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計劃怎麼寫?跟著小編觀賞下面是為您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僅供大家查閱。

  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年級學生48人,家庭學習環境良好,家長有一定輔導能力的約佔50%,其餘學生全靠課堂教學進行數學學習。上期考試結果,及格率100%,優生率49%。總體來看,學生在10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的計算方面基本達到教學要求,但少數學生的計算速度和正確率仍需提高。在數學知識的應用方面,學生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但一部分學生欠仔細、靈活。在數學的學習習慣上,聽課習慣、作業習慣都有一定進步,但學生在學會審題上還需要培養和訓練。

  二、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

  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和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掌握萬以內的位數順序,會讀、寫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並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並能結合實際進行估算。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個部分的名稱,乘法和除法的

  關係;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會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知道小刮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刮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複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並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有運用數學去創造沒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1、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重點:

  1、表內除法。

  2、萬以內數的認識。

  3、用數學解決問題。

  五、教學難點:

  培養生學會獨立審題的能力;學會解決各種應用題。教學用具:表內除法練習表、萬以內數位表、學習平移、旋轉的操作學具、口算練習表等

  六、教學措施:

  1、鑽研好《新課標》,精心備好課,確保課堂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2、教學任務在課內完成,課外儘量不留作業,或只留興趣性、發展性作業。

  3、對學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優點,不用一個刻度要求每一個學生,作業佈置分層進行,避免部分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心理負擔。

  七、課時安排:

  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解決問題***4課時***

  ***二***表內除法***一******13課時***

  1.***1***除法的初步認識***7課時***

  ***2***平均分***2課時左右***

  ***3***除法***3課時左右***

  2.***1***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2***整理和複習1課時

  三、圖形與變換***4課時***

  剪一剪***1課時***

  ***四***、表內除法***二******9課時***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3課時左右***解決問題***4課時左右***

  整理和複習***2課時左右***

  ***五***、萬以內數的認識***8課時***

  ***六***、克和千克***2課時***

  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在一年級這一年的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專心聽講,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基本能夠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並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書寫不是很規範,回答問題聲音不是很洪亮,有不明白的問題不願意問,今後要加強個別輔導.

  二、教學要求

  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學生喜歡且自己能夠看懂的連環畫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引導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知道1米、1釐米的實際長度。學會用刻度尺量線段的長度和劃定長的線段。從生活實際出發,學生初步瞭解乘法的含義,體會乘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聯絡。學生在學習了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通過觀察、聯想、推理在探索與交流中編出6-9的乘法口訣。結合生活實際引出乘、除法計算的兩步式題,學生正確掌握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並能熟練計算兩步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學生初步瞭解乘除法的含義,會讀、會寫乘、除法算式,知道乘、除法算式的個部分名稱,體會乘除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絡。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正確的口算,並在計算中,體會編制口訣的必要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引導學生運用初步的空間概念說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全面看問題的意識。學生通過觀察例項,初步感受生活中的評議平移、旋轉現象,直觀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初步滲透運動、聯絡的辯證觀點。通過創生情境,學生明確統計的必要性,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實際作用,激發學習興趣和求知慾,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來。培養學生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初步學會有意識的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通過統計知識的學習,進一步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出來。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動腦筋思考及主動探索的精神。培養學生有調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及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能清楚的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運用有關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口訣,會利用口訣求積,求商,能較迅速的用表內乘、除法解決一些簡單的乘、除法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組織多樣有效的學習活動,恰當的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線段知識。學生通過觀察例項,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旋轉現象,直觀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在學習中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乘法口訣,能正確解答用乘法和除法計算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試商及理解有關除法實際問題的思路。會畫給定長度的線段的長,並發展學生的思維。通過統計知識的學習,進一步體會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用適當的詞語表達出來。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

  四、學期教學工作目標

  1、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

  2、培養學生認真地計算能力及習慣,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

  3、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正確率。抓好尖子生。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讓他們會傾聽別人講話,認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

  5、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6、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7、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五、主要教學措施及方法

  1.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概念的教學。

  ***1***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能親身感受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知識的過程。

  ***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長度概念。

  ***3***結合知識的重難點,在學校有意識的補充學生自身知識的不足,為解決重點作好準備。

  ***4***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生活觀察、交流、概括,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索。

  2.認真引導教學表內乘法和除法

  ***1***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初步瞭解乘、除法的含義,體會乘除法運算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會讀會寫乘法算式。

  ***2***舉行小型的計算競賽,激發學生興趣。通過比賽,選出優勝者,鼓勵進步者,予以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使學生牢記乘法口訣,要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並逐步做到運用乘法口訣求積、求商。

  3.加強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1***使學生通過平移和旋轉現象,直觀認識物體的平移和旋轉。

  ***2***在觀察與操作過程中,使學生體會物體經過平移,旋轉後,物體本身未發生變化,只是物體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從而培養學生的空間的觀念。

  4、加強統計和可能性的訓練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明確統計的必要性,體會統計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使學生了解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會用適當的詞語進行描述。

  3***培養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初步的推理、判斷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全班有學生31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4人。經進行寒假檢測試卷分析後,本班學生上學期在口訣及知識運用等方面掌握不夠紮實,主要原因是練習及反饋不夠。本學期要根據以上情況,為提高本學科成績,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反饋訓練,為提高差等生的成績做出應有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解決問題、表內除法***一***、圖形與變化、表內除***二***、萬以內數的認識、克和千克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統計、找規律、總複習等。

  三、教學目的要求

  ***一***、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資訊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資料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初步瞭解統計的意義,體驗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資料。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時、分、秒的教學活動,認識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4、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5、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6、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學習《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紮紮實實開展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集體教研的作用。

  3、認真研究、創造性的使用實驗教材,認真備課、上課,向課堂教學要質量。

  4、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5、定期進行測試,及時反饋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