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譜的簡介

  《琵琶譜》是中國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琵琶曲集,清代華秋蘋編訂,故又稱《華秋蘋琵琶譜》,簡稱《華氏譜》。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琵琶譜》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琵琶譜》的概述

  上卷收錄王君錫的傳譜,有文板5首,武板7首,雜板《普庵咒》1首,大麴《十面》1首***又稱《淮平楚》,在“華氏譜”中名為《十面》***。中、下卷收錄浙江陳牧夫的傳譜。中卷有《思春》、《昭君怨》等文板18首,《步步高》、《巧梳妝》等武板12首,《春光好》、《鳳銜珠》等隨手八板5首 ,《倒垂蓮》、《小月兒高》等雜板14首。下卷有《將軍令》、《霸王卸甲》、《海青拿鶴》、《月兒高》和《普庵咒》等大麴5首 。華氏編訂時不加增改,忠實於舊譜,並參照琴的減字譜法,擬訂了比較完整的琵琶指法譜字,對琵琶的定弦、把位、指法等加以規範化,對優秀琵琶曲的儲存和流傳有很大貢獻。

  《琵琶譜》的相關介紹

  “華氏譜”共收錄有北派14曲、南派54曲,用工尺譜點板記寫,旁註指法。華秋蘋參照琴用減字譜法,規範並制定了琵琶比較完整的指法符號***左手指法16、右手指法8***,對後世琵琶曲譜的記錄、編訂奠定了基礎。

  “華氏譜”對後世具有很大的影響,著名琵琶曲《十面埋伏》*** 又稱《淮平楚》,在“華氏譜”中名為《十面》***的完整樂譜最早就見於此;無錫著名琵琶藝術家楊廷果唯一存世的作品《普庵咒》也見於此;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採用了“華氏譜”中的部分樂曲,並且陸續整理成為現在流行的演奏曲;無錫派也因此而名聲鵲起。

  《南北二派祕本琵琶譜》前後出版三次,為研究琵琶古譜,提供了寶貴資料,對後世學者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錫派的嫡派傳人不多,而如今能解讀、應用工尺譜的人就更成了鳳毛麟角。但無論如何,無錫派在清代中葉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琵琶藝術的發展作出的貢獻,確是歷史性的。

  琵琶的歷史

  多年來,中國形成不少琵琶流派,著名的有浙江、直隸、無錫、浦東、平湖和崇明等派,同一樂曲各派在樂譜、指法和演奏風格等方面都各有特點。無錫派的代表人物華秋蘋,又名文彬,***1784-1859***,號借雲館主人,無錫盪口鎮人。擅琴兼唱崑曲,好詩詞、篆刻、繪畫,通醫學,曾以行醫為業,是一位極具智慧和遠見的藝術家。他認為,曲譜一向為各派內師徒間直接授受,樂曲始終沒有能夠用以廣泛傳播的、集大成的曲譜,而在傳抄過程中,常有“魯魚亥豕之訛”,致使琵琶的演奏藝術受到限制,這對琵琶藝術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清朝乾嘉時期,儘管流派眾多,但中國琵琶大體分為南北兩系,南以浙江陳牧夫為代表,北則以直隸王君錫為翹首。華秋蘋往南趨北,向當時的兩位大家陳牧夫和王錫君學習兩派的祕譜,學成回到無錫後,他與同人華映山、華子同、朱右泉、薛愚泉等一起合作,在虛心聽取裘晉聲、陳梅樽、蔡開基等無錫派前輩意見的基礎上,採集考訂輯成了《南北二派祕本琵琶譜真傳》***簡稱“華氏譜”***三卷,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初刻刊印,是我國第一部印行的琵琶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