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指法技巧

  琵琶演奏指法與技巧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種類多、技巧微妙。尤其是那些同名異技的琵琶指法演奏起來變化多、難度大,概念模糊不清,技巧難於掌握。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介紹,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吟揉:吟揉是琵琶音色變化的左手指法與技巧,它是表現琵琶委婉悅耳、悽楚哀怨之感情色彩的主要手段。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右手在進行彈、滾、輪、搖等發聲時,左手指按在相或品位上將琴絃向左向右的吟動,使琴絃發出委婉細膩的波浪之聲。好多同學和老師錯誤的認為這個指法只是用左手指左右推拉就是吟揉。實際上琵琶吟揉指法有三種演奏形式和技巧:一是左手指按在相或品位上做向左向右的擺動,使絃音發出細微的波浪聲;二是左手按指不動,主要用手腕做上下運動,帶動手指忽鬆、忽緊的起伏擺動,使絃音產生委婉的波浪聲;三是左手指按在相品位上,手指尖向下發力,做連續的快速壓、放動作,使琴音產生娓娓顫音聲。

  吟揉奏法又分為大、小、快、慢四種方法,大與小是指弦身上下左右擺動的幅度,快與慢是指弦身上下左右擺動的速度。那麼怎樣掌握琵琶吟揉指法與技巧的要領呢。一是要先從左手按吟一條弦開始。先在一條弦上練吟,這樣範圍小,精力集中,力量均衡,容易掌握其演奏技巧;二是要先從大的吟揉練起。也就是左手按指推拉的幅度要大些,指尖往下發力的動作要大些,手腕上下襬動的行程要大些,發出聲音波瀾要大些。這樣有利於練習左手指的動作、力度和速度;三是要用左手按指的指關節做主要運動,手腕作輔助運動。這樣有利於訓練左手揉弦按指的獨立性、靈活性和表現性;四是右手先彈出一個音後,左手按指連續做四個來回的擺動或四個上下按放的動作。這樣即防止按指無序的亂吟亂揉習慣,又保持了按指擺動數量的規範完整性。養成一個節拍含定數的良好習慣。按照上述要求,堅持長期的科學訓練,就能極快又好的掌握這些吟揉技巧和方法,不斷提高吟揉技巧的質量和水平,將吟揉指法演奏出動人心絃,委婉纏綿的美妙之聲。

  滑音:滑音屬於傳統的左手琵琶演奏指法。它的種類很多,主要包括推輓、縱起、撞拖、進退、棹注等等,這些滑音指法從形式上概括起來可分為兩大類:第一,推輓縱起類。其演奏方法是,用左手將弦按在某一相品位上,通過向左向右和向下三個方向擺動和壓弦,使弦身產生張力感就叫叫滑音。其符號用弧線來表示。第二,拖類。是用左手指按弦後沿線由本音滑到另一個音位,符號由橫線箭桿表示。第三,虛滑音和實滑音。滑音指法從音色表現方面來說,它又分為實滑音和虛滑音兩種。那麼,怎樣具體掌握和演奏好這些滑音指法與技巧呢?對此我做如下詳盡的解釋:

  1、滑音的不同奏法

  ***1***推。推的具體運作方法是,用左手某一按指將弦身緊按在某一品位上,向右邊***裡***推進,就是從第一個音推到後一個音的高度,然後再回復到原音位上即可。

  ***2***挽。挽的俗稱也叫拉,它的具體演奏方向與推相反,就是用左手某一按指將弦身按在某一品位上向左挽出。***即用手指肚按住弦向左邊拉出***由第一個音開始升高到下一個音的位置即可,然後回覆到原音位上。

  ***3***縱起。這個指法的傳統名稱也叫壓弦,就是用左手的某一按指將弦身按在某一品位上用力向下壓。具體演奏方法是用手指肚連續快速的向下用力與放鬆交替進行,使琴絃發出連續滾動的顫音。

  ***4***扳。這個指法俗稱扭,就是用左手兩個手指,一個作挽,一個作推,兩者同時動作,具體的說就是用左手食指在上面挽,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推。通過張力使弦身緊張而產生滑音。

