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鳴在唱歌技巧中的重要作用

  在唱歌學習中,哼鳴練習是一種很重要的訓練方法。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

  

  一、哼鳴練習能較好的使喉部肌肉放鬆,進而有助於開啟喉嚨

  “開啟喉嚨,穩定喉頭”是歌唱基本功訓練的前提,是歌唱者聲樂技巧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之一,同時,它也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開啟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喉頭自然向下,保持嘆氣的狀態,喉外肌肉不能緊張,下頜不能僵硬,下巴要自然放鬆。在歌唱練習時,聲樂學習者往往盲目追求聲音的音量,忽視內口腔的建立,因而出現捏喉、擠壓的毛病,這種違背科學練聲的歌唱狀態,最終導致聲音憋在喉部,聽起來覺得聲音出不來,這時,我們如果採用邊打哈欠邊進行哼鳴的方法練習,就有助於喉部的肌肉放鬆,讓聲帶自由振動,產生具有泛音的效果。

  當歌唱者在哼鳴練習時開啟喉嚨的狀態建立了,尤其是把聲音送進打開了的鼻咽腔,這時,我們就能體會到鼻腔面罩部分有一種輕微振動的感覺,這就說明,已經打開了鼻咽腔,把聲音哼到頭上去了。世界上許多著名歌唱家多次共識:“能哼到哪裡,就能唱到哪裡!”

  二、哼鳴練習有助於體會聲音共鳴的感覺,進而獲得高位置的“頭聲”。

  如何控制音色的豐富變化,掌握良好的共鳴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恰當的運用好歌唱的共鳴,讓聲音通過腔體振動共鳴而發出來的聲音,就會使原本單薄的聲音獲得共鳴的效果,從而達到美化聲音的目的,從而獲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音色優美動聽,具有穿透力的聲音。而哼鳴正是一種很好的調節聲音高位置和發展共鳴的練習方法。在《歌唱中的自由》一書中,菲力普建議:“學習唱歌的人要儘可能多地練習哼唱。”

  哼鳴練習時,將雙脣微微閉住,舌頭平放,舌尖***下齒,軟顎上提,我們要努力克服不把聲音壓在喉嚨裡,口腔內建立自然空間,就好像含著半口水,感覺聲音是位於頭的前上部,氣息則均勻柔和地嘆出來,而聲音好像是從很遠很小的地方傳來的,這時,我們可以體會到頭腔共鳴,逐漸由哼鳴轉唱為開口音,而聲音的感覺位置始終保持在哼鳴的高度上。這樣,經過反覆的練習,發出的聲音就會逐漸集中明亮,結實圓潤,穿透力更強,採用這樣的練習,就使歌唱者獲得了歌唱技巧中追求高位置的頭腔共鳴。

  三、哼鳴練習有助於“換聲區”的解決,進而擴充套件音域

  我們知道,歌唱訓練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解決換聲問題,如果換聲問題得不到良好的解決,就會使聲音不統一,不能順利地擴充套件音域,更不能唱好高音,從而,也就不能圓滿地演唱作品與完整地表現作品。我們所指“換聲區”就是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甚至感到要出現破音,頓時感覺上下聲音不統一,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我們必須將兩個聲區之間的矛盾減少到最低限度。其實說到換聲點,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也就是真假聲統一的問題,掩蓋一些真聲聲音就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這樣聲音的銜接才會自如。

  通過在學習實踐中,我能感覺到哼鳴訓練法對我們的換聲區有很大的幫助,因哼鳴練習不需要大的音量,它是一種對弱音的控制與要求口腔的鬆弛度,同時,加強了腰腹肌的有力支援與控制,把聲音哼在上面的鼻咽腔和後面的咽管裡,這種高位置發出的聲音,真聲與假聲基本上是混合在一起,通過快速哼鳴練習,促使聲音轉換靈活,真假聲兩種技能很好地結合。唱低音時多用真聲,唱高音時假聲運用較多,唱中音則以混聲為主,每個音都在高位置上帶著假聲的感覺成分。在練習中,喉部越鬆,自然,越能發出低音區的音,有利於向下發展音域。如果聲音裡假聲的比例越大,音就越高,由此,歌唱的音域極大地得到了擴充套件。

