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畫畫入門圖片步驟圖

  幼兒繪畫常常以他們的奇思妙想來表現,適合幼兒園小朋友畫畫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畫畫入門圖片,歡迎閱讀。

  幼兒園畫畫作品圖片


  幼兒園畫畫入門圖片1

  幼兒園畫畫入門圖片2

  幼兒園畫畫入門圖片3

  幼兒園畫畫入門圖片4

  幼兒為什麼學畫畫

  一、通過繪畫觀察兒童智力成長狀況

  兒童3歲以前的繪畫能力主要表現為“塗鴉”,但智力發育早的兒童2歲就能用象徵符號畫人;再如,一個6歲兒童,如果他畫的畫同3歲兒童的圖畫一樣,那麼說明他的智力水平尚處於3歲階段。 從這一點上來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為它不僅使我們認識兒童繪畫自身的水平,還有助於我們去發現兒童表現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美術教育家把兒童的個人成長特徵,分為7個觀察要點:①智慧成長②感情成長③社會成長④知覺成長⑤生理成長⑥美感成長⑦創造性成長。我們可以根據兒童作畫的過程和內容,觀察分析得知兒童成長的情況,也可以從同齡兒童比較中,瞭解兒童成長的特點的快慢。

  二、通過繪畫窺視兒童內心世界

  兒童繪畫活動本身是兒童進行的遊戲,也是一種創作活動,他們畫畫只圖自己高興,並不考慮是否需要畫出一張“作品”,他們用畫來宣洩自己的情感,隨意畫出困擾了他們的事件和問題,也表達他們快樂的心緒和事物,繪畫的作用在於通過宣洩使兒童心理得到平衡,促進他們身心的和諧發展。

  因此,可以說兒童繪畫是我們瞭解孩子的視窗,從他們的畫中可以瞭解他們的認知能力,他們的情感、心緒、性格、興趣和愛好,從而進一步關心和教育健康成長。

  三、通過繪畫了解兒童性格與愛好

  人們常說畫如其人,事實上繪畫的確反映人的性格、愛好。兒童通過繪畫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興趣。兒童畫是兒童自己在生活中通過觀察、體驗、思考後表現出的感受,對於他們的創造表現,家長應給予理解和尊重,不應站在成人的角度,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兒童的作品。常聽家長說兒童所畫的東西不合比例,不像實物,這隻能說明我們一些家長對孩子不瞭解,還看不懂他們的畫。

  我們成人對孩子的畫應從孩子心理髮展角度看問題,而不能從邏輯學、科學的角度看問題;從直感的、形象的、非理性角度看問題路越走越寬,從理性的、邏輯的、合理的角度看問題路越走越窄。最後把兒童美術引向違背兒童心理髮展的歧途。

  好多學畫兒童的家長,都被一個“病毒”感染著,那就是”畫得要像“。

  人才是一種能力,不是職稱高學歷高就是人才;兒童畫是一種創造,不是會畫的人都會創造。

  孩子的畫,展現在讀者面前的只是一個表面,好的教師能穿透表面看到後面的最精彩的部分或隱藏很深還沒閃光的“閃光點”。不好的教師看到的只是一幅平常的畫,其他的什麼也看不見。

  幼兒畫畫注意事項

  是“亂七八糟”的,一般家長把這類作品稱為“亂”,但專家們卻把這樣的畫稱為生動、有創見、有靈氣。

  ●不要讓孩子畫簡筆畫。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習慣動腦筋了。簡筆畫抑制了孩子的想像,有礙孩子創造思維的發展。

  ●孩子們把畫畫得“亂七八糟”和純粹意義上的亂塗亂抹是兩回事。前者是孩子情感的自然噴發和傾瀉,後者是單純的遊戲和玩耍。

  ●孩子的畫,畫得像的不一定好,好得不一定像,能反映孩子生活感受或體驗的就是好作品。

  ●孩子們畫畫是從不懷疑自己技巧的,他們沒有不能畫、不敢畫的東西。再複雜的人物景象,只要經過了他們的頭腦,就會變的簡練起來;再簡單的事物只要經過他們的手畫出來,就會變的豐富起來。這就是兒童畫。

  ●兒童畫畫時往往是漫不經心、手舞足蹈、喋喋自語。一般家長把這種現象稱為不認真、不仔細,實際上這正是孩子畫畫時的最佳狀態。

  ●在家輔導時啟發孩子是對的,安排孩子畫什麼?怎麼畫是不對的。比如畫一簇花,家長只能告訴孩子這些花的顏色、造型和葉子的形狀都是不一樣的,怎麼不一樣須自己去看。不能告訴孩子這個花瓣是橢圓形,那片葉子是紅色的,中間有黃色的葉筋,葉子邊緣還帶有許多鋸齒齒。家長把看到的結果都告訴了孩子,並不利於孩子觀察力的培養。

  ●完全沒有藝術細胞,天生就不喜歡畫畫的孩子並不多見。家長不能僅憑一兩幅畫沒畫好就說這個孩子沒有藝術細胞,就說沒進步,越畫越倒退,放棄了對孩子的培養。藝術大門的開啟不是幾次就能開啟的。這時,對孩子來說“堅持”兩個字很重要。

  ●家長督促孩子畫畫時,有可能孩子並不想畫。孩子喜歡畫畫並不是每時每刻都願意畫,也有不想畫的時候。畫畫僅是孩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家長安排每天必須畫一幅畫,事實上是把畫畫當成一種任務壓在了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孩子會把畫畫當成一種負擔,不喜歡畫畫了。

  ●家長對兒童學畫的想法有點像圍城。看著自己的孩子畫得很仔細,很認真,卻很羨慕畫畫潑辣奔放的。大膽塗抹表現的孩子家長又羨慕畫得很穩、很細的孩子。其實,藝術欣賞是講究多樣的。要緊的不是“取長補短”,而是設法怎麼和別的小朋友畫得不一樣。

  ●孩子們在畫得像與不像的問題上與成人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孩子畫畫憑的是直接感受,他們認為只有突出主要的,誇張重要的就是最像。如:孩子畫踢毽子的腿會比不踢的腿要長,畫吃蛋糕的嘴比平時的嘴張得要大。孩子追求的像並不是生活中鏡子般的真實。所以,家長在看孩子的畫時,不要拿畫上的形象與真的比。

  ●孩子在家畫畫,家長總是好“手把手”地教,習慣於按自己的想法安排孩子這裡畫上什麼?那裡畫上什麼?這樣畫的畫確比孩子自己畫的內容要豐富一些,畫畫要完整一些,但這都是孩子按家長的意思做的,這裡面已沒多少東西是孩子自己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