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唱歌怎麼學唱歌

  作為平民唱歌愛好者的我們,也都希望能夠學會唱歌,一展歌喉,但苦於沒有正確的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只能“想當然”的唱歌,顯然,這樣是不科學的,也不可能把歌唱好!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學唱歌的技巧,希望對你有用!

  唱歌技巧

  1. 每天吊嗓子10~20分鐘,訓練基本功;

  2. 注意你平時的注意呼吸方法,採用腹式呼吸法;

  3. 唱歌的時候,氣息要充足強勁,高音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唱歌技巧練習

  1、找準唱歌時發聲的部位:

  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就是平時走路的時候可以小聲哼鳴“嗯”,一邊走一邊訓練,這樣省時,而且也不費力,對,沒錯,就是那個音。

  2、正確的呼吸方法:

  這一點非常重要,比較費力,不過也比較簡單,貴在堅持!吸氣—呼氣—再吸氣—張開—張開再張開!然後深呼一口氣,把腔體***是腹腔,不是胸腔***開啟,再慢慢的把氣撥出,可以吐“噝”慢慢吐出氣來,要有一定的規律,節奏要一致,而且身體要保持住,不能放鬆,直到把你肺部裡所有的氣吐完了為止,最後再放鬆!還要訓練快呼快出的方法,方法和以上相同,只是節奏加快而已。初學者如果每天都這樣訓練,肺活量也會跟著提升很多,這也是為今後的唱功打下的非常重要的基礎。

  3、保持正確的發聲方法:

  也就是將剛才提到的兩點技巧相結合起來!每天也要訓練張嘴的姿勢,如果不會,可以去啃蘋果,或者你打哈欠的時候,對,沒錯,記住那個動作,然後練習。這一點是嘴上工夫,沒錯,唱歌就是需要嘴上工夫厲害!

  老師一邊講一邊示範到這裡的時候,筆者才豁然開朗:原來大多數人唱歌難聽,並不是自身嗓音不好,而是很多人把唱歌想象的很難,難到自己都不相信原來唱歌是可以學會的。也就出現了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想當然”的去唱歌,以為自己唱的方法就是對的,就是動聽的,其實不然,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和你同行的人可能在心裡默默的唸到:這人唱歌怎麼這麼難聽,還那麼自我陶醉。筆者很多朋友都認為自己唱歌不錯,但當他們對著話筒唱歌,聽錄音的時候,都有一種想馬上刪掉錄音的衝動,為什麼?人的大腦只有專一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才能夠清楚的分辨好與壞。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自己錄一首歌,然後聽聽自己的聲音就知道是多麼的缺乏唱歌方面的技巧了。

  唱歌不能“想當然”,還需要從基礎的方法學起,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找一名音樂老師指導。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時間去培訓班,或者能出的了高價請音樂老師指導。學會唱歌的真本領,做KTV裡的“硬漢”!

  唱歌技術要求

  一、唱歌的姿勢

  正確的唱歌姿勢,不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態的表現,而且還關係到氣息的運用,共鳴的調節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訓練時,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演唱習慣,做到兩眼平視有神,下頜內收,頸直不緊張,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穩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氣,在做呼吸練習時,先做好正確的演唱姿勢,保持腰挺直,胸肩鬆寬,頭自如,眼望遠處,從內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滿情意,然後,“痛快地嘆一口氣”使胸部放鬆,吸氣時,口腔稍開啟,硬軟顎提起,並與提眉動作配合,很興奮地以後腰為主,將腰圍向外鬆張,讓氣自然地,流暢地“流進”使腰、後背都有“氣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寬闊的感覺,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覺以上動作。

  但呼氣時不準過深,否則使胸、腹部僵硬,影響發聲的靈活和音高的準確,吸氣時不要有聲響,反之不僅影響歌唱的藝術效果,還會使吸氣不易深沉,影響氣息的支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兩肋擴張,小腹微收的習慣。

  三、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1、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2、學會張開嘴巴唱歌,上下齒鬆開,有下巴鬆鬆的“掉下來的感覺”舌尖鬆鬆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時,從低到高,母音不斷裂連起來唱,口咽腔同時從小到大張開。

  4、氣息通暢的配合,發出圓潤通暢自如的聲音。

  四、咬字、吐字準確、清晰

  發音練習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須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確地掌握語言的回聲,明確漢字語言的結構規律,將歌曲曲調與咬字吐字結合起來練習。練唱時,將每個字按照出聲引長歸韻的咬字方法,先念幾遍,再結合發聲練習,以字帶聲,力求做到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唱時發母音的著力點,應儘量接近聲區的集中點,使三個聲區的共鳴得到銜接和靈活調整。

  歌唱藝術是聲音與文學相結合的藝術,我們唱好歌曲,不能只講聲音,不講感情,反之也不行,我們應對歌曲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以及詞曲作者、歌曲的時代背景,有個全面的瞭解和分析,再進行適當的處理,把歌曲的藝術形象準確完整地再現出來,達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