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學琵琶的基本方法

  學琵琶可以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提高文化修養 通過聆聽和學習這些樂曲,能夠親身感悟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修養。下面小編整理了學琵琶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學琵琶的方法:孩子學琵琶的方法

  目前有為兒童設計製造的兒童琵琶,可供孩子學習使用;如果兒童琵琶一時買不到,可以讓孩子學習柳琴。柳琴有三條弦和四條弦的兩種。通過學習彈奏柳軍,也是讓孩子入門學琵琶的辦法之一。

  讓孩子學彈琵琶,首先要為孩子選擇高度適宜的椅、凳,其高度為從地面至孩子膝下5-7釐米***1.5-2寸***為宜。以坐姿演奏時,身軀要坐直,兩腳平放在地,朝向前方,兩膝相併,距離約13.5釐米左右;把琵琶放在左大腿的中央,眼睛平視前方。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椅凳要相應地加高。

  孩子左手持琵琶,大拇指放在琵琶背上,其餘四捐輕撫面板的相或品位處,在按相位和品位第一、二把位時肘部應下垂,按品位第三、四把位時肘部應放平。

  按音時用左手的指端去按,把琵琶弦身緊按在相位或品位上,不要過度用力。初練習時,父母應當幫助孩子給右手帶緊“指甲”,為了鍛鍊指力,可先用食指的指關節運動,在靠近復手處的弦身上彈奏。右手練“挑”時,注意要以大拇指的指甲尖端向右把弦挑進。

  右手的指法主要有單音的“彈”與“挑”;連續觸弦的“輪”與“滾”;同時擊發多音的“掃”與“劃”等三大類。為了讓孩子練習基本的三類得法,演奏時胸部可微微彎曲,手背面向外,與面板平行。

  孩子在練習大拇指與食指的挑彈時,要求他奏出的音量、音色基本相同,節奏均勻明朗。

  按音時用左手的指端去按,把琵琶弦身緊按在相位或品位上,不要過度用力。初練習時,父母應當幫助孩子給右手帶緊“指甲”,為了鍛鍊指力,可先用食指的指關節運動,在靠近復手處的弦身上彈奏。右手練“挑”時,注意要以大拇指的指甲尖端向右把弦挑進。

  使用兒童琵琶的孩子到13-16歲時,可及時換用成人演奏用的標準琵琶。如果發現孩子的手指長得很粗,那將影響演奏水平的提高。這時,父母就不必要求孩子向專業水平發展了。

  學琵琶的方法:學琵琶的五種演奏技巧

  彈挑:初學者首先接觸到的指法就是“彈挑”,為了讓學生在入門階段就練好“彈挑”,老師要用正確的方法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初練彈挑時,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彈出時前臂向下移動,挑進時前臂向上移動,一彈一挑前臂的活動一上一下形如切菜,既難看又彈不好,另外對彈挑的派生指法會產生聯鎖反應,後患無窮。

  所以要注意手型姿勢: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與面板呈斜狀即小指側處的腕關節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拇、食兩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齊;不要把食指放在下面作左下方彈、拇指放在上面作向右上方挑,而要把拇、食指端捏成“鳳眼”,因為用鳳眼姿勢演奏彈挑時,易於使拇、食兩指指甲端在弦身的同一點上觸彈,發音量及音色易於一致。初練時,不要用前臂及腕部運力,僅靠拇指和食的指關節運動,所以彈挑時必須首先練好拇、食指的指關節的運動與用力

   掃拂:運用“拂”的技法時,先由雙挑開始,依次變為三根弦、四根弦,在進行到四根弦時,右手要達到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往回拂時猶如“鐵針刺手”觸痛般自然把手縮回,彈奏出的聲音才會整齊、剛勁、有力。需注意的是在練習和運用此技法時千萬不要把右手小手臂往前送出,這樣會導致掃音不整齊,失去掃拂技法剛強的音響效果。

   輪指:在琵琶常用指法中是較難練習的一種,也是琵琶的特色技法,在初學者中往往較難達到5個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平均。練習時手掌保持鬆弛狀態,每個手指彈出後都應該指向左邊面板,手指前兩個關節都打直,當彈到無名指和小指時,手指不需再向外伸出,而應往裡收,使之呈現“扇型”,看似手掌內有根棍狀的物體在支撐,呈現出雨傘般的形狀。彈奏出的聲音才幹淨、有力,更能體現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顆粒性與珠圓玉潤的音色。

   搖指:用小手臂的三分之一處壓在琴右下方的圓角處,用以進行支撐和固定,手腕立起,右手自然下垂,右肩稍做往外傾斜的調整,食指稍用力頂起,靠手腕靈活的轉動產生速度,著力點同樣在手指上。練習時應從食指開始,以慢練進行,待手指下上的彈奏達到一定力度後再加速練習,每個手指都要加以練習。

  滾奏:即快速彈挑,首先手腕不能扁平,要稍稍立起來,轉動動作不宜過大;其次手指需要“站立”起來進行彈奏,指甲觸弦面積不宜過大,並使指甲尖觸弦。速度和力度在於手指而不是手腕,所以手腕需要放鬆,手指有摩擦的感覺,彈奏出的聲音才既有力度又有速度。
 

怎樣學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