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逆收官子的原則

  官子的種類通常歸納為三大類,即雙方先手、單方先手和雙方後手。下面小編給你介紹,歡迎閱讀。

  

  到了收官階段,雙方先手的官子“力在必爭”,雙方後手的官子“從大到小”,可以說這是無可置疑的準則。然而,對於單方先手的官子,對方下出時為逆收官子,雙方又應該遵循什麼原則呢?

  圖 1

  圖 2

  ***圖1***黑1、3扳粘,如果時機正確是先手,其價值為先手3目。

  ***圖2***黑1斷吃一子,在一般情況下,白2必須應,黑1斷的價值為先手4目。

  諸如這一類單方為先手,另一方為後手的棋形,在中盤階段,當我們判斷形勢和計算空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依據上述原則的。

  然而,在實戰對局中,***圖1***的黑1扳,因對白方這塊棋的生死沒有影響,所以不能認為它是絕對先手,假如盤上其它地方有比黑4位吃一子更大的官子時,白4便可以不應。***圖2***的黑1斷吃雖可說是絕對先手,但在實戰中往往因為劫材或氣的關係而保留不走,因此都存在被對方逆收的可能。

  圖 3

  圖 4

  ***圖3***白1、3扳粘的價值為逆收3目。

  ***圖4***白1接即為逆收4目。

  象這類目數不太大的逆收官子,就其表面價值而言僅此而已。但是,由於本來是對方先手權利的地方,能夠爭佔過來歸為已有,可想而知,其真正價值就不僅限於此了。

  作為先手考慮,當然應儘量避免對方有利的逆收。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對於先手方來說,“掌握好收官時機”乃是重要的原則。

  逆收官子雖然是後手,但其價值比起同類的雙方後手官子無疑要大。那麼,什麼時候逆收有利,什麼時候逆收不利呢?

  不少業餘愛好者有這樣一種習慣的看法:逆收3目等於後手6目,逆收4目等於後手8目,簡而言之就是二倍的關係。即使是職業棋手,甚至在其所著的棋書裡也如是說:“在一般情況下,單方先手官子***包括逆收官子***的價值相當於後手官子的二倍,我們通常是把單方先手官子摺合成後手官子的價值,然後根據價值的大小依次收官。”

  對此,我們不敢苟同,我們認為這樣的說法在理論上雖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實際中是很不確切的,也是絕對不能遵循的。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一盤棋的官子階段,餘下的後手官子是多種多樣的。

  圖 5

  ***圖5***假設現在盤上還有這樣七處官子***為了便於計算,採用十路小棋盤予以說明***:A為後手6目、B為5目、C為4目、D為3目、E為2目、F為1目,除此之外還有G為白方先手3目,現在輪到黑棋下,那麼黑棋是下在A位收後手6目大呢?還是G位逆收3目大呢?

  圖 6

  圖 7

  ***圖6******圖7***用兩種不同的下法收完官子,勝負的結果完全相同。也就是說,逆收3目即等於後手6目。假如當初餘下的後手官子的價值分別是87654321的話,那麼逆收4目也是同樣的道理。依次類推,也許關於“二倍”的論點,就是這樣產生的。

  不過,還是讓我們分析一下勝負結果相同的原因何在。

  ***圖7***的黑1逆收3目,由於這裡本是白棋的先手權利,因而黑1之後可以說是淨得了3目,然而黑方付出的代價是把先手佔官的權利讓給了白方。白棋所佔到的是6目+4目+2目+=12目的官子,比起黑棋所佔到的5目+3目+1目+=9目的官子,先手的利益也是3目,所以,其勝負的目數完全一樣。

  以上這個例子僅僅說明了逆收官子在理論上的價值。但是,在實際的對局中,盤上的官子由大到小,樣樣俱全,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圖 8

  ***圖8***是將***圖5***的情況稍加改動,在A位存留一個1目的官子,整個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那麼,黑方只有下在B位才是正確的,而在C位逆收3目就是極其錯誤了。原因是,這時先行的價值為***6+4+2+1***-***5+3+1***=4目。

  由此可見,收官時先行的價值都是根據本局官子分佈的情況而變化的。因此,我們認為絕不應該說:逆收官子的價值等於後手官子的二倍;而應該說:逆收官子的真正價值是由當時的先著官子價值決定的。

  為進一步說明,請看:

  圖 9

  圖 10

  ***圖9***現在盤上還有八個官子,A為後手6目,B為白方先手5目,輪到黑先,你認為應該如何下法?

  先分析一下C至H的六個後手官子,C、D均為3目;E、F均為2目;G、H均為1目,雙方皆可各得。因此:

  ***圖10***黑1收後手6目的官子是正確下法,這時千萬不要以為下在2位逆收5目相當於後手10目的價值,比黑1的價值大,如下在2位,那就將白白損失1目。

  圖 11

  圖 12

  ***圖11***現在盤上尚有九處官子,A至H都雙方後手官子,只有I為白方先手1目的官子,這時黑方如何下法才是正確收官?

  目前的官子情況是:A與B的價值均為4目,C與D均為3目,E與F均為2目,G與H均為1目。由於這些都是相等價值、各得其一的官子,所以誰佔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此時先行之利的價值等於零。因此:

  ***圖12***這是黑1逆收1目的官子屬於既得利益,是唯一的正確收官下法,與***圖9***的情況相反,這時的逆收1目官子,也許勝負就在此一舉了。

  ***圖9***和***圖11***的兩種情況充分說明,逆收官子的真正價值的大小,取決於當時局面先行收官的價值,這個價值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我們認為這樣計算才更為合理:將所有的後手官子由大到小按順序排列起來,其中如果有兩個價值相等,雙方必然各得其一的官子,因是“見合”官子可以不計。它的公式是:先行的價值=從第一個數開始與隔位數相加之和一被隔位數的相加之和。

  至此,我們可以總結出了逆收官子的原則:在考慮逆收時,要先分析一下所餘官子的分佈情況,算出先行官子的價值。如果逆收官子的目數大於先行官子的價值,那麼逆收有利,反之則逆收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