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樂感

  音樂常常是不能用語言所能解釋的,而要靠感覺。因此,要唱好歌,樂感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培養孩子樂感的方法。

  培養孩子樂感的方法

  1.讓孩子們多接觸、多聆聽、多欣賞各類美的音樂。因為音樂對人的情感影響比其它藝術影響更為迅速,更為強烈。

  幾個音符、幾個樂句就能立即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發生變化,使孩子從聽音樂中感受樂曲的音準、節拍、節奏、調性、力度、速度、和聲、音色等,逐步領會音樂的妙處。

  2.讓孩子們多聽故事,特別是有趣的童話故事。孩子們不僅可從那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學到很多知識,還能從那繪聲繪色的語氣中豐富情感,感受親切的、溫柔的、美好的、活潑的、漂亮的、可愛的、善良的、醜惡的、激動的、安靜的等等情緒。還可發展他們的空間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3.多聽多念兒歌。兒歌短小精悍,韻律感、節奏感極強,易學易記,朗朗上口,又富於表演性。多聽多念兒歌,可以加強孩子們咬字、吐字的能力;邊念邊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可培養他們的韻律感,語言的抑、揚、頓、挫感,動作協調感和表達能力。

  以上三種形式,孩子們喜歡,做起來又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無論在課堂還是在玩耍中,或由老師指導,或是自由發揮,均可進行。

  培養小孩樂感的技巧

  1:先提高孩子的聽覺 ,培養孩子的樂感,聽覺是關鍵。給孩子精心選擇一首她比較喜歡的一首歌曲,每天讓孩子多聽聽,至少應持續一段時間都聽這一首歌曲。

  2:然後可以和孩子做一些有關於節奏方面的遊戲,比如說可以 節奏接龍,和小孩比賽誰知道的節奏多,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小孩的興趣和對節奏的認識

  3:等到小孩學的差不多,就可以讓小孩在樂隊中排一些他已學過的曲目,讓小孩在樂隊中感受音樂及音樂的樂趣。

  提高樂感的方法

  一、要加強聽覺訓練和提高心理素質,作為樂感的良好基礎和條件。

  二、要學習音樂理論知識,如技術理論方面的基本樂理、和聲、復調、曲式及作品分析及配器等。思想理論方面的音樂史、音樂鑑賞、民族民間音樂、音樂美學等。只有具有淵博的知識、開闊的視野,明瞭音樂的各種表現手段,才能更有利於加深對音樂的認識、分析、理解。

  三、要多聽音樂,因為音樂離不開欣賞,樂感的培養也離不開具體的音響,只有置身於音樂的滋潤和薰陶下,方能增長感性知識和音樂細胞。同時,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和再創造,它即能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理智上的滿足和情感上的愉悅,又能在美的評判中受到教益和提高鑑賞力。所以經常聆聽各類典範作品,廣泛欣賞那些五光十色的音樂形象的塑造,才能不斷加強對音樂的感受 、理解和整個樂感的培養。

  四、要掌握技能技巧,因為技術是表現音樂的先決條件和表現內容的手段,只有較好的掌握了演唱、演奏、創作等技巧,才能豐富音樂的表現。

  五、要全面加強文化修養、思想修養和生活體驗。文化修養能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 思想修養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提高至關重要, 切實的生活體驗能使學生對音樂的表達感受時,能用心用情全身心的融入音樂意境裡。

  六、 多看多看音樂作品、音樂家傳記和音樂家防談錄。瞭解音樂大師用何種方式思考問題。如莫扎特、貝多芬等。也可多看音樂DVD,以各種形式增強學生的樂感。

  七、 多思考 。把音樂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的聽、看要用心,融入音樂,感受音樂。在心中建立音樂的標準,美的概念。這樣在自己學習音樂時就會有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