  ***5***撞。撞是縱起指法的虛滑音。其具體演奏過程是,在撞的前一音,右手指在本弦上彈一下後,撞音用左手指向內***即向下發力***按下並即放,撞一次叫單撞,撞兩次叫雙撞。撞音發音較弱。

  ***6***實滑音。就是通過左手採用推輓、縱起、板等指法,同時用右手指彈挑這些使絃音比原音增高了的音,就叫 “實滑音”。

  ***7***虛滑音。是左手採用推、挽、縱起、板等指法後,使絃音比原音增高了的音,不再用右手彈奏的叫“虛滑音”。

  ***8***還原音。就是左手指採用上述指法將升高的音再回復到原來的音位。叫“還原音”。

  2、滑音動作種類

  這裡主要說明演奏滑音時,左右兩手運作的先後。這一先一後的動作,確直接影響到音色的變化和不同。

  1、右先左後。就是在演奏滑音時,先由右手彈弦發音後,左手再去推、挽、縱起或板弦,簡記符號是一個小箭桿,箭頭符號寫在音符的上方,箭桿斜於上方。

  2、左先右後。在演奏滑音時,先由右手按指將弦推或縱起使絃音增高,然後再用右手彈弦發音,左手按指將弦身緊按在相品位上逐漸回覆到弦身垂直位置上,***也就是原音位置上***簡記符號寫在音符的左上方,箭桿向音符,箭頭斜向右下角。

  3、左右同作。就是左右手指同時動作。這種指法的具體執行是,右手彈弦發音的同時,左手按指立即推輓或縱起,左右兩手同時觸弦,同時執行,簡稱“同滑音”。簡記法,箭桿上下垂直。

  簡記法的音高與節奏。一般是把滑高的音與原音位成小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三度等屬於本樂段的音級上。

  3、演奏滑音要求

  ***1***滑音的音高、節奏要正確,虛滑音與實滑音要分辨清楚;上滑音、下滑音、同滑音也要分辨清楚。

  ***2***推輓縱起的習慣用法。一品二品三品在子弦上一般用推不用挽,有時中弦可以挽品位第二、第三把位,子弦可以推、挽相把位,子弦大都採用縱為主。這是因為一二三品的左邊太短,運用拉弦容易將弦掉到品下。影響正常演奏。

  鳳點頭:傳統演奏名稱,風點頭的也叫勾搭。它是一種和聲演奏技巧。鳳點頭的具體演奏指法有四種:***1***勾搭。這個指法每組四聲,先勾後抹。現在用的很少了。***2***勾打。這個指法每組四聲。第一聲遮纏弦,第二聲彈子弦,第三聲抹子弦,第四聲彈子弦。***3***反勾打。第一聲彈子弦,第二聲抹子弦,第三聲彈子弦,第四聲勾纏弦,這種指法要練習好四聲奏法後才能完全掌握。***4***雙勾打。第一聲遮子弦,第二聲彈子弦,第三聲抹子弦,第四聲抹子弦,第五聲彈子弦,第六生抹子弦,第七聲彈子弦。

  鳳點頭指法還分軟勾打和硬勾打兩種,一般在子弦上奏曲調,在纏弦上作低音伴奏。但反勾搭的曲調確在子弦上。子弦發音要乾淨清晰,纏弦發音要強而有力。那麼如何掌握這些演奏技巧和方法呢?***1***軟勾打技巧。演奏軟勾打時,右手彈點可以作上下音色變化,右手指呈彎曲半圓形狀,以食指的第二關節作主要有運動。音量要稍弱些。***2***硬勾打技巧。演奏硬勾打指法不做音色變化右手不用做上下運動***,***右手食指需伸直,用食指掌關節運動,再用其它各指低靠在復手處的面板上。

  搖指:搖指是琵琶演奏的右手指法,它的特點是速度快而急促,點子密集緊湊。主要用於表現華彩樂段或抒情樂段。那麼怎樣掌握和演奏好搖指指法與技巧呢?

