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絃的基本樂理知識

  和絃***Chord***源自希臘文χορδή,是樂理上的一個概念,指的是一定音程關係的一組聲音。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

  按照三度音程關係或非三度音程關係,二個或以上的音的結合 ,叫做“和絃”。

  按三度音程關係構成的和絃,由於各音間保持一定的緊張度,音響協調豐滿,併合乎泛音的自然規律,因而被廣泛採用。按非三度音程構成的和絃,雖不像按三度音程構成的和絃那樣被廣泛採用,但對豐富和聲的色彩、建立民族和聲語言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故也不應忽視。

  構成和絃的諸音,叫做該和絃的和絃音。在和絃的基本形態中,最下端的一音,叫做“根音”。其餘各音均按它們與根音構成的音程關係來命名。

  ***二***

  三和絃有三種不同的低音位置:

  根音在低音位置,叫做原位。因低音與上方兩音分別構成三度和五度音程,得名三五和絃,常用數字“5”標記。

  三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一轉位。因低音與上方兩音分別構成三度和六度音程,得名三六和絃,簡稱六和絃,以數字“6”標記。

  五音在低音位置,叫做第二轉位。因低音與上方兩音分別構成四度和六度音程,得名四六和絃,以數字“46”標記。

  由於等音關係,增三和絃的原位和轉位,與在同一低音上構建的其他位置的增三和絃並無音響上的差別。所以,增三和絃的不同低音位置,一般需要依靠記譜或音樂的調性感覺來加以區分。

  和絃的轉位一般不會使和絃的性質發生改變。三和絃的三種低音位置,會對和聲的穩定性產生不同的影響。同一穩定和絃,原位最穩定,第一轉位次之,第二轉位最不穩定。

  大小調和聲對四六和絃使用的限制,從來都是十分嚴格的。

  三和絃亦有三種不同的旋律位置:

  根音處在最高聲部,叫做根音旋律位置。這是三和絃的各種旋律位置中,最能增加和絃的穩定性和完滿性的排列。

  三音處在最高聲部,叫做三音旋律位置。這樣的旋律位置會削弱和絃的穩定性,但和聲音響飽滿,色彩鮮明。於結構中***指在音樂進行中***運用,可增加音樂的動力。

  五音處在最高聲部,叫做五音旋律位置。這也是一種影響和聲穩定性和完滿性的排列,但其性格的鮮明程度不如第二種。

  大調與小調中的三和絃

  在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的各個音級上,都可以構成一個它所屬調式的自然音三和絃。

  自然大調的I、IV、V級是大三和絃,II、III、VI級是小三和絃,VII級是減三和絃。

  和聲小調的I、IV級是小三和絃、III級為增三和絃,V、VI級是大三和絃,VII,II級是減三和絃。

  對於這些和聲的基本材料的認識,不僅需要從調式音級的角度去鑑別,而且也應當以大小調對置的方式加以比較。大調和小調的和絃,只有V、VII兩級上的和絃結構相同。其他音級上和絃結構的差異,正是大小調和聲材料各自構成特徵的表現。

  和聲基礎訓練為什麼一定要使用和聲小調***即第VII級升高半音的小調***?這是大小調和聲基本風格的要求。當掌握了大小調和聲的基本規律之後,欲轉向包括自然小調在內的其他調式和聲風格的實踐,將是比較容易的。

  和絃的標記,本教程採用音級標記法,即根據和絃根音在調式音階中的級數來標記和絃。羅馬數字代表和絃的級數。和絃的低音位置,用阿拉伯數字在音級標記的右下方註明。更嚴格的要求,應以羅馬數字的大寫和小寫來顯示大小調式的區別,有的還在小寫羅馬數字的上方加一圓點以便於辨認。

  ***三***

  構成“和絃”的協和性要素

  音程:兩個“半音”構成一個“全音”即“大二度”,一個“全音”加上一個“半音”叫做“小三度”,兩個“全音”即構成“大三度”。這些‘度’‘全音’‘半音’都表示音調間不同的距離,就是“音程”。3.頻率:①八度音程時兩個音的頻率比是1:2,五度音程時是2:3,大三度音程時是4:5,小三度音程時是5:6…..表示頻率比的兩個整數越大,協合程度就越差。②三個音的頻率比,如“大三和絃”是一個“大三度”再疊置一個“小三度”共三個音的頻率比是4:5:6, “小三和絃”是一個“小三度”再疊置一個“大三度”,其三個音的頻率比是10:12:15,在聽感上“大三和絃”比“小三和絃”更和諧的原因,基頻的頻率比越小就越諧和,也就是諧波有更多重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