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氣息不足的解決方法

  有很多愛好唱歌的朋友在演唱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氣息不足的問題。那麼應該怎麼解決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無聲脣顫音

  今天在這裡就要告訴大家一個非常簡單,又行之有效的練習方式——無聲脣顫。即用氣息吹動你的嘴脣,讓它顫動,保持一定的時間。這個練習我們稱之為無聲脣顫音。

  無聲脣顫練習可以非常好的改善我們氣息的控制能力,可以讓氣息變得更加穩定,並提升氣息量。有效地解決在唱歌過程中氣息不夠用,聲音抖,聲音飄的常見的氣息問題。

  作用

  如果有一些朋友找不到這個無聲脣顫的感覺的話,可能是由於某些部位的肌肉不夠放鬆。這時我們可以用雙手輕輕託在嘴角兩側的臉頰上,再來做這樣的一個練習,你就會發現這樣做起來容易很多。

  唱歌氣息不足的練習要點

  首先我們的身體姿態要保持中立而且放鬆。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不能夠彎腰駝背,也不能夠過分地僵硬挺立。只要保持一箇中立端正放鬆的狀態就OK了。

  其次在我們換氣的時候,或者說吸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保持一種向下鬆的感覺,整個人放鬆下來。而不要挺胸聳肩,吸氣吸的非常的緊張和誇張,這樣是不正確的。

  第三當我們吐氣的時候,也就是做我們無聲脣顫音時,腰腹部以及胸口要適當微微開啟,保持一個支撐的,膨脹的狀態,否則我們的氣息也會過快地用完了。

  其實我們一般人的肺活量對於唱歌來說理論上都是夠用的,一般覺得不夠用可能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1.唱歌的句子之間,該換氣的地方沒有換,句子太長氣不夠。

  2.我們呼吸的位置不對,有可能用了胸式呼吸,這樣氣吸得少和淺,氣容易不夠用。

  3.氣吸得位置對了,也足夠的量,但是我們在唱歌的時候漏氣了。我們要想到整句歌,然後均勻的分配好氣息。

  如果實在覺得自己肺活量小,可以跑跑步,游泳也是不錯的鍛鍊方法。

  唱歌氣息問題的破解方法

  ***1***歌唱中要保持吸氣狀態

  吸完氣後,有一個瞬間的停頓,這是吸氣後、用氣前一個自然的短暫停頓,這個停頓造成了吸氣和用氣二股力量的對抗,用氣時要儘量利用這種對抗力。它不僅可以保持氣息的深度,還能使歌唱時氣息均勻、流暢、持久。仔細體會一下,這種對抗實際上是一種吸氣的保持狀態。用吸甲I氣狀態演唱,只是一種感覺,其實誰也不能在唱的過程中還能吸進氣來,但是就用這個感覺便可以達到保持氣息的目的。這種狀態能保證聲音位置和氣息的平衡,還能使氣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暢通無阻,在演唱過程中,氣息越是不夠用,就越是要保持這種吸氣狀態。

  保持吸氣狀態歌唱的練習:

  首先做做無聲練習,吸完氣後,把舌尖輕輕觸下門齒,發出“絲絲”聲,一口氣吐得時間越長越好,要求撥出的氣息要均勻、平穩和慢,讓“絲絲”聲強度一樣,不可忽強、忽弱,呼氣越慢越長,就越能體會到呼與吸的對抗作用,和氣息需要有意識控制的力量。傳統聲樂有一種利用吹蠟燭練氣的方法。將一根點燃的蠟燭置於前面,吹蠟燭時,不許將蠟燭吹滅。要求慢慢把蠟燭火苗吹向一個方向,且火苗要平穩,擺動幅度不能大。練習後,如果自己的後腰和腹部有痠痛的感覺,說明你找到了呼氣時對抗或者說是控制的正確感覺。

  ***2***歌唱中保持嘆氣狀態

  歌唱中容易出現的氣息不夠用和憋氣現象,除了與吸氣狀態保持不住有關,還有一點就是與氣息不放鬆有關。歌唱中氣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氣息通暢持久的使用。但如果氣息被過份的控制,則會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靈活。導致氣息無法通暢,難以持久。怎樣做到吸入的氣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放鬆和嘆氣。這裡所說的放鬆是對過份僵持而言的。嘆氣是指用嘆氣的感覺,而不是把體內的氣全部撥出去。嘆氣動作是我們生活中的習慣動作,人人都會做,而且比較容易找到放鬆的感覺。在積極興奮的氣息保持中,不可忽略運用嘆氣的感覺來歌唱,這樣,氣息不僅有深度,也自然、放鬆、流暢。在使用嘆氣狀態進行歌唱時,要注意聲音不要脫離呼吸,否則就會氣聲脫節、難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說演唱中的嘆氣狀態是和保持吸氣狀態同時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

  它們使氣息的撥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鬆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鬆懈。這種呼氣方法也稱作“揉氣”。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氣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猶如揉麵似的慢而有韌性地向外“揉”出。保持嘆氣狀態歌唱時,如果你感覺腰腹部膨張而不僵,胸部擴充套件而不憋,氣息有控制的流出,這時,你的感覺就基本上對了。繼續鞏固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