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子怎麼吹

  俗語說:“千日管子百日笙,笛子吹響一五更”。這隻說明笛子發音比較容易。然而,要使笛音長短、高低、強弱及音色等完全適應音樂作品的需要,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那麼要掌握哪些吹笛子的吹奏技巧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吹笛子的吹奏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吹笛子的吹奏技巧:吹響笛子的技巧

  1、如何吹響,口型怎麼對上去

  脣的伸縮變化,是面部肌肉總體收放的結果。面部肌肉通過嘴角與脣發生聯絡。因此,吹奏時口形肌肉的力量主要是集中在嘴角上,而不是在脣中央,雙脣只需適當收縮並有所支援。若將主要力量集中於脣上,不可避免地將使脣縫變窄,撥出的氣流不可能充實、豐滿。

  吹笛一般要求口勁適中,兩邊嘴角力量均衡。兩邊嘴角微向後收***像微笑時一樣***,貼住牙床,利用嘴角適當收縮的力量,控雙脣向兩側伸展後移。

  2、舌是一種由縱橫交錯的肌肉組成的綜合體。它在口腔內的不同運動方式,對笛音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特別對呼氣起著“開關”的作用。

  初學者難點是,一是吹不響,這個主要口型不對,或者沒有握好孔,或者是膜沒有貼好。

  第二就是指法慢,要反覆練習,天天加強練習,吹久自然就有感覺。

  初學者中宮調為主比較容易上手的,筒音為5,中宮調的意思從下面數過來第三個孔為1音。

  如果有條件,想多選幾支笛子,那麼,除E調和F調中笛外,還可再選一支D調曲笛和一支G調梆笛,這兩個調子的笛子也常用到。具備了這三支笛子,等到學會了在同一支笛子上轉調的方法以後,各種調子的樂曲,大體上都可以吹出來了。

  初學最好有一位老師指點,這樣學習起來容易很多的,光一個人瞎練習有時進步很慢的,很難達一個高度來的

  吹笛子的吹奏技巧: 吐音吹奏方法

  吐音一般用於跳躍、活潑、明快的樂曲。吹奏要吹得短促而有彈性。

  吐音一般用於跳躍、活潑、明快的樂曲。吐奏時,將舌尖緊貼上齒齦,形成阻塞,然後讓氣流突然衝出口腔,發出“吐”的聲音。

  怎樣使每一個“吐音”都十分清楚呢?除了在吹奏時注意氣息的控制***用多少氣吐多少氣,不要使氣浪費。一般初學者往往容易將氣息從口內衝出去,這樣儲存的氣息就不能持久***。還要注意舌尖的靈活運用。舌的振動與吹出的氣流要同時,否則就模糊不清。

  練習要點:吹奏吐音時要吹得短促而有彈性。練習時先做舌頭動作的訓練,然後再在樂器上吹奏。 “單吐”低音區發音較難掌握,需重點練習,發音要結實,口水不能吹進笛子。

  雙吐:在發出單吐的“吐”字聲音以後,將舌根抬起,緊貼軟額,形成阻塞,然後讓氣流突然衝出口腔,發出像“庫”的聲音。如果用“‘吐庫”兩字反覆吐奏,便成雙吐。當我們用單吐吹奏快速度的短促音時,會感到舌尖動作跟不上樂曲的速度,就必須用雙吐或三吐來吹奏。

  練習要點:

  1、吹奏雙吐音時除了舌頭的動作要敏捷、短促外,還要注意氣息的控制和舌頭動作的配合。口風要對準吹口,上下嘴脣不可抖動,防止發出“嘶、嘶”的漏氣聲。可先做“吐庫吐庫”的舌頭動作訓練,然後再在樂器上練習。要求“吐”與“庫”兩字的力度一樣,不能一個重、一個輕。

  2、雙吐的舌頭動作要靈活,並注意區別吹奏高音和低音時舌頭位置有所不同,高音舌尖靠外但不能吐出脣外,低音舌尖靠裡。練習時可多次反覆,發音清楚,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