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彈鋼琴的工作方法

  彈鋼琴並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方法,只有在學習鋼琴的啟蒙階段就應明確:要打好紮實的基本功,必須重視提高基本技能訓練的方法。下面小編整理了彈鋼琴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彈鋼琴的方法:重視手指彈奏能力的提高

  手指彈奏能力提高的前提是確保正確的手型。手型鬆垮、手指僵硬、五指伸展困難或過度放鬆散貼在鍵上,是學生在初學鋼琴時表現出的一方面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其實與不明確手型感和手指不具備獨立運作能力有直接關係。在教學中教師總會讓學生反覆體會雙臂自然下垂時的鬆弛狀態及雙手放鬆的感受。

  並且要求將這種感受一直保持到雙手置於鍵面之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尋找彈琴前手型的放鬆感覺。然後再體會手心空、圓***似握球感***、腕平***手腕與鍵面平行偏低一點***、手指站立***保持各指關節部位突出、方向與鍵面平行***的感覺。做到做好以上的幾點要求,就為各手指的能力提高做好了準備工作。

  接著從根關節***從指尖算起,手指的第三個關節是手指與手掌連線的部位***入手。要求學生採用慢彈的方式,誇大根關節的運作,帶動各指高抬下落從而提高手指的獨立性。例如:各指在做上下交替練習時,運作要做的主動,過程要明確,一起一落在要瞬間完成,不拖泥帶水。對應練習的內容以左、右手獨立練習和五度音階練習為主***拜厄P6—7有相關內容***。另外,還需強調的一點,雙手中四指***獨立性最差***、五指***最細弱***在練習中要加大訓練的強度***哈農練習2—7是對應練習內容***,只有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這兩個手指的能力,五指才會得到均衡的發展。實踐證明,堅持上述內容訓練的學習,手指的彈奏能力都達到了目的要求。

  彈鋼琴的方法:提高手腕與手臂的協調性

  手腕與手臂的協調運作使手指的運動變得更為靈活。手腕是保證手指能有效自如的去適應彈奏中千變萬化的關鍵部位。由於手腕是從手臂到手指之間的承上啟下的樞紐。因此很多以手腕為主導的動作也需要手臂的協調和參與。初期教學中如發現學生手腕僵硬、上下抖動的現象,問題一定出在手指、手腕和手臂三方面沒有做到協調運作。在琴法練習中有被稱之為“滾落”式練習法***選自《鋼琴考級鋼琴教學》周銘孫著P86***,要點是把握彈奏時,手腕要結合手臂先提起,把手指帶動起來,然後指尖衝著鍵盤落下去,一發出聲音後,手就立刻放鬆,保持住手型,在琴鍵上站一會兒,再根據音符的時值彈出第二個音,在兩個音中間停頓時,手腕要安靜不動。彈完第二音後,手腕結合手臂提起來,使手指柔和的離開鍵盤。如此類推,這種彈法的練習就解決了手腕僵硬和上下抖動的現象,同時也自然強化了單指彈奏的獨立性、支撐性。

  彈鋼琴的方法:身體的協調作用

  身體的協調作用使音樂的表達更具柔和力,身體的協調直接牽涉到鋼琴彈奏的基本坐姿和體位。個人狀態的對錯也會直接影響到音樂的表達。學生的不足主要有四點:1、彈琴時身體離鍵較遠,雙臂處於基本伸直的狀態。用不上力從而造成聲單力薄。2、全身懈怠,滿坐在琴凳上,致使手腕位置低於鍵面以上。3、演奏時身體較板,不善調節,彈出來的音也不分強弱主次,從而喪失了旋律的流動性。4、還有的學生彈琴時人在琴凳上挪來挪去,晃動不停。

  這四個方面的存在,就體現出學生不會正確地運用身體的協調作用。教師要想使出現的問題得到好的改觀,就得從最基本的坐姿和體位訓練開始。要求:保持上身的自然直立感,臀部以穩定而固定地坐在琴凳中部靠前的位置,保持下臂與鍵面基本持平為準。整個身體要處在較積極的、利於運動的狀態。絕對不允許出現駝背、聳肩、縮脖。身體的左右協調則主要依據音的高低作適度的重心調整***身體的左右移動不指臀部在琴凳上挪動***。而上身的前後位置變化,一般按彈較弱的力度時,身體處在較正的位置。力度較強時,身體可越向前傾一些。身體後傾在初級階段應避免出現。

  彈鋼琴的方法:注重音樂感覺的培養

  音樂感覺的培養是音樂表現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日常教學中不注重音樂感覺培養的教師,教出的學生對作品的處理也一定是死板而生硬的。

  所謂的音樂感覺實質上就是我們平常所指的樂感。從先天素質上看,個體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學中就有這樣一種情況,學生對譜子的理解***節奏、節拍、附點、休止等***都非常正確,但在表現時音樂感覺卻過於平直、乾澀,給別人的感覺就像在做一件於己無關的事情。而有的學生在彈奏時卻異常投入,讓欣賞者伴隨音樂的進行表現出或快樂、憂傷,或興奮、平靜等不同的情緒變化,由此可見,具備好的樂感對音樂的表達起到多麼大的推動作用。

  訓練的方法有兩步:1、先從感性培養入手,採用多聽、多看、多體會的形式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作品的範圍可涵蓋聲樂類、器樂類、交響樂等。目的是通過儘可能多的途徑、方式來進行音樂薰陶,達到由感官到直觀的質的變化。另一方面要多創造給別人表演的機會,使自己克服羞怯、恐懼的心理。通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表現欲。這一方面的論述主要突出教師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對作品的認識、理解和分析,讓學生明確音樂的主體現象、情緒變化,並運用怎樣的彈奏方法來達到最美的視聽效果。做到這兩方面的同步練習,學生的樂感會有大幅度的提高。

  縱觀鋼琴教學的發展歷程,這一項高雅的樂器訓練實際上是對學生的大腦思維、意識理解、心理感應、技能技巧等方面的高難度綜合性的訓練。以上四個方面的闡述,沒有哪一方面可以脫離其他內容而獨立發展。教師在教學中唯有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發現問題能夠及時地給予指正,學生的能力才會得到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