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如何學習五子棋

  ?下面小編給你介紹學習五子棋的方法,歡迎閱讀。

  ?

  現在好多人教學生喜歡讓學生從一些基本開局教起,往往是先花月蒲月,慢慢過渡到瑞星梳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那些初學者會對這些開局都有了一定的瞭解。這個方法基本也快成定式了。這麼學棋是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自身的棋力***或者說是提升棋譜能力***。但長遠看來是非常不可取的。眾所周知五子棋最基本的是計算能力,這也是為什麼諸如黑石一類的軟體可以在網路如此橫行的原因。定式等等也是在前人不斷的計算下總結出來的。所以直接學習定式,往往就會忽視了對計算力的鍛鍊,而且由於對定式的一定了解而產生一些計算上的盲點。對定式也會只會走不明白其意義。初期可能會定式的會有一定優勢。可到了後期,計算能力越強的人優勢越明顯。

  一個計算能力深厚的人看定式。看一眼就大概可以明白這麼下的優劣,進而進一步發展這些定式。而一個計算能力弱的人面對這些定式只能依*背才能記住。更不用談什麼改進了。當然這些還只是到了後期才能體現出來。不過一個以計算力為基礎的棋種。鍛鍊計算力才是最最重要的。初學者在學習的時候最好先找一些非常簡單的計算題來做。這裡推薦阪田先生的三手勝。利用這些簡單的習題來培養自己對殺棋的敏感。等做到一定程度擁有了基本的計算力可以繼續做一些更復雜的習題。比如一些VCF習題***網上很容易找到***。從一開始的做10步內的VCF到最後做幾十手的,這段時間是最辛苦的。

  雖然VCF看起來往往幾十步,似乎很複雜。但VCF完全是*衝4取的。所以可說是中等的計算題。做這些VCF習題可以提升計算的深度,不斷拓展單一線路下的目算能力。等VCF做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做最複雜的VCT習題了。這些習題可以把人在計算上的廣度不斷擴大。因為VCT習題防點不一,往往是需要計算很多東西的。等VCT也做的差不多了,你的計算能力也達到一定的程度了。這個時候再去找個譜庫來看看,會發現以前不明白的東西現在看起來一目瞭然,學習起來更是EASY。這個時候的你已經不能算是初學者了,後面如何繼續鍛鍊就看個人習慣了:***

  其實學習五子棋很簡單。關鍵看學習者有沒有毅力。因為在初期鍛鍊計算力的時候由於對定式的不瞭解,往往會在對弈中很吃虧,造成信心喪失。有時候目算做題又算不出來而演變成擺棋。這些都是大忌。都需要有毅力才能渡過。等渡過了這段時間,擁有了計算力的你才會發現,原來五子棋的世界是這麼美麗

  學習五子棋:連珠用具

  這一講是要了解連珠用具,即正式連珠比賽中用到的棋具,包括棋盤、棋子和棋鍾。

  連珠棋盤

  連珠棋盤形狀近於正方形,15×15大小,共有225個交*點,鄰近兩個交*點的距離縱線約為2.5釐米,橫線約為2.4釐米。

  棋盤正中一點為“天元”。棋盤兩端的橫線稱端線。棋盤左右最外邊的兩條縱線稱邊線。從兩條端線和兩條邊線向正中發展而縱橫交*在第四條線形成的四個點稱為“星”。天元和星應在棋盤上用直徑約為0.5釐米的實心小圓點標出。

  以持黑方為準,棋盤上的縱軸線從左到右用英文字母A~O標記。橫行線從近到遠用阿拉伯數字1~15標記。縱橫軸上的橫縱線交*點分別用橫縱線標記的名稱合寫成。如“天元”H8,四個“星”分別為D4、D12、L12、L4等。

  連珠棋子

  棋子分黑、白兩色,形狀為扁圓形,有一面凸起,厚度不超過0.8釐米,直徑為2.0~2.3釐米;棋子數量為黑色棋子113枚,白色棋子112枚。

  知道正確的拿子方式嗎?正確的拿子方法應該跟圍棋相同: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夾住棋子,準確地將棋子輕輕放在棋盤的交*點上,有些人習慣於用拇指和食指夾住棋子,這種姿勢很不正確,不能登大雅之堂。請看下圖;

  連珠棋鍾

  棋鍾應是具有兩個鐘面的專用計時鐘,能分別準確地累計對局雙方的行棋時間。

  棋鍾可分機械鐘和電子鐘。機械鐘應帶有倒旗裝置,鐘上所謂的旗應固定於鐘面數字“12”上,旗落時要求清晰可見,以增強判斷“超時”的準確性。時鐘應能準確地指明鐘點;電子鐘應能用數字準確地顯示時間。

  棋鍾要求避免刺眼,執行時聲響應很低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