  1、搖指種類。琵琶搖指分四種奏法。

  ***1***大指搖。就是用右手大指甲在弦上作急速而連續的勾挑。傳統的武曲中常用來作掌號之聲。大指搖的難度較大,速度較慢,但比其它搖指的聲音強烈厚實。

  ***2***食指搖。就是用右手食指甲的左側和右側在弦上平行擺動,且不可採用常規的彈抹,而是把食指放平,使食指與所搖的琴絃呈垂直狀態,將指甲的上側鋒和下側鋒形成平行角度而左右擺動。

  ***3***中指搖。即用中指指甲的兩側平行擺動,而不是剔扶,它的具體要求如食指奏法相近,可適用激情而強烈的樂段。

  ***4***無名指搖。就是用無名指指甲的左右兩側在弦上平行擺動,其具體要求如食指形狀,可演奏情緒較弱的委婉樂段樂段。

  2、練習要求。初學搖指的學生要先在一條弦上練習音量較小、動作稍快的搖指,指甲端作向左向右的擺動。儘量緊貼在弦身上。動作較大的搖指,指甲端觸弦後可以與弦身分離,向右運動比向左運動的發音強些。這兩種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待搖的動作熟練而習慣後。

  再練習兩條弦、三條弦、四條弦上的搖指。在多條弦上搖指時,可以一個手指謠,也可以多個手指分別在四條弦上搖,實行分工負責制,如小指搖子弦、名指搖二絃,中指搖中弦,食指搖纏弦。這種要發熱烈奔放,情緒高昂。搖指一般向左強,向右弱,這是因為向左橫的角度小,向右橫的角度大的原因。因此初學者要注意向左橫的角度小點,保持聲音的統一性。

  3、搖指要求。初學搖指的學生要保持節奏均勻,節拍穩定,速度不亂且連貫,食、中、名指搖的聲音要清脆明亮,大指搖的聲音要激烈渾厚。

  拍提扣摘: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發現,有些同學即使是一些高年級的同學對拍提扣摘指法的概念也模糊不清,對怎樣具體執行糊里糊塗。同學們,這是四個琵琶演奏指法,不僅演奏動作不同,其音響效果也有明顯區別。那麼它們的具體操作方法有那些區別呢?區別一,拍。是用右手大指肉端將纏弦向外方向撬起既放,發出啪的如斷絃的一聲,這種指法多用在某一按音上使用***如陽春白雪中玉版參禪一段***。區別二,提。提是用右手大指和食指肉端將弦身捏住,快速提起既放,使弦身擊打在面板上,發出如斷絃之聲,這種指法多用在某一按音上使用。區別三,扣。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用右手大指肉端向左勾起右面的弦,食指甲向右彈左面的弦,使兩條弦同時發出一個厚實的和聲之音。區別四,摘。這個指法的具體操作是,用右手大指甲或肉抵住靠拂手處的弦上,食指或中指甲在下面彈出“勺”的聲音,這個指法一般都在子弦上使用。

  捺帶撇:捺帶撇是琵琶的傳統演奏指法,其演奏的發聲分兩大類,一是實音,二是虛音。捺帶撇這三個指法屬於虛音類,它們既有區別又有相同,對中級以上學生來說,演奏中很容易混淆。如何分辨清它們之間的微妙區別呢?

  第一,捺。捺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用右手指端肉,在各個關節的運動中,將弦身擊捺在相品位上,取得輕輕地捺聲。捺音與前一音均呈上升趨勢。根據發音情況可分為三種:一是打。就是用某一左手指上下擊打琴絃,這個指法要求左手指動作要大,手指的擊捺力度也較大,一瞬間打下即放,發音較強。二是印。這個指法要求左手指動作較小,幅度不大,手指輕輕按下,發出極弱的捺聲。三是捺。左手指動作的的幅度、力度都較弱,發出的捺音比打還弱,比印還強,其發音柔和細微。捺前邊的音,右手要彈在弦身的中上部位。

  第二,帶。這個指法的演奏技巧,就是用前面的按指一瞬間抬起帶出後邊的音來。它的具體演奏方法是,當右手彈出前一個音後,左手前一音按指,向左內方向一撥離弦,帶起一個音來。如“42”是帶起的按音,帶的前一音是“2”。是用左手名指按弦,帶音“2”是用食指按弦,首先要按好“2”音,然後再用名指在“4”音位撥絃,帶出“2”音來;如“35”,是帶散音,帶的前一音用中指按“3”音,帶出空弦的“5”音來。帶起按音左手需用兩個手指動作,帶起散音,只用一個手指完成即可。

