聽課的注意力。一般宜供給一定量的幹食,如麵包、蛋糕、包子之類食物,最好能吃一定量的葷食***50克~100克***,如1個雞蛋、1瓶牛奶或豆漿,肉鬆、火腿、醬肉等,還可增加課間點心1次,以供給充分的營養素和能量,利於腦力活動。午餐也應充分重視,學校或家庭如能為孩子提供質量好的午餐,對提高孩子身體素質有很大作用。晚餐一般在家進餐,雙職工家庭往往晚餐最豐盛,但從營養觀點看,晚餐不宜油膩過重、吃得過飽,否則會影響睡眠、休息,晚飯後最好不再進食。

  ***3***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食前便後應洗手,瓜果應用清水沖洗淨後再吃。養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好習慣。

  篇二

  1、注意營養平衡。在日常飲食中要吃各種糧食、水果、蔬菜、魚肉、蛋、奶等,不要偏食

  2、多吃豆製品。豆類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營養價值很高,既便宜,又容易消化。

  3、講究食品加工方法。加工食品時掌握好火候和方法,儘量減少維生素的損失。

  4、變換食品花色品種,增加孩子食慾。

  5、愉快進食。進餐時做到思想集中,精神愉快,愉快進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6、細嚼慢嚥。吃飯時不要太快,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更應該把食物嚼得細些,因為多嚼有益於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保護腸胃。

  7、不過量飲食。吃得過多會傷胃,同時降低了消化率。

  8、不亂吃加藥食品。如強化食品,保健食品等加藥食品要認真考慮是否真的需要。否則等於無病吃藥,對身體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9、不吃補品。傳統的補品雖然對老人和體虛者有益,但對學生卻利少弊多,以不吃為好。

  10、少吃糖 。因為每天的飯菜中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轉化為糖,因此對孩子零食中的汽水、巧克力、甜點心、奶糖等應加以適量控制,不可過多。。

  11、早餐要吃好。因為早餐所吸取的營養應占全天吸取營養的3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和消化需求,因此,早餐應有足夠的營養,可在蛋、奶、肉鬆、鹹蛋、芝麻醬、蜂蜜之類的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中作些選擇。

  12、定時定量。這樣可使大腦皮層裡的食物中樞形成功力定型,使消化吸收系統成為有規律的活動,促進消化吸收率的提高。

  篇三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於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乾淨後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儘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燻、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製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