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氣血不足吃什麼好***2***

  適合補氣血的食物

  1、健脾補氣——粳米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佔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日食用,是滋補之物。用粳米煮粥以養生延年,在我國已有2000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能夠補液填精,對滋養人體的陰液和腎精大有裨益,最適宜病人、產婦和老人。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可用於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等病症,但糖尿病患者應注意不宜多食。

  2、平補佳品——山藥

  山藥味甘,性涼潤,入肺、脾、腎經,《得配本草》說它具有補虛益損的功能,清代醫家陳修園曾解釋山藥的功能,說它氣平入肺,味甘入脾,而脾統血,主四肢,脾血足則不飢,四肢輕捷;肺主氣,肺氣充則輕身,氣為之倍增;又因其質地稠黏,能補腎填精,精足則強陰,延年益壽。現代藥理研究提示,山藥含有的皁甙、糖蛋白、鞣質、止權素、山藥鹼、膽鹼、澱粉及鈣、磷、鐵等,具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有一定的抗衰老物質基礎。由此可見,山藥確能補氣養血,補虛療損,延年益壽。

  3、補血明目——芝麻

  芝麻有黑白兩種,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補益藥用則以黑芝麻為佳。芝麻既可食用又可作為油料。古代養生學陶弘景對它的評價是“八谷之中,唯此為良”。日常生活中,人們吃的多是芝麻製品:芝麻醬和香油。而吃整粒芝麻的方式則不是很科學,因為芝麻仁外面有一層稍硬的膜,只有把它碾碎,其中的營養素才能被吸收。所以,整粒的芝麻炒熟後,最好用食品加工機攪碎或用小石磨碾碎了再吃。黑芝麻性昧甘平,人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養血生津等功效。

  4、養血安神——龍眼肉

  桂圓因其種圓黑光澤,種臍突起呈白色,看似傳說中“龍”的眼睛,所以得名。新鮮的龍眼肉質極嫩,汁多甜蜜,美味可口,實為其他果品所不及。鮮龍眼烘成乾果後即成為中藥裡的桂圓。《藥品化義》記載:“桂圓,大補陰血,凡上部失血之後,入歸脾湯同蓮肉、芡實以補脾陰,使脾旺統血歸經。如神思勞倦,心經血少,以此助生地、麥冬補養心血。又筋骨過勞,肝臟空虛,以此佐熟地、當歸,滋補肝血。” 龍眼肉除了含豐富的鐵質外還含有維生素A、B和葡萄糖、蔗糖等。補血的同時還能治療健忘、心悸、神經衰弱和失眠症。龍眼湯、龍眼膠、龍眼酒之類也是很好的補血食物。

  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一說起補氣血,人們通常會覺得是很深奧的理論。其實說簡單也簡單,注意合理飲食,不挑食,不刻意節食。再搭配補氣血的食物,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氣血自然會保障著你的身體健康!

  5、紅棗

  紅棗是眾所周知的補氣血的聖品。紅棗所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礦物質鈣等多種氨基酸和營養成份,對於女性的健康以及養顏皆有好處。

  6、莧菜

  莧菜含有豐富的鐵、鈣和維生素k,具有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並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等功效。莧菜所含胡蘿蔔素比茄果類高2倍以上,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於強身健體,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長壽菜”之稱。而且,莧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鈣、鐵進入人體後很容易被吸收利用。

  7、菠菜

  菠菜是有名的補血食物。其中,菠菜內含有豐富的鐵質、胡蘿蔔素和葉酸對於人體的健康都很有好處。

  8、桂圓

  桂圓具有補脾補血,補心安神的功效,能夠治療因氣血不足導致的失眠、健忘等身體不適,也是一種不錯的養氣血的佳品。如果女性在生理期後體力虛弱,亦可以用桂圓進行調補。

  9、阿膠

  阿膠具有增強體質、改善睡眠、健腦益智、調經保胎、延緩衰老的功效,能夠全面提升女人身體的免疫力,並且有助於防治因氣血迴圈不暢或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疾病,還能補血,同時滋潤面板。

  補氣血不能亂吃的食物

  紅棗

  紅棗的主要作用是益氣補血,適合氣虛血虛的人食用。氣虛血虛的主要特點,是面板沒有光澤、蠟黃,指甲發白等。有些人身體偏熱,容易上火,不宜多吃紅棗。一般來說,用來煮粥、泡水,每日吃三五顆沒有大礙。

  阿膠

  阿膠的主要作用是滋陰補血,適合陰虛血虛的人食用。

  脾胃虛寒的人,不適合吃阿膠。因為阿膠滋膩,滋膩就會礙胃,影響胃腸道的消化功能。脾胃虛弱的人,本身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容易腹瀉嘔吐。如果再吃阿膠,不但不能補血,反而影響了健康。所以,單純吃阿膠不行,至少要配點陳皮。陳皮是運化脾胃、調節胃氣的,阿膠與陳皮搭配,能夠促進胃腸道功能。而且,“氣為血之帥”,這樣還能促進阿膠補血功能的發揮。

  另外,阿膠滋陰,很多女性容易陽虛,單純補陰會使陽虛更明顯,所以最好同時補陽。

  龍眼肉

  龍眼肉的主要作用是補心脾同時補血,適合心脾虛弱同時血虛的人食用。心脾虛弱的主要症狀是容易心悸、頭暈眼花、失眠健忘、頭髮早白等。如果同時有血虛的症狀,可以多吃龍眼肉。但是,有痰火、舌苔白厚的人,不宜多吃,因為龍眼肉會加重上火症狀。

  紅糖

  紅糖也有補血的作用,但它更多是作為一種食物,起到養生的作用,不能當藥使。中醫認為紅糖能夠補血,主要是從顏色上講,如果單純看物理性質,它與白糖並無區別,只不過純度稍低。而且,產婦喝小米粥加紅糖,也是民間常用的補血方法。

  喝補氣血中藥的禁忌

  氣虛:氣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慾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蔘、黃芪、黨蔘等。

  補氣虛食品: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氣虛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檳榔、大蒜、苤藍、蘿蔔纓、芫荽***香菜***、蕪菁***大頭菜***、胡椒、蓽撥、中指、紫蘇葉、薄荷、荷葉;

  忌食或少食:蕎麥、柚子、柑、金橘、金橘餅、橙子、荸薺、生蘿蔔、地骷髏、芥菜、薤白、君達菜、砂仁、菊花、茶葉及菸酒。

  相應膳食:懷山百合蓮子湯;參藥煨乳鴿;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棗燒豬蹄;

  喝補氣血中藥的禁忌有哪些?血虛:血虛之體的主要表現為;面色萎黃蒼白,脣爪淡白,頭暈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大便乾燥,婦女經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質淡、苔滑少津,脈細弱等:進補宜採用補血、養血、生血之法,補血的藥物可選用當歸、阿膠、熟地、桑椹子等。

  補血虛食品:烏骨雞、黑芝麻、胡桃肉、龍眼肉、雞肉、豬血、豬肝、紅糖、赤豆等,可經常交替選用:

  血虛忌食物品:荸薺、大蒜;

  相應膳食:當歸熟地烏骨雞;懷山牛腩煲;懷菊帶魚;玫瑰懷菊露;

  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葉、白酒、薄荷、菊花、檳榔、生蘿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