  第三,撇。這個指法分撇按音和撇散音兩種,具體演奏方法是用快速的一捺一帶完成的。一是撇按音,如用左手食指按在相品音位上,可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邊撇弦發音。二是撇散音,可用左手食、中、名指去撇空弦散音即可,如同左手指甲或指肉將弦從左向右抹一下的動作。捺帶撇發音較弱,屬於虛音類,在樂曲中它與實音可產生對比作用。帶的符號為逗號。

  掃撇劃拂:掃撇劃拂是琵琶的右手演奏指法,有些同學和老師把這組指法與掃拂混為一談,其實他們之間無論是動作和音樂效果都有明顯的區別:掃,是用右手小指、名指、中指、食指排齊,從老弦至一弦向左方向急速掃出,四指發出一聲;而撇,則是用右手小指、明指、中指、食指排齊,從一弦至老弦向右方向急速撇進,發出一個聲音;劃,是用右手食指甲從老弦至一弦向左方向急速划進,使四弦如一聲;而拂,則是用右手大指甲頂面從一弦至老弦向右方向急速挑進,四弦如一聲。掃,是指甲音色,撇是指肉音色,二者產生的聲音不同,但發出的力度要一致。掃、撇指法主要用指關節運動,而劃、拂指法主要用手腕做運動,其音色音量要相等。連續快速的劃拂,要象在四條向上的滾弦一樣,主要以指關節運動,肘部作次要運動。初學時可以在八品處作音量較弱的劃拂練習,在音量音色統一後再移到下方演奏。

  煞聲指法:煞的音樂效果是琵琶演奏中的一種特殊音色,煞又稱指甲聲,很多人演奏這個指法只採用了一種奏法,奏出了一種聲音。其實它有兩種奏法和技巧。總的說它是將左手指甲浮抵在弦身底下同時右手彈弦,發出“切切”之聲。由於它不屬於樂音,樂譜上雖然記出了它的音高,但又用斜線削去。

  怎樣掌握煞的兩種演奏指法和技巧呢,具體地說,一種是發聲明亮的演奏技巧,演奏時把伸在弦身下邊的左手指甲面與弦身之間留出一點空隙,當右手彈弦後,弦身振動時與左手指甲面相碰撞,發出比較明亮的煞聲;二是發聲木訥的演奏技巧,這種方法是將左手指肚浮在弦身下邊的面板上,讓左手指甲面貼到弦身上,然後右手指彈弦後,就會發出比較木訥的煞聲。

  煞聲的音響主要用來表現刀劍相擊聲和鑼鼓打擊聲。如《十面埋伏》中的小戰樂段,就形象地表現了古戰場上刀槍劍戨的碰撞之聲。

  琵琶聲音變化

  音色:所謂音色就是琵琶演奏聲音的變化。那麼琵琶的音色有哪些種類和變化呢?琵琶的音色共有三類,即琵琶自身的音色、演奏技巧音色和把位音色。下面筆者作具體的闡述如下。

  1、琵琶自身音色。也就是琵琶自然按帶有的音色。琵琶自身音色與琵琶質量的好壞有著緊密聯絡,一般的說,製作琵琶主要用兩種木材原料,一種是白木。白木製作的琵琶音色較差,木質疏鬆,發音木訥。另一種是紅木和紫檀木。最好的是老紅木和紫檀木琵琶,這兩種木才製作的琵琶兼有“尖”、“堂”、“鬆”、“脆”、“爆”五種音色效果。尖,是指高音區發聲非常明亮。堂,是指低音區發聲特別洪亮。鬆,是指琵琶發音***導引***特別靈敏。脆,是指琵琶發音很清脆。爆,是指發音堅實且有分量。

  2、演奏音色。演奏音色與演奏技巧有緊密聯絡。一是右手指彈弦上下位置方面的技巧。右手指在復手上方6—8公分處彈奏,發音則清脆明亮。手指在二十一品以上彈奏,發音則柔和細膩。彈指在復手上方演奏,發音則堅實尖細。二是右手彈弦在橫的角度方面的技巧。指甲與面板橫的角度越小,音色越堅實,橫的角度越大,音色則越空柔。橫的角度呈九十度,音色則清脆明亮。需要同學們在演奏實踐中慢慢摸索掌握。

