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自學指法

  要怎麼自學鋼琴?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指法易犯的錯誤

  1、不能跟拍彈奏

  練習時需要用心聆聽所彈得音符時值是否準確,包括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休止符、跳音等。如果學生未掌握手指活動方法,還要顧及節奏的變換,就會有顧此失彼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暫不理會節奏,單純做四個手指保留,每個手指輪流上、落動作。

  2、拇指不靈活

  拇指一般較為笨重而欠靈活,像我們執筆寫字時的指關節屈曲或掌關節內陷,使全手掌僵硬,而引起拇指不能活動自如。若出現此情況,建議離開鋼琴,把四個手指輕輕地立在桌面邊緣,拇指單獨懸在空中,使其伸直並做上落得運動,以體驗拇指的放鬆活動,並不再向掌關節陷入。

  3、指尖用力不當致聲音生硬

  手指跌落鍵底後,聲音已發出來。此時,指尖要放鬆,只需輕輕地依音符時值把琴鍵按住,而不需要繼續給琴鍵加壓力。這樣做不但能鍛鍊手指的彈力,而彈出來的聲音悅耳飽滿。

  4、不恰當的抬高手指

  有時抬高手指時會牽連到手腕和手臂都一起抬高,這是由於手腕和手指不夠放鬆而引起。改善的辦法是先放鬆手腕,把手指慢慢輕輕地抬高,以暫時不令手腕牽動的高度為止。等到手指活動能力增加後,就可以要求更高地抬起手指。另外,也可以藉助另一手抓住手指關節把手指抬高。做這些練習時,手指、手腕、前臂都 要放鬆,以免引起肌肉疲勞。

  5、抬高手指時手指會翹出去

  很多人抬高手指時都會不自覺地把它翹出去。這樣翹出去才屈曲向下擊鍵,就變成了雙重動作,會大大地減慢手指抬高的靈敏度。遇到此情況要把速度放慢,集中精神地注意手指的垂直上和落的動作。此時最好暫不要求手指抬得很高,只要稍稍離鍵且手指屈曲彈奏就夠了。待手指抬高姿勢正確,在要求抬高些。

  6、小指無力

  由於小指本身的力量較弱,因此,很多學生會不自覺地將小指抬起,而使用手腕的力帶動小指按壓琴鍵發聲,或把小指躺著彈。其實,只要嘗試抬高小指,並把它像其它手指一樣用站穩的指尖彈奏,就會發現小指是可以像其它手指一樣很容易抬高過手背的。要訓練較弱的小指,可以讓它多彈些黑鍵***因為黑鍵比白鍵高,小指高抬才可以把黑鍵彈響***。為了鍛鍊由4指到5指的神張力,可以把一些練習曲轉至F、降B大小調上練習。

  7、整個手掌低陷

  這是因為掌關節太低而引起,以至手指也無法站起來。如果這樣,可以用另一隻手的食指從掌心處往上撐住中指的掌骨,手型就會變得正常。

  8、指尖站不穩並凹下去

  若其他手指抬起放下時,指尖站不穩並凹下去,可以用另一隻手抓住指尖使它圓圓地向前屈曲,然後托起指尖,順勢也抬高了手指。很弱的4指有事甚至完全抬不起時,更需要這樣的輔助練習。

  :正確的姿勢和手指彈法

  首先,要培養正確的彈奏姿勢。常言道:苗栽地正,樹大才長得直。從開始就用科學的彈奏姿勢彈琴,日後才能漸漸體會到正確地運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來觸鍵和發聲,提高彈奏的準確性。 那麼,什麼樣的彈奏姿勢是正確的呢?

  其一,身體要與鍵盤的中央對正,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傾,前傾的目的是為了彈奏時把全身的力量都能轉移到兩隻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彎曲,背部和肩部要鬆而不懈。

  其二,雙手放在鍵盤上時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與鍵盤一致。

  其三,坐的距離以上身略向前傾、雙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鬆並稍向身體外側展開;下身則注意大腿根到膝蓋應略呈坡狀傾斜,膝蓋的位置在琴邊下,雙腳略向前伸。

  其四,手型應放鬆,手指自然彎曲,用指端肉墊部分觸鍵。掌關節自然拱起,像是虛握著一個圓球,手腕大約與鍵盤平行。大指第一關節僅以指側端觸及琴鍵靠邊緣的位置,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以上的正確的彈奏知識我們一看就會明白,但是對於初學的幼兒該如何啟發他們呢?經過近期的實習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我認為教孩子用正確的姿勢彈奏主要是用示範法,讓幼兒模仿,並用一些簡單的比喻來啟發。例如學彈奏前要先學會把手臂、手腕全部放鬆,不要緊張,不能僵硬,就好像手裡攥著一支筆,一放它就掉下去了,如果沒有桌子阻隔,它就掉到地上了,沒有掉在半空的,那麼手臂放鬆也一樣,就好像東西掉在地上,手臂要自然下垂,切不可拿著勁在半空懸著,如果懸在半空中就不是完全的放鬆了。緊接的就是怎樣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手型,我讓他們想象手中握著一個雞蛋,讓他仔細地觀察手腕和手臂是否一樣高,把凸起來的手背比作屋頂,把手指比作支撐屋頂的柱子,如果沒有把柱子站正站穩的話,房子就會倒塌了,所以手指的第一關節不能凹下去,掌關節也不能塌,手腕不能上浮和下壓要和手臂保持一致,整隻手形形成半圓形,雙手合起來就像是抱著個大蘋果一樣。這樣就便於初學者進行理解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