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彈鋼琴的方法

  鋼琴學習者是既有兒童也有成年人,本人認為無論年齡如何,只要找到合適的方法,都能實現自己彈奏鋼琴的夢想。有哪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初學者彈鋼琴建議

  兒童在5歲左右開始學琴一般是比較合適的時間,接受能力很強,如果有天賦方法得當的確有可能成為專業的演奏者。但是對於很多成年人,學鋼琴都是為了興趣,為了完成小時候無法實現的夢想。而且成年人學習前都會有所疑惑能學好嗎?其實只要你並不是為了成為像朗朗那樣的大師,學琴和年齡無關。任何人都可以花較少的成本學到很多的鋼琴知識,彈奏出好聽的樂曲,抒發內心的聲音。如果你希望是這樣,那麼請你繼續看下去!

  為了快速達到以上目的,又不想走彎路的話,首先要學會看五線譜,最終達到快速看譜、彈奏的目的。視奏能力一般不可能在初學階段就很強的,當你程度提高以後,再回頭演奏程度低的曲子就會發現視奏能力強了。這個不是智力問題,是需要長期艱苦不間斷地訓練的。當然訓練也有方法,首先就是基本功,如果是學習《學音樂最怕走彎路》系列教程的話,這也是我再三強調《視唱練耳篇》的重要性。

  基本功練習就用哈農。無論你是初級學員還是鋼琴專業人員。哈農無疑都是最最重要的練習。每天假如有時間的話把哈農的前10條彈上四遍***共40遍***中間不休息。彈累了就放慢速度,但是決不停。有些人覺得哈農和我們彈的曲子沒有關聯,而且枯燥無味。我倒不覺得。哈農其實和我們彈的曲子息息相關,甚至比曲子更重要。哈農就象手指的長跑鍛鍊,跑的久了,速度和駕馭力就強了。如果我每天只練一小時琴,我一定會保證哈農練半小時。

  初學者由於學琴時間還比較短,可能還涉及不到一些較複雜的曲子和技巧。那麼練琴的重點就是要注意基本功、手型等基礎學習的技巧上了。由於曲子較短,學生練琴很容易彈熟,便以為自己沒有什麼可練了。其實往往忽視了最重要的:手型--比如有沒有手指沒有高抬指;手指指尖有沒有站住;大指、四指、五指的指尖;節奏---有沒有休止、切分、弱起、三連音等彈奏的錯誤等;音準----一般集中在升降號有沒有看錯的問題。當然依據每個學生不同情況還會有不同的側重點。

  建議初學者要多慢練,不要快。要一條一條的彈清楚。要注意:1音準2節奏3手型4技巧***主要是跳音、連音、樂句等有沒有做到等***。如果初學者如果覺得彈哈農有些困難的話,也可以彈些再簡單些的手指練習,但要注意------每個手指要平均對待,左右手要平均對待。還有一點也必須提出為了訓練學生的音樂流暢性,短小的曲子如果有地方彈錯,建議從頭再彈,養成好的習慣。這點很重要。

  :彈鋼琴中的弱音的竅門

  一、每日的音階練習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練習,不要只用快、響來要求。力度的幅度可以逐漸擴大,強到多強?弱到多弱?可以最大限度地訓練重量彈奏法。比如,上行漸強,下行減弱,或者反之。而且速度一定要慢!速度慢了,才能夠靜下心來聽:是哪個手指的控制力不好,然後重點練習它。

  二、選擇“慢的、柔板”一類的作品學習,用自己能夠理解的,能夠被感動的音樂片斷,來訓練觸鍵。這一訓練要有對音色的想象,因為有了衡量的標準,練習才有效果。另外,單就弱音來講,浪漫時期尤其是古典時期的作曲家作品,還是要注意聲音的“點”,做到聲音“輕而不虛”,就是說,不論是強還是弱,指尖都要有內在的力量,彈出有穿透力的聲音,讓音樂廳每個角落的聽眾都能聽得到。這個問題,在鋼琴大師課上,大師一般用“針尖一樣有力的指尖”來要求學員。如果一要求弱,手指就發軟,或者到弱的地方,降不下音量來,其實就是沒有準備好!這個準備包括演奏者在音樂情緒上的提前準備,和彈奏動作上的準備,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問題,是需要長期的嚴格訓練才能達到統一的。這兩種方法,一種是純技術訓練,一種是技術和音樂的結合,實踐證明是有一定效果的。傅聰說,“有腦子的鋼琴家,哪怕音樂上少一些,彈出來的東西也是好的,比頭腦不清醒地要好。”練琴不動腦是很可怕的。在練琴和教學的過程中,彈鋼琴的人,僅僅有對音樂的感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靈動的手指、紮實全面的技術功底做依託,兩者結合起來才是完美稱職的藝術家。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