  3、把位音色。是指演奏琵琶時左手上下把位置。琵琶的品位有四個把位,琵琶不同的把位則產生不同的音色。相把位的音色濃揉渾厚;品位第一把位的音色明亮鬆快;第二把位的音色則響亮恬美;第三把位的音色清脆緊張;第四八位的音色則尖銳剛勁。不同的音色可以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這些微妙的變化有待同學們在演奏實踐中認真的比較和體味。

  泛音:泛音是琵琶演奏的特殊音色。琵琶泛音比較豐富,主要有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兩類。這裡,我重點講一下人工泛音演奏方法和特點。琵琶的四條弦上雖然有較多的泛音音位,但在演奏中也存在著音階不全和不足的弊端,那麼怎樣解決這些不足呢?唯一的辦法就是用人工泛音來補充。顧名思義就是靠人工製造的音色,人工泛音不僅明亮清脆,同時還可以加用吟揉和“張力滑音”等指法,以此豐富其音色變化。

  1、人工泛音點。經驗表明,在琵琶上演奏人工泛音,首先是用左手按指代替琵琶山口,因為山口是固定不變的,在演奏泛音和人工泛音的基礎上,左手按指可以在任何一個相品位上代替山口。從山口至復手之間二分之一處、四分之一處、五分之一處、六分之一處和八分之一處的泛音叫人工泛音。其中二分之一處的泛音最明顯,比正常按音高一個八度。

  2、人工泛音種類和奏法。傳統經驗表明,演奏人工泛音有種型別和奏法:第一種奏法。用左手食指或大指在弦的某一個音位上作按音,並用左手食指或名指在下面浮點在有人工泛音的音位上,同時右手彈弦發聲。第二種奏法。左手指在弦的上邊作按音,右手大指甲浮靠在有人工泛音的音位上,同時右手其他指彈弦發聲。

  3、演奏技巧。上述兩種演奏方法,浮點人工泛音的音位必須準確,否則人工泛音就做不出來。左手在上面代替山口的按指必須按牢固,否則人工泛音發出來因不會明亮。

  觸弦角度、彈指方向和斷音:

  1、觸弦角度。我們在演奏琵琶時,右手觸弦角度的正確如否,直接影響著琵琶演奏音色優劣的細微變化。這個問題很多人即不重視也分不清楚,演奏時不管什麼上中鋒、下中鋒的,只知道彈響就夠了。因此彈出的聲音乾癟蒼白,缺乏圓潤柔和感。那麼怎樣才能掌握正確的觸弦角度呢?同學們首先要明確觸弦角度是右手指甲彈跳、輪指時觸弦的角度,觸弦角度分為兩種:一種是縱的角度,這種角度一般為45度角,它分為中鋒、上偏鋒、下偏鋒三種,指甲的中間平面叫中鋒,指甲的上側叫上偏鋒,指甲的的下側叫下側鋒;第二種是橫的角度,就是右手指甲與琵琶面板形成的角度,一般為40度角。只有掌握好這兩種觸弦角度,演奏琵琶才能獲得圓潤、明亮、柔和的聲音和音色。

  2、彈指方向。這個指法也是被同學們常常忽略和不太在乎的問題。右手彈跳方向的正確如否,既關係到手型的正確和美醜,又影響著演奏音色的純淨和統一。所以,同學們一開始就要養成正確的琵琶演奏方向。所謂方向,就是右手指彈跳時的運動方向,它分為平行、向上、向下三種方向,為了音色的統一性,大指和食指彈跳的方向儘量統一,初學琵琶的同學要養成食指稍向上運動的方向,大指向右平行運動的方向。大指做到平行運動,首先大指的第一關節要作彎曲形狀,並且靠第一關節作主要運動。這種運作方向既有利於彈跳音色的相對統一,又有利於大指食指運作的協調配合,是演奏琵琶基本功中最基本的基礎和要求,萬萬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