  四、哼鳴練習有助於控制氣息與聲音的平衡,進而獲得歌唱器官協調自如的運動

  歌唱的訓練也就是呼吸的訓練,因為氣息貫穿著整個歌唱的過程,氣息是動力源。“氣息控制”是指歌唱時肺裡的氣壓作用於聲帶,衝擊聲帶,使聲帶形成瞬間的開閉產生振動將聲波傳遞出口腔,這就要求在保證聲波傳送的情況下,儘量控制氣息來達到延長樂句。在歌唱時,用氣要適度,氣息控制要協調平橫。這種協調平衡是橫膈膜與腹部肌肉之間的一種平衡的控制能力。有時當我們在歌唱的過程中,氣息總是沉不下來,總往上跑,越唱到高音,聲音整個是提著的,而不是嘆下來的,然而當我們過分的去注意氣息,往往則使聲音僵硬,或憋氣,以至於導致音準不穩。而哼鳴的用氣正好能使氣息均勻,節省又有控制,依靠橫膈膜及腰部的周圍,產生一種良好的由口咽腔,胸腔到橫膈膜之間的氣流通道,並具有流動的感覺。通過這樣的練習,使我們用最少的氣息獲得最大的共鳴效果,使氣息靈活流暢又有支援,使聲音靈巧輕鬆又富有彈性,和正確的控制能力,它有助於歌唱器官整體協調、配合。

  哼鳴練習的學習,對於不同程度、不同條件的學習者都有不同的要求。對於初學訓練者,我們首先可採用慢速、簡單的哼鳴練習,避免開口發聲的緊張以及喉頭上提或擠壓的毛病,當聲音出現空、虛屬正常現象,因為氣息整個是通暢的,不會出現憋氣、壓喉的現象,這樣,在較短的時間裡,基本上就能達到正確的歌唱發聲狀態。對於高階階段的訓練者而言,採用中速、流暢的哼鳴練習,在要求上則逐步增加力度與速度,加強整體共鳴感的要求,使在氣息支援的控制下,達到聲音靈活、流暢,音色圓潤優美。

  五、哼鳴練習有助於聲音集中,進而獲得良好共鳴

  所謂聲音集中是指在發聲時,把大部分振動或共鳴集中引向一個特定的部位,初學者嗓音音色往往有空、虛、散、不集中等現象,而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嗓音缺乏內在的點,而哼鳴練習針對這一毛病將能得到明顯改善與解決。

  練習時,找到這個點,先將雙脣微閉,上下牙稍開啟,閉嘴微笑狀,將咽壁站立,從胸腔發出結實集中,穿透力強的閉口音,在哼唱過程中,想象著從軟口蓋小舌處到頭頂後上方有一個細小的洞,讓聲音穿針引線,從這個小洞穿過去,感覺聲音集中在鼻腔頂端,不管音的高低如何變化,聲音的位置始終保持著這樣的高度,歌唱時的位置和哼唱時的位置相同,它始終保持深呼吸,氣息在腰腹肌有力的控制的支點上穩穩地沉下來,然後氣流向頭腔、鼻腔上送,喉部肌肉放鬆,喉頭處於下放而不壓喉,擋氣發聲的狀態,這樣得到的聲音高亢明亮,集中統一。

  六、哼鳴練習有助於疲勞、受損傷的聲帶得到休息、恢復

  偉大的歌唱家卡魯索說過:“許多歌唱家每天都練習哼鳴,我的親身經驗可以證明這種練習的好處,哼鳴使嗓音增加靈活性,而又使聲帶得到休息。”聲樂學習者如果歌唱方法不正確,如喉嚨過度用力,力量太重等等,都將會造成對聲帶的破壞,這種情況可用哼鳴練習來調整、修復。

  哼鳴練習時,應以輕聲小聲為主,放鬆喉頭,集中氣息,閉合好聲帶,讓集中而又有支援控制的氣息使聲帶發出柔和、輕聲的哼鳴,然後逐漸慢慢增加練習時間,使聲帶得到必要的保護、休息與恢復。

  總而言之,哼鳴練習在聲樂學習中是一種重要的訓練方法,只要能正確的掌握它,運用它,就能幫助我們獲得流暢靈活、清晰明亮、集中結實、優美圓潤的歌聲。

  哼鳴練習方法

  檢驗“哼鳴”對錯與否,可以在“哼鳴”時,看嘴巴能否隨便做動作而不影響“哼鳴”的效果。這樣用“哼”所帶的聲音也就對了,嘴巴在做咬字動作和表情之時也不會影響聲音。

  “哼鳴”有大哼鳴和小哼鳴之區別,一般使用大“哼鳴”,練習聲音更開一些,比較圓潤,掩蓋色彩更多些,聲音與呼吸容易平衡,形成歌唱的垂直狀態。練大“哼鳴”時,有小聲哭泣之感,一般從上向下嘆唱為好,似乎把聲音嘆在氣上了,這樣就不脫離呼吸了,形成一個歌唱的整體,這種聲音很寬厚,通暢,唱創作歌曲和氣勢較大的作品更為合適。

  使用小“哼鳴”練習時,有一個明確的交點,唱起來聲音明亮,有個“心”,便於咬字、動作靈活,更適合唱民歌或戲曲等。

  練唱時,要注意喉嚨開啟和氣息深度的保持,否則很容易氣高喉緊,聲音尖銳,穿透力不強,直接影響到音色和音量的發揮,所以時刻注意聲音的平衡和比例關係是非常必要的。綜上所述,大小“哼鳴”感覺狀態基本相同,只是在哼的感覺上有所區別,兩種辦法均可使用。“哼鳴”唱法,對調整聲音的平衡,找到歌唱的整體感覺比較有效。在練歌時,可以先用“哼鳴”把旋律哼下來再用哼的位置念歌詞,每個字都不要離開“哼鳴”的位置,為了保證統一,換字的動作儘可能要小,然後再根據這樣的感覺把聲音放出來唱,就可以達到聲音與字的統一協調連貫。

  可以先哼、後念、再唱,這三種感覺是一致的,都不要脫離“哼鳴”狀態來帶字帶聲,注意它們的共同性的前提下再體現每個字的特點。

  歌唱的哼鳴練習步驟

  1、在作出哼鳴前,我們必須要放鬆自己的身體,調整一下姿勢,然後作出正確的呼吸方式。再來就是發出氣泡音,做出氣泡音是為了讓我們聲音有點,這個點可以理解成發聲點也可以理解為聲音的支點,因為我們在歌唱時總是希望自己的聲音是有根的,它應該像放出去的風箏,這根線永遠拽在自己的手裡,不會隨風而去。而不能像潑出去的水,潑出去就沒了,不由我們控制,沒有控制的聲音,在歌唱中是不可取的。

  2、接著我們找到這個點以後要氣泡音轉發聲,只是我們發的是“M”,我們在做中低聲區哼鳴時會有口腔裡面含著半口水的的感覺,或半打哈欠的感覺,我們的下巴、頸部、喉部、聲帶都是處於放鬆的狀態。哼到高音區舌頭會主動蓋住上顎的,這樣它的通道變窄了我們便能發出細小的、高的聲音,但這只是讓你去感受這樣的聲音位置與音色,我們歌唱時還是需要舌頭是平鋪於下牙床的,並且舌面中間凹下成溝,還記得唱歌高手在歌唱時嘴巴張的很大,恨不得把嘴巴里的所有都讓你看到嗎。切記不要提喉擠壓聲帶。

  3、我們哼鳴時的雙脣是輕輕地微閉,上下牙齒也是輕輕地觸碰在一起,舌頭要攤平,舌面中間凹下成溝,輕輕地抬笑肌。為了檢測我們的哼鳴是否在上顎以上或是否在高位置,練習音階時,我們的嘴巴是可以張開再閉起來反覆這樣,但不影響哼鳴,如果聲音有變化,那證明我們的哼鳴是有問題的,是錯誤的,需要及時糾正,否則在錯誤的路上會越走越遠越陷越深。

  4、最後,哼鳴是不需要大音量的,只需要聲音的位置。哼鳴時要有氣息的支援,感受橫膈膜與腹部肌肉之間的對抗。音階上下行,上行練習氣息的支援感,下行練習聲音的高位置支援,保持住發聲點,聲音之間不要有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