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國畫水墨畫圖片

  在梅花畫創作中試圖借梅抒情、借梅達意,使作品產生藝術感染力,力求達到文人畫的“推陳出新”與藝術形式、詩情、畫意、書味的高度融洽。本文是小編整理的,僅供參考。

  1

  2

  3

  4

  5

  6

  梅花畫法

  第一步是出枝。先用筆蘸調淡墨,在盤子邊上括幹些,再蘸深墨,以中鋒畫出最前面的枝條。起筆時用中鋒,畫至枝條下端漸轉側鋒,務必注意行筆過程中,枝條留白斷開,以便填花。也可先用較淡的墨,以側鋒畫出後邊的粗枝幹,再加前面深枝條。要根據構圖需要靈活運用。無論那種方法,枝幹的穿插交錯、疏密關係和斷開留白等都是一樣的。

  第二步,用淡墨圈出花朵。注意花朵的聚散和正側偃仰背的表現。花朵與枝幹需反覆交替進行。畫好主要枝幹,決定畫面大局,畫好一部分旁枝後開始畫花,花畫得差不多時,再在花中穿插枝梢,而後再補些花,或再添些細枝梢,這樣交替進行,逐步完善,不可各步驟之間截然分開。

  第三步,處理花心、剔花須、點蕊頭、點花蒂。用較禿的筆,以中鋒濃墨為佳。花朵的正反背側往往通過點心才能表現出來。

  第四步是點苔,收拾整理。幹、枝、花等基本完成後,再回過頭看看總體效果,不足之處再作充實調整。最後在適當的部位題款加印章。一幅梅花就完成了。

  畫圈梅,一般不著色。為托出白花,可在花瓣輪廓外圍圈染淡墨。也可用淡赭石或淡草綠圈染。圈染時水分要足,力求滲化效果,切忌乾澀、刻板。圈染後可再用較大的筆,加水調和成更淡的赭石或草綠,點灑於圈花或枝幹間隙,***點灑時要有疏密,不宜過多***使畫面層次更充實多變,總體氣氛更好。

  花心處一般留白,或點黃粉。

  也有畫者,在畫好後,往宣紙背面花瓣裡填白粉,會使白梅更加飽滿突出,增添姿色。

  輔主:或稱“主次”、“賓主”、“主客”等,一幅畫有主體,有陪襯。主體是畫面的重點或中心。佈局時力求主體的位置突出、醒目,其他作為陪襯,位置應隱蔽些,畫行虛些。左圖前面一枝梅為主,後為賓。一主一輔。一濃一淡,一高一矮、一疏一密,自然形成了鮮明的節奏與對比。切忌主次不分,平均對待。

  具體運用時,也有用反襯的手法。即把矮小次要的置於前面,主體置於後面。可視構圖需要和表現手法而定。

  虛實:一幅畫,總體佈局上必須有虛實對比,一般說來,“有畫處為實,無畫處為虛”或者說“有筆墨處為實、無筆墨處為虛”。這都是說明畫面上的空白和物象的對比關係。在構圖上常有虛實相間、虛實互用、以虛顯實、以實破虛等手法。花鳥畫一般不畫背景,留出大塊空白,即是“虛”,而所畫之物即為“實”,或者近者為實而遠者為虛,或者主為實賓為虛,都是為了畫面的對比效果。“虛”能給人以“遷想妙得”之功,所謂“意到筆不到”、“意猶未盡”也正“以虛顯實”的絕妙效果。切忌滿紙筆墨,所畫物象佔據一切空白,畫得嚴嚴實實,反而使觀賞者感到閉塞,失去了遐想之餘地。在構圖上除兩枝梅花有主輔之分外,在左上方留出大塊空白,即是為了求得虛實效果。

  疏密:中國畫理中有“密不通風,疏可走馬”之法則。構圖時應密處密,疏處疏,疏密有致才能節奏生動,平鋪直敘,沒有疏密變化則刻板平淡,觀之乏味。畫梅花,主要是處理好枝幹、花朵、苔點等點、線、面的排列交叉關係。上圖,前面主體枝幹濃而密,後面輔枝淡而疏。

  聚散:是指集中與分散的關係。畫梅花,花朵的分佈必須有聚集在一起的,有疏落分散的,聚散之間要互相聯絡,做到聚而不塞,散而不散,才能富有韻律,引人入勝。切忌平均分佈、散點佈局。

  藏露、隱現:根據意境和畫面藝術手法的需要,在構圖時,往往某些部分要藏,某些部分要露。某些部分要畫得顯眼些,某些地方則要隱蔽些。一般是主體部分要醒目突出,陪襯部分隱蔽些。但有些構圖,主體部分也要有藏露、隱現。如表現古梅老幹為主的畫面“老幹新姿”,構圖時儘管老幹佔據畫面主要位置,但具體著筆時,必須處理好藏露隱現的關係。才能使畫面產生大小粗細、濃淡前後等強烈對比和含蓄多變的藝術效果

  開合:是指畫面構圖的完整統一。門窗有開關,故事有始末,文章有開頭結尾,畫畫同樣有起有結。有的畫使人感到沒畫完,這就是沒有合好。如畫一條龍,畫龍身為“開”,點睛則為“合”,畫龍不點睛,則是死龍。畫梅花也如此,只圈點花瓣而不點花心,猶如畫龍不點睛,顯得沒精神,也就是隻開不合。無論小構圖、大構圖都要處理好開合關係,有的畫面有幾個開合,都要認真處理好,使其達到完整統一。切忌有頭無尾,半途而廢。

  呼應:也稱“顧盼”,是指畫面的物象形態,色調互相協調、呼應,相映成趣。構圖上應在上下、左右、前後、主輔等各個方面去考慮,使之做到顧盼有情,氣脈貫通,情景交融。切忌機械湊合、各自東西互不關聯。

  主體梅,主幹上發,旁發小枝在畫面上方轉而下垂,和右下側梅枝上下呼應,形成顧盼之勢,使畫面構圖富有變化和情趣。避免了主輔兩枝梅花,枝條全都上發的單調局面。

  綜上所述,既是一般花鳥畫構圖中創造形式美的重要法則,也是畫梅花時應該掌握的規律。梅花構圖和其他花卉大同小異,根據梅花以表現枝幹為主,構圖上可歸納為“長短、粗細、多少、縱橫”八個字。梅花的一切構圖形式,萬變不離其宗,都發自這八個字。 構圖力求形式優美,變化萬千,時又求得統一,“變化統一”是構圖的總要求。變化與統一是事物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

  一幅畫無“變”則板,“變”過則亂。也就是說,畫畫時在筆墨、形體、色彩等諸方面太統一,必然呆板、單調、無生機。必須造成表現手法上的各種“矛盾”,才能產生起伏、滌盪和節奏韻律等美的東西。梅花構圖,也正是運用矛盾的對立統一法則,創造出各種各樣的構圖形式。