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吃紅棗要注意什麼

  很多女人覺得多吃紅棗可以補血養顏,於是把紅棗當成每天必吃的零食。那麼,紅棗是吃越多越好嗎?下面小編帶你一一瞭解!

  

  一、不能拿棗當零食

  很多人拿棗當零食吃。但紅棗吃多了會生痰溼,甚至使人發胖。

  二、吃棗皮

  只有連同棗皮一起吃,才能達到氣血雙補的作用。但是棗皮不好消化,所以想吃大棗補血,一定煲湯或者泡水來喝。

  三、冬天不要喝姜棗茶

  姜棗茶可以促進血液迴圈,暖胃健脾,但冬天不宜多喝。最好是初夏喝。冬天人們要收藏,不宜喝姜棗茶來發散。

  四、吃紅棗時不能吃什麼

  紅棗不能與蟹同食,易患寒熱。與蝦同食會中毒。與蔥、蒜、魚同吃容易消化不良。與胡蘿蔔同食會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一般來說,水煮吃棗是明智之舉,因為這樣既不會改變進補的藥效,也可避免生吃所引起的腹瀉。

  適合冬季保健的棗茶

  1、蜂蜜棗泥茶

  蜂蜜棗泥茶可以健脾暖胃,治療慢性胃潰瘍,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把幹大棗加水煮半個小時左右,煮到大棗軟爛取出,用網眼大點的篩子碾篩一遍,去掉棗核。加入蜂蜜調勻,放到密封的容器中儲存。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開水衝調。

  2、焦棗茶

  焦棗茶是很適合全家老少一起喝的冬季保健茶。

  做法:將金絲小棗放入鍋中幹炒,炒到表皮有點焦黑就可以了。用開水沖泡焦棗,燜制10-20分鐘。

  大棗和小棗功效有區別,大棗補氣血而小棗補心血。這款小棗做的焦棗茶,不僅補心,還可以消食暖胃。

  四種人少吃紅棗

  大棗屬於藥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獨特的藥性,如果不分青紅皁白,不辨體質,一律用大棗進補,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還會幫倒忙。尤其下列4類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棗。

  痰溼偏盛者

  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口中發膩、食慾不振,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嚴重者會伴有頭暈、噁心、嘔吐、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症狀。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溼,使得痰溼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進而加重上述不適。這種體質的人更適合吃薏仁、紅小豆、山藥、絲瓜等健脾利溼的食物。

  愛上火的人

  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便祕、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症狀,而大棗性味甘溫,偏於溫補,若大量食用,猶如火上澆油。

  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若此時食用大棗,其黏膩的性質常常會導致邪氣滯留,造成“閉門留寇”的後果,使得體內的病邪難以驅除,不利於恢復,容易造成腎虛。

  糖尿病患者

  大棗含糖